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探究

2021-03-07 15:20:31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受众核心

杨 威 闫 蕾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我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主要包括“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及“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5.等重要论断。过去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对于我国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而在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传播手段的创新、媒体融合的发展又直接影响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引领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要高度重视新媒体,他认为对于新媒体,“我们不能停留在管控上,必须参与进去、深入进去、运用起来”(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29-430.。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目前仍有一些错误思潮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进行传播,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造成冲击。在此背景下,我们在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要延续已有的成功做法,着力从新媒体的视角审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并借助新媒体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与此同时,在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实现新媒体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基于此,我们就要在致力于解决以新媒体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何以可能”以及“何以切入”这两大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对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进行系统优化,进而使新媒体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

一、新媒体视域下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践审视

新媒体与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内在关联性甚至契合性,这充分体现了以新媒体为载体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下,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态、渠道以及效果均具有新的特征。为此,就要求我们在借用新媒体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坚持“受众为本”“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等基本原则,以使得新媒体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最大增量。

(一)新媒体与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内在关联性

新媒体与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内在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二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一方面,新媒体是影响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关键因素,它主要通过影响传播要素及各传播要素之间的关系,来对传播策略的制定、传播活动的实施、传播过程的推进以及传播效果的评估等环节产生综合影响,进而影响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率及传播效果。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当代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主要体现,凸显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它的出现有利于推动传播手段、传播机制、传播途径、传播方法、传播模式等实现信息化及现代化,使核心价值观传播更加“接地气”,且更易“入人心”。此外,新媒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播信息和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以及呈现方式,而且还使以传播者为主导的“显性灌输”式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即“传受关系”更加对等,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从而开启了个体既是“传者”又是“受者”的新的传播时代。

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有益于“反哺”新媒体。通过引导新媒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止其发生价值观偏移,并推动其实现创新与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众所周知,西方国家拥有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因而新媒体在拓宽我国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价值观渗透打开了方便之门。在价值观传播领域,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话语权和主动权,其通过隐性渗透的传播方式大肆宣扬各种具有误导性甚至错误的思潮,试图干扰我国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目的是使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被弱化。在此背景下,借助新媒体平台大力传播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引导新媒体充分发挥政治传播的主要功能,进而使其成为我国应对西方价值观渗透的利器,同时有效维护我国的文化信息安全。

(二)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特征

首先,从传播形态上看,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交互性特征。新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传播不再仅仅拘泥于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等单一的传播形态,而是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将多种传播形态融合在一起,使得多种传播形态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形成具有相当交互性的聚合式传播形态。这种交互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新媒体为社会成员参与讨论社会政治热点、表达利益诉求、进行舆论监督等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可以使社会成员在虚拟空间面对面地对相关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与互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价值评析和价值选择。

其次,从传播渠道上看,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融合性特征。新媒体不仅成为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渠道,而且还为这一传播渠道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从而有利于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广泛性和有效性。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已成必然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媒体平台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媒体实现现代化,并使二者逐步趋于融合。与此同时,在传播渠道整合方面,也逐渐由单一媒体转向多重媒体——核心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不再仅仅依靠某一种媒体,而是同时利用不同的媒体渠道、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传播。

再次,从传播效果上看,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即时性特征。传统媒体时代,“媒体的传输方式依循的是一层一层推进,并且信息的解释权有着严格的界定……信息的流动性非常弱”(3)代征,张东,谢霄男等.自媒体价值观传播机制及其导向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4.。在此背景下,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耗费的周期长、成本高,而且传播效果及其反馈均具有滞后性。步入新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传播实现了共时传递,具有即时性特征。通过实时传播、同步传播、连续传播、网络直播等方式,相关信息内容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再受时空限制。换言之,受众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尤其是社会成员在面临价值选择困境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在新媒体平台上找寻符合实际情况的价值理念,并为自身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价值选择提供参考。

