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的自然茶道探微

2021-03-07 11:11杨晓琳杨岚杨崇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5期
关键词:云岭茶道民族

杨晓琳,杨岚,杨崇仁

(1.日本德岛大学,日本德岛 770-0042;2.昆明吉生茶庄,云南昆明 650231; 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4)

茶首先是饮料,是有保健功能的饮料。油盐柴米酱醋茶,中国人日常生活少不了茶。茶本是自然之物,与人相遇后,在饮用的同时,进入了精神世界,为人所感知、体悟,产生了文化,发展为精神境界的追求,上升到心灵感受,形成品茶之道。茶道的诗意境界和审美需求来自嗅觉、 味觉和视觉等感官对茶的感受。通过仪式化、审美化、理想化、精神化,将茶升华到精神层面,推向形而上的境界。茶道在静幽的环境、空灵的心境、超然的意境中,悦目悦耳、悦心悦意、悦神悦志,进入到与人共存的精神世界,产生哲理上的追求。茶道在茶席的操作过程中体现美的感受,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受儒释道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也受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 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烙印[1]。而地缘生态环境与民族的影响更不能忽视。地域性和民族性在茶道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试图阐述云岭自然茶道的特点。

1 云岭茶道的民族特性

云岭横断山脉和三江并流是著名的纵向岭谷地区,波浪汹涌的澜沧江从北向南,被称为民族走廊,或藏彝走廊、藏羌彝走廊。自古以来北方族群源源不断向南迁徙,民族之间交融十分频繁,形成多民族大分散,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该地区拥有藏缅语的汉藏语系民族(藏族、羌族、彝族、独龙族、怒族、纳西族、白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德昂族、拉祜族、哈尼族、阿昌族、基诺族),孟高棉语系百濮族群(布朗族、德昂族、佤族)和百越语系族群(苗族、壮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大多居住于海拔1 000~3 000m 附近的常绿阔叶林带山地或山间坝区。先民依山而居,靠山生存,一片山林安一寨,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狩猎觅食的同时,开展原始农业活动,发现森林中优势树种大理茶的价值,采而食之,煮而饮之,病而治之,植于房前屋后,称为本山茶。他们相互交流饮茶、用茶经验,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这些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饮茶、 食茶、 用茶的习俗。唐代《蛮书》(公元643年)最早记载了云南茶的利用,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那(na)是云南各民族对茶的称呼。僾尼族称“那谷”(nage),“那薄”(nabo);哈尼族称“那帕”(napa);景颇族称“帕那”(pana);基诺族称“那普”(napu);彝族称“那坡“(napo);傣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称称“那”(na)。各民族对茶均有相似的发音,各民族都有多姿多彩的茶文化传承。显然,茶是云南先民最早发现和利用的饮品[2]。

云南茶叶中以普洱茶最为有名。《红楼梦》中对女儿茶的描写仅是普洱茶的一种。普洱茶汤色清亮,口味醇香回甜,香气郁郁而茶气温和。云南茶文化犹如一幅色彩斑斓而亮丽的长轴乡土风情画,使人陶醉,引人遐想。

云南民族茶品类琳琅满目,除滇红、普洱茶、七子饼茶、沱茶等闻名中外的名牌外,各民族独特的饮茶习俗代代相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如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茶、藏族酥油茶、彝族土罐茶、傣族竹简茶、哈尼族土锅茶、布朗族青竹茶和酸茶、基诺族凉拌茶、佤族烧茶、拉祜族烤茶、景颇族竹筒茶、昆明九道茶等。斗茶、烤茶、油茶、奶茶、果茶、花茶、食茶、酸茶、药草茶以及禅茶等古代的以及现代的茶事,无一不在云岭山谷找到源头。许多民族在饮茶过程中,通过祭祀、敬祖、待客、茶席、节日、聚会等活动,将茶仪式化、精神化,进入茶道的境界。云南许多民族都有饮用烤茶的习俗,劳动之余,夜幕之下,围坐火塘,烤茶的嗤嗤响声,带来了欢乐的气氛,烤茶散出的芳香,解除了一天的疲劳,人们在品饮烤茶的同时,遥望星空,展望未来,商讨明天的劳作。云南民族的自然茶道,展现了民族团结和谐的精神,体现了尊重自然、崇拜自然的理念,反映出独具一格的自然茶道内涵。

