《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研究综述

2021-03-07 15:42董小容
文化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乔伊斯斯蒂芬肖像

董小容

一、研究背景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是20世纪爱尔兰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同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意识流著作《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以及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等。《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斯蒂芬的经历与乔伊斯本人经历相似,因此该小说也被称为乔伊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同时,它是乔伊斯从传统主义小说过渡到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作品呈现。目前,国内外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研究在诸多方面都有待拓展。对于它的分析与评述,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它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研究、主题研究、美学研究、小说写作技巧研究、跨学科研究和比较研究。翻译研究以译本对比为主,比如朱丽梅的《从阐释学理论视角谈文学翻译策略——以〈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两个译本为例》[1]以及路璐的《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对比分析〈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两个中译本》[2],这两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的两个译本进行阐释。主题研究主要从成长主题,民族、宗教、语言等主题角度来研究。朱宾忠、张正平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撰写了《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的成长》[3],而刘丹的《民族、语言和宗教——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三个关键词》[4]用三个关键词解读了小说主题。

对小说的美学研究主要涉及乔伊斯本人的美学思想和小说主人公斯蒂芬的美学思想研究两个方面。郭军的《乔伊斯的“灵悟”美学及其在〈肖像〉中的应用》[5]较早阐述了乔伊斯审美领悟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通过运用一系列主题象征表达了艺术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学者李汝成的文章《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美学追求》[6]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表达了乔伊斯美学思想的五个方面、艺术的三种形式及艺术美的三种特征。从小说文本出发,付晶晶从言辞重述、光色运用、片段式的叙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乔伊斯印象主义美学的应用。而张治超的《斯蒂芬的美学与乔伊斯的反讽》[7]很好地体现了小说主人公的美学思想,进一步展示了斯蒂芬的美学是乔伊斯反讽艺术的组成部分。学者们通过对乔伊斯小说传达的美学思想,不但弥补了乔伊斯在美学专著方面的缺憾,而且推动了国内对乔伊斯美学思想的研究。

对于小说的写作技巧,国内许多学者从小说的语言特点、叙事艺术、象征手法和意识流写作技巧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学者李汝成的《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语言艺术》[8]从小说具体的语言入手,剖析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语言的五大特征,即它的对应性、通感性、音乐性、隐喻性和象征性。而刘晓晖的文章《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诗化艺术》[9]结合具体的例子,阐释小说中所蕴含的诗的音乐性、诗的修辞性、诗的象征性三大品质。两者都对小说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剖析。同时,《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叙事艺术也值得探究,学者何树的《抒情—忏悔:论斯蒂芬·迪达勒斯叙事策略的构建》[10]认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展现了“抒情—忏悔”独特的叙事策略,进而探讨了小说的主题。同样聚焦于叙事,游巧荣的《试论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迷宫艺术》[11]则完全从形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小说独特的“螺旋式迷宫”叙事结构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及其“陌生化”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与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比如,郭军较早地分析了小说叙述文本的“不连贯”,利用“主题动机”的手法(即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将小说的主题连贯起来。郭军认为乔伊斯对意象的认识和运用体现了乔伊斯的“灵悟”美学。同样研究小说中的意象,赵沛林的文章《〈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意象对比与生命哲学》[12]从意象分析、成年礼意义和意识流的人道主义三个方面揭示了现代成年礼的母题,以及走向自主和自然的生命哲学。对小说写作技巧的研究为我们分析小说提供了多种角度,同时也为研究后者提供了思路,但就当前对小说写作技巧的研究覆盖面还不够广,现有研究并未涉及重复现象对阐释文本的作用。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和比较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且研究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跨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用语言学理论或社会学理论进行的文本分析,如余爱霞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父亲形象与及物性》[13]。比较研究主要体现在国外文学作品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比较,如段媛薇的《破茧成长——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14]。

三、国外研究现状

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对乔伊斯的研究起步更早,研究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小说内容与主题研究、美学研究、小说写作技巧研究、比较研究。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小说人物、宗教、意象等主题与内容研究和小说的美学研究上。比如,西德尼·费施巴赫(Sidney Feshbach)的《缓慢而黑暗的诞生——〈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模式研究》(ASlowandDarkBirth:AStudyoftheOrganizationof“APortraitoftheArtistAsaYoungMan”)[15]通过阐述每一个章节,发现每个章节对应的不同模式阐释斯蒂芬灵魂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们进一步将小说的美学思想和写作技巧研究结合起来。扎克·鲍文(Zack R Bowen)发表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顿悟,斯蒂芬的日记和叙事视角》(Epiphanies,Stephen’sDiary,andtheNarrativePerspectiveofAPortraitoftheArtistAsaYoungMan)[16],认为是斯蒂芬最后的日记条目试图将小说置于一种全新叙事视角并质疑了顿悟的有效性。

国外学者对小说的对比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不仅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与语法书比较,还将其与诗歌小说进行对比。比如托马斯·迪尔沃思(Thomas Dilworth)和蒂娜·沃德(Teena Ward)的《〈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的结尾和叶芝的〈主持西德〉》(TheEndingofAPortraitoftheArtistasaYoungManandYeats’sTheHostingoftheSiddhe)[17]。小说间的对比研究材料更加丰富,且角度更新颖,其中包括乔伊斯自身作品之间的比较。比如马丁·麦克吉尼斯(Martin J McGuinnesshe)[18]通过语言透视对比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以此来表明西方的觉醒。还有格雷格(Greg Winston)的《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年轻艺术家的画像〉》(DublinersbyJamesJoyce,and:APortraitoftheArtistasaYoungManbyJamesJoyce)[19]。

另外也有学者从巴赫金对话理论、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语言功能等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比如,特罗普(Sandra Tropp)发表的文章《“行动中的审美本能”:〈一个年轻艺术家的画像〉中的查尔斯·达尔文和精神科学》(“EstheticInstinctinAction”:CharlesDarwinandMentalScienceinAPortraitoftheArtistasaYoungMan)[20],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出发,进一步解读斯蒂芬的美学观点,用科学的方式来解读美学。该部分解读角度新颖,但研究深度有待考究,对小说未来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

中国对乔伊斯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此期间对他的研究呈现出零散的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译本的出现,国内才开始有了对它的研究,且研究多以翻译和书评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研究不断增加,研究内容也涵盖各个方面,但多以论文形式发表,少有专著。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研究是十分丰富的,无论是在成果数量与形式上,还是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都呈现都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对它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翻译研究、内容与主题研究、小说写作技巧研究、美学研究。随着《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研究的不断拓展,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开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就《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国外研究而言,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主要集中在小说的书评和主题研究,同时也涉及了乔伊斯的写作技巧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了小说的写作技巧和美学思想。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对比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同其他作家的作品对比,而且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同乔伊斯的其他作品作了比较。21世纪以来,研究角度越来越多样,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纵观国内外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研究,其整体性研究还有上升空间。此外,虽然研究的角度新颖多样,但研究的深度还有待加深,关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研究专著比较匮乏,有待学者们更加深入地探索。

猜你喜欢
乔伊斯斯蒂芬肖像
一张废纸毁掉一条河
地毯肖像
叙利亚肖像
论维柯对乔伊斯小说诗学的影响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肖像》
斯蒂芬·G·雷兹《完全音乐理论教程》述评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命悬一线
斯蒂芬·库里招牌动作之掩护投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