(三)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原则遵循

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01).等。鉴于价值传播活动的特殊性及新媒体传播的特点,结合目前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的上述主要特征,本文认为核心价值观传播须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第一,坚持受众为本,发挥受众主观能动性。“传播的根本在于让信息抵达受众并产生影响,不被受众关注的信息是无效信息,不被受众接受的传播是无效传播。”(5)蒋家平.大学传播须以受众为本[N].中国科学报,2013-08-29(007).受众在传播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要素以及传播过程都围绕其发生作用。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活动更是要坚持以受众为本的基本原则。这不仅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传播活动领域的具体体现,而且是应对传播媒介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个性得到张扬,其在核心价值观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其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日益受到重视。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传受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受众逐渐有了高度的自由选择性。由此可见,核心价值观传播如果不坚持以受众为本,则会直接影响传播过程的完成,进而降低传播的实际效果。

第二,坚持内容为王,体现价值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6.自互联网产生之后,由于海量信息资源的涌现,诸多不实的负面信息也可能会趁机泛滥。由此产生的信息风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成员享受信息服务的体验感,因而使得大众愈发重视内容的原创性对网络的重要性。当一些网站可以独立为受众提供信息时,“内容为王”的原则便成为衡量网络信息质量的重要标准。媒介的更新改变的只是信息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传播方式和手段,而无法轻易改变人们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故信息内容始终是最根本和最有价值的。(7)孙瑞永.坚持内容为王 拥抱媒体转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0):246-247.因此,新媒体时代,如欲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在制作传播内容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受众关切及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并在传播内容中充分体现受众的价值需求,注重以高质量的传播内容联结受众,进而推动实现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创新。

第三,坚持创新为要,打造全新“解释框架”。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时明确要求其必须坚持“创新为要”的基本原则——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等方面实现“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创新。这不仅为实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开展核心价值观传播工作明确了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新媒体时代,人们对碎片化、海量且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产生了疲劳感,对于严肃、规范的传统传播方式也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基于此,新时代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需坚持“创新为要”,致力于以全新的“解释框架”吸引受众、感化受众。一方面,要坚持推动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将“概念化”的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且民众愿意接受的“感性化”的传播内容,并使其切实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与人们的价值追求,进而能真正包裹、浸润受众,达到凝聚价值共识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现融合创新,核心价值观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最大化。

二、新媒体视域下核心价值观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媒体诞生伊始,人类的价值观念就开始呈现出多样多变的态势,网络领域多元价值之间的冲突亦愈发激烈。社会成员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之时更易陷入困境,因此,进行价值整合已成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如欲高效推动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就需要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既要看到它为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的机遇,也要理性地分析其为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的新挑战。

(一)核心价值观传播所面临的主要机遇

其一,新媒体技术重构了传播格局。在自上而下的传统传播格局中,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依靠传统媒体,传播内容以单向度、垂直的方式输出,更多地依赖于显性灌输和正面宣传,传播主体发布信息、受众接受信息较多地受到外部强制性力量的影响;传播话语权主要由传播主体掌握,传播主体的积极主动性与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过程中的消极被动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传播格局被打破。事实证明,新媒体已成为当下主要的科普渠道(8)唐旭军,黄楚新.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不仅丰富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且其独特优势恰好弥合了传统媒体在传播广度及传播深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在传统传播格局下“沉默的大多数”的主观能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得以充分发挥。在“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的传播环境下,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和受众同时“在场”的可能性增大。而且,其在传播方式上更多地依赖于隐性传播,有助于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

其二,新媒体平台拓展了传播空间。新媒体平台主要是指信息制作、发布、传递及扩散的主要场域,包含传播终端和传播渠道两个层面。传统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局限于现实物理空间,在传播时间和传播空间上受到限制,受众获取相关传播信息时可选择的终端以及渠道相对较少。此外,传播主体对于传播效果检测与控制的范围也具有局限性,不利于推动核心价值观实现再次传播。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核心价值观传播由现实空间逐渐转向虚拟化的公共空间。一方面,传播主体可以在任何时间及地点自由地发布信息,在虚拟与现实的“双空间”传播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受众也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自由地选择信息、表达意见、张扬个性并展现自身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可以自由选择参与社会交往的角色和身份。由此可见,核心价值观能够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个性化传播以及分层次传播,使其主要传播内容更加符合不同受众群体的特征、个人偏好、现实需要等,也更能满足受众心理宣泄的需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深入人心。