2 云岭茶道的自然特性

茶道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云岭山地位于横断山脉南端,是伴随喜马拉雅隆起而形成的高原。山脉南北走向,梅里雪山、碧罗雪山、哈巴雪山、云岭、高黎贡山、无量山、哀牢山等高山峻岭,伟岸高耸,梅里雪山最高海拔达6 740m;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以及独龙江、红河等大江南北走向,奔腾山间,峡谷深切,最低海拔的红河峡谷河口仅76.4m。在东南太平洋季风和西南印度洋季风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南北向通道作用和扩散效应,以及东西向阻隔作用和屏障效应,从南到北的纬度水平地带和从谷地到山峰的海拔垂直地带上,集中了从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到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和生物地理群落;汇集了急涧险滩、山地森林、灌丛草甸、高山湖泊、冰川冻原等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地理景观,以及复杂而多样的生态系统。从热带雨林到高山冻原,从干旱的稀树灌木草丛到湿润的森林,以及湖泊水生植被均有分布。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山高水急、纵岭深谷的地貌形成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横断山脉地区自然历史悠久,是古老孑遗生物避难所和物种南北迁徙的通道,也是近代生物演化繁衍的乐园,以及亚洲现代智人进化的摇篮,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独特的高山峡谷景观,是我国西南和东南亚重要的生态廊道,也是世界最古老、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是世界上唯一的集自然地理特殊性和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典型性的地区。

云岭高原以南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要植被,大理茶是许多常绿阔叶林的上层建群树种之一。植物种类丰富,随海拔高度物种替代显著,随环境变化多样。生物种类繁多的云南省仅高等植物总数达16 577 种,占全国总数的46.3%。

云岭山地崇山峻岭、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变、生态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在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以及不同坡向的地理环境中形成许多小环境。十里不同天,一山分四季的气候特征;植被垂直分布的复杂生态环境,丰富多样的小环境生态类型多样,造就了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为茶的生态多样性提供了极其优异的生活环境[2]。

在特殊的生态系统下,在变化万千各具特色的生态小环境中,孕育了茶的多种多样生态类型。云南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勐库大雪山),有世界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锦绣茶祖),有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茶园(2019年云南全省茶叶种植面积604 万亩)。在茶的故乡,冰岛、昔归、班章、曼娥、帕莎、景迈、易武、倚邦、蛮砖、莽枝、革登、攸乐、南糯、勐宋、景迈、布朗、巴达,以及无量山、哀牢山、大雪山、白莺山等山头茶以山而名,因茶而香,如灿烂辉煌的繁星,点缀在云岭山谷的崇山峻岭之间,展现出一山一品,百山百味的特有群体优势,为丰富多彩的云岭自然茶道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3 云岭茶道的哲学特性

茶道哲学是在茶的品饮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品茶以茶艺为媒介修身养性、参悟大道、心灵契合、超凡脱俗,得到精神享受,达到以茶载道,以茶修道,以茶悟道的境界。中国茶道哲学与儒释道结合,吸收三者的思想精髓,形成特有的魅力。将饮茶修身、品茗悟道等儒家的中庸和谐,道家的天人合一,佛教的禅茶一味、静悟纯和等融为一体。日本茶道讲究和敬清寂,也提倡静悟和脱俗[3]。和是茶道的主旋律,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云南民族茶道哲学则更重视人与自然的结合,把茶与自然,祖先和鬼神连接在一起。认为茶是主体,人只是客体,人在自然面前永远都是卑微渺小的,在自然之中,万物共生,和谐共存。从而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茶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无论是以茶祭祀,以茶拜祖,还是以茶会友,以茶养心,都将茶与自然结合,以感恩的心情,敬畏的心态去制茶、去奉茶、去品饮、去鉴赏,将天地万物融入一杯茶。在奉茶和品饮的过程中寻找到自我的位置以及心灵的安静,由此建立和谐的关系。许多民族都有祭祀茶祖的习俗,如凤庆锦绣茶祖、双江神农茶祖、普洱孔明茶祖等。民间普遍有以茶祭祖习俗[2]。无论是一年一度隆重的祭拜茶祖和祖先的仪式,还是迎客待客的茶礼,还是日常的茶席都一丝不苟,充满了敬畏之心和仪式感。

4 云岭茶道的美学特性

茶道美学是将日常茶事与宗教、哲学、伦理等融为一体而形成美的享受。通过茶礼、茶艺、茶仪、茶宴、茶室、茶席,以及相关的茶诗、茶词、茶曲、茶歌、茶舞、茶画、茶书,茶器、茶工艺品,甚至文学戏曲等,进入审美境界,陶冶性情,提升审美观及道德情操。中华茶道美学追求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简约之美、虚静之美以及含蓄之美。日本茶道追求简朴、缺陷、枯槁、幽玄、脱俗、自然[4]。

云南民族自然茶道则追求原始自然的美。通过虔诚的奉茶过程、庄严的茶礼,以及民族茶器、服装、音乐、歌舞、语言等,展现出特有的魅力。形成粗犷、直白、开朗、乐观的自然美。无论是以茶祭祖时的载歌载舞,还是待客时的茶礼,还是亲朋好友围坐品饮,都有美的存在,美的感受。

“夫茶以味为上”。口舌之味通于道。味觉体验是美感的重要方面。啜苦咽甘,以苦涩为美味是饮茶的根本。日本茶道以涩味为茶味的精华而被抽象化,认为涩味是一种朴素、低调的美,茶有涩味则美。涩味不仅是茶味的精华,也是茶人的人格精华[5]。云茶讲究茶气。回甘和苦涩味是评价和品鉴云茶的重要标准。一般认为,苦涩之茶是指茶味的低劣者。茶气足的茶苦涩味能很快转化为回甘味,且持久耐泡,数十泡滋味不减。鉴赏云茶苦涩之美是品饮的一个境界,是美的享受。云茶的苦涩味千变万化,不同产地、不同山头茶,不同采收时间和不同加工方法的茶,茶气不一,滋味各异,千姿百味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想空间。

最是茶香能润人,香气是茶的灵魂,茶美妙的气味存在嗅觉体验中,形成嗅觉符号的审美表征,建构了茶道因香而美,以香为美的嗅觉体验。陆羽友人皎然诗曰:“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观茶之形、闻茶之香、听水之沸、品茶滋味,完整地表现了茶道的审美情界。茶既清香扑鼻,又生津回甘,故称香茗。“琼浆初举欲沾口,茶兼花香味更强”,“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赏味和闻香的完美结合,才能体现出茶的韵味。嗅觉感知与味觉体验相互配合,才是品茶的最高境。一嗅即觉,嗅觉的地域标记,可以创造出丰满的意象和审美体验[6]。茶香不仅是茶叶品质的标志,也是茶道美学的重要内容。云南茶品类多种多样,云岭自然茶道通过试茶、斗茶、品茶等仪式化程序,将香气与茶气融为一体,将嗅觉与味觉统一,加之复杂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云岭独特的、多样化的茶香和气氛。

茶须置于容器中才能烹煮和饮用,也才能品饮和鉴赏。茶具之美是茶道美学的重要方面。中国茶具历史悠久,其发展和演变经过由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复又返璞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经历了古朴、华丽、淡雅等阶段[7]。云南民族土陶茶具(如:建水紫陶、藏陶、傣陶、宁州陶、曲靖潦浒土陶等)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文明,展现了粗犷原始的美,作为茶的载体,也揭示了云岭自然茶道美学的丰富内涵。

5 云岭茶道的生活特性

人生如茶,茶道思想植入大众生活,才能诠释茶在日常生活中意义。茶是文人雅士案上必备之物,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带来的雅趣,为中华文化增添了风采。中国无人不知茶,无人不饮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民间生活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8]。尽管茶