其三,新媒体文化提升了传播效果。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其传播过程必然会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创始人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Adams Innis)认为,新的媒体最终都会产生新的文化即新媒体文化。(9)[加]哈罗德·英尼斯. 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8.这种文化本身就蕴含着与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丰富内容,业已成为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思想场域”,并对其传播效果产生影响。一方面,在新媒体文化环境中活动的个体扮演着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双重角色,二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加强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文化生态,为传递、共享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较为和谐的环境。另一方面,新媒体文化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相互借鉴、彼此交融的产物。借助新媒体文化并采用隐性传播方式来传播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将相关传播信息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以形成良好的传播氛围,而且,受众也不会轻易感受到外部性力量的钳制。

(二)核心价值观传播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新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传播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传播所具有的交互性、即时性以及信息的海量性等特征决定了其必然具有两面性。

第一,新媒体改变了“传受关系”,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播主体的权威。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交互性,且“传受关系”渐趋平等,因而传播主体与受众能够进行平等交流。这虽然有助于增强传播内容的渗透力和吸引力,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传播主体的权威。一方面,交互性传播方式在消解传统意义上传播主体对传播话语权的领导权威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反权威、去中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同时兼具建设性与破坏性,既有利于通过频繁的沟通和交流推动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集体性智慧,也可能为非理性甚至荒诞的负面价值观传播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信息空间和信息平台的共享性以及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拓宽了受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信息来源立体化使得传播主体在核心价值观传播方面所具有的知识权威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此外,节点传播的模式使得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内容失真的概率提升,无形中也弱化了传播主体的权威。

第二,信息的海量性与碎片化易使受众陷入选择困境。一方面,新媒体平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多元社会思潮在新媒体平台相互碰撞。由于信息量大、信息成分复杂,提前对信息进行价值观过滤的难度较大,因而受众在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时的理性思考能力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一些冗杂、重复性较高且过量的信息可能会给受众的价值观形成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碎片化传播方式容易分散受众的注意力并影响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际效果。由于信息环境复杂多样,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符号化、抽象化的海量信息,人们容易产生视觉和审美疲劳。同时,碎片化的信息也易降低受众的专注度,而且,传播渠道、传播格局的多元化与传播内容、舆论环境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激发和维系受众注意力的难度。

第三,信息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播内容的理论性及深刻性。在传统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内容必须经过仔细甄别和严格审查,以更好突出核心价值观鲜明的政治性与深刻的理论性。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虽然为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生产、制造提供了容量大且具时效性的素材资源库,但同时也为理论性较弱、政治意识淡薄的信息传播创造了条件。而且,传播过程在完成前很少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涉与制约,这既为多元价值观在虚拟空间中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机会,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深刻性造成干扰。此外,相关的传播信息往往以碎片化的形式传递给受众,使其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浮于表面”,在之后进行二次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其内容的厚重性、完整性与逻辑性,从而导致其传播效果受到影响。

第四,新媒体加大了传播媒介的监管难度。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媒介数量有限,因而相关信息的数量较少,无论是对媒介还是对信息的监管都非常严格,且一般采用的监管方式是事前监管,监管难度小并相对有效。但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数量不断增加、传播平台日益拓展、传播主体日渐大众化,使得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传播信息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在此背景下,就不仅需要对传播媒介和传播信息进行监管,还需要对传播主体进行有效监督,以避免因为信息量过大造成受众价值观混乱。此外,当下“把关人”已经“被新媒体开放性、反权威性、去中心化等特性隐藏了起来”(10)蔡泉水,刘建光.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挑战与回应[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6(06):47-51.,信息的监管逐渐由事前监管转为事后监管。传播过程完成后,监管者才能对传播信息进行监管,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相对较低,存在一些监管盲区。此外,新媒体的出现对媒介监管者的素质和能力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是熟悉新媒体技术的从业人员,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新闻素养和道德认知水平。

第五,新媒体使得传播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新媒体平台上的多元价值观念及社会思潮相互交流、交融、交锋,这种情形在增强人们的自由、平等意识的同时,也给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了冲击,使其传播环境变得愈益复杂。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核心价值观传播在面临全球化浪潮冲击的同时,还使自身的意识形态防御能力受到了挑战。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其所具有的新媒体优势以及所占有的新媒体资源,以隐性传播的方式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面临着双重冲击。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与资本逻辑相结合,为一味追求商业利益的不法分子攻击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机会,增加了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在虚拟网络外衣的遮蔽下,少数新媒体平台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利用网络信息监管的盲区,借着学术研究的名义,宣扬与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言论,混淆了受众视听并污染了传播环境。

三、新媒体视域下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优化策略

如欲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把握其传播规律、发挥其传播功能,进而不断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效性,并使之具有广泛性,就需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从传播要素入手,系统地对传播策略进行优化,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以及传播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优势,进而推动构建完善的传播体系。

(一)以新媒体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水平

新媒体视域下,传播主体逐渐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大众化发展,其素质和能力尚未能很好地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匹配,因而导致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引导传播主体树立新的传播理念,主动提升其应用新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从而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队伍朝着高水平、高素质、高效率的方向发展,进而增强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首先,需要引导传播主体树立正确的传播理念。新媒体时代,若要推动核心价值观能够得以快速传播,并实现凝聚价值共识、增进价值认同的目标,不仅需要引导传播主体意识到价值观传播的重要性、特殊性,而且还要使其逐渐从宣传核心价值观转变为传播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其次,需要提升传播主体应用新媒体的能力。当前,助力传播主体从根本上解决“本领恐慌”问题,不仅需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引导其全面了解新媒体技术的最新进展,并为其充分应用新媒体做好理论准备。最后,需要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新媒体传播队伍。发挥新媒体在意识形态传播尤其是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主阵地作用,推动实现价值观传播路径创新,就要加强人才培养,促使新媒体传播队伍实现高素质化、高水平化,从而为增强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提供人才支撑。既要不断提升价值观传播的中坚力量——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引导其正确把握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目标、热点等,提升其政治素养;对既合乎新媒体传播规律又符合学生内心需求与接受规律的传播方法进行探索,主动学习传播学方面的知识并运用传播方法,提升其能力素养。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新闻从业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其不仅愿意主动承担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而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有能力承担这一工作。

(二)以新媒体加强核心价值观传播受众建设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有了很大提高、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表达诉求的途径越来越广,且选择接受信息的权利也越来越大。由此,如欲进一步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际效果,就需要着力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坚持以受众为中心并实施分众传播。

第一,需要大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11)张艳秋.理解媒介素养:起源、范式与路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0.新媒体时代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需要加大普及和宣传新媒体的力度,并提升受众的新媒体认知能力、新媒体应用能力以及新媒体评判能力,以培养受众的技能性素养和规范性素养。要通过加强新媒体宣传和普及,使受众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技术和能力,认识到新媒体不仅仅是工具而且还承载着价值属性。正是这种价值属性使得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新媒体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且人们在新媒体传播中还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传播主体要充分发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合理享用新媒体传播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媒介素养的基础性教育,将其纳入到国民教育过程中,引导受众理性地使用新媒体生产、制造、发布、传播相关信息,以提升受众的规范性素养及合理利用新媒体的能力。第二,要分层次、分阶段传播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致力于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高度、从社会管理创新制度、从公民道德建设深度三个层次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其次,要将学生受众群体分为大、中、小学三个阶段,将普通受众群体分为老、中、青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受众群体,要采用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及传播方式,运用不同的阐释方法及解释框架,同时还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客观地分析受众需求,根据其不同的利益诉求、需求偏好,选择不同的传播信息内容,以推动受众形成情绪共振,并加深情感认同。这主要是因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根源存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中,存在于社会主义鲜活的实践及其内在的逻辑中,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价值诉求的表达中”(12)袁银传,韩玲.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根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01):79-88.。唯有始终致力于切实满足受众的利益诉求和现实关切,才能引起价值共鸣。

(三)以新媒体创新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表达

新媒体环境下,尽管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基本内容没有变,但抽象的理论已无法很好地适应受众的接受习惯。因此,需要通过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话语方式来激发受众的兴趣,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

第一,适应新媒体文化,丰富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一方面,要立足核心价值观内容本身来追根溯源,借用舆论热点问题讲清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历史脉络及发展逻辑,充分展示其理论魅力,从而凸显其深刻性和真理性。另一方面,还要善于抓住舆论热点问题,依靠新媒体技术优势并合理利用受众的好奇心,在具体传播实践中凸显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主要区别,并在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将二者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第二,融入新媒体环境,创新话语方式。“话语表达的切入角度直接影响着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影响着传播受众的接受意愿。”(13)牛凤燕.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160.因此,核心价值观传播需依据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接受特点以及新媒体传播的话语特征,实现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以推动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与受众话语体系趋于一致。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推动核心价值观由政治性强、抽象程度高的话语转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化的“网言博语”,以贴近受众生活实际、言简意赅、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文字去阐释其基本内容,从而增强抽象理论的生动性。另一方面,还要推动核心价值观话语方式由现实化转向虚拟化,注重运用大众网络话语来解读和传递核心价值观,进而掌握新媒体平台的话语主动权,以更好地凝聚价值共识。

(四)以新媒体实现核心价值观传播媒介创新

新媒体一般会使传播环境及媒介生态变得复杂。因此,要提高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效性,就需要大力推动媒介建设,使各种类型的媒介资源发挥传播合力,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媒介环境。

其一,要加快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任务,在遵循新媒体发展及传播规律的前提下,推动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并凭借新媒体技术、依托新媒体平台,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14)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N].人民日报,2014-08-19(001).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媒体平台的融合——既要加强不同层级传播平台的技术融通,也要推动不同媒介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要推动建立多媒体互联媒介平台,以实现立体化传播平台及传播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发展,解决多种传播媒体“相加”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媒体运作模式的融合——通过大力整合传播内容、加强议程互动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确保不同媒体传播内容的一致性以及议程设置的统一性,进而实现多种传播媒体的“相融”。此外,还需加快推进媒体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既要根据新旧媒体已有的媒体资源制作传播内容,也要推动二者之间资源的优势互补,并加强新媒体内部资源的共享与重组,以实现媒体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其二,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作用。作为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主流媒体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传播能力,从而引导非主流媒体协同发力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不仅要在建设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舆论阵地方面做好表率,引导多种媒体交互传播形成传播合力,并主动加强宣传资源的整合;还要通过Vlog新闻叙事探索个性表达,“进一步强化传统主流媒体的微传播话语权”(15)唐旭军,黄楚新.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从而推动建设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阵地。

(五)以新媒体构建核心价值观和谐传播环境

新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传播活动的环境因素业已变得复杂。因此,我们需要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适应新时代受众的接受特点及心理需求,进而优化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媒体环境。

首先,要加强对新媒体空间的舆论引导。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逐渐由“传统媒体场域”转向“新媒体场域”。当前,媒体舆论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因而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掌握新媒体空间舆论变化的特点及规律,以全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向及需要重点突破的重难点问题,从而为制定舆论引导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增强新媒体空间舆论引导的指向性,坚持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并用核心价值观占领新媒体阵地,以营造天朗气清的媒体环境。其次,要建立相对健全的新媒体监管机制,以不断推进虚拟与现实“双空间”价值观传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新媒体自身要主动承担起自我监管的责任,自觉安装信息过滤软件并加强平台信息的审核与管理,对平台内有违核心价值观的不良信息和内容要及时“查堵”和“屏蔽”,积极营造干净、健康的媒体空间。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努力当好媒体的“把关人”,并“加强新媒体技术监管平台建设,重视新媒体监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增强新媒体技术监管能力,提高对新媒体监管的效能”(16)惠向红.论我国新媒体监管机制的完善[J].新闻研究导刊,2016,7(06):28.。不仅要加大对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新型侵权领域存在问题的惩治力度,还要注重采取教育监管的方式对新媒体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自觉传播核心价值观,从而间接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最后,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媒体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增强新媒体文化的感召力并丰富其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要用核心价值观抵制腐朽的思想观念,营造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同时,还要掌握新媒体文化的领导权,并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新媒体文化的生产和创新发展过程中,从而推动新媒体文化步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行列。

总之,推动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不能完全舍弃传统媒体,也不能忽视新媒体的重要作用,而是要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下,以核心价值观传播“五要素”为切入点,依托新媒体对其传播策略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传播合力,协同推进核心价值观传播,提升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及影响力,进而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其凝聚民心、齐聚民力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价值观受众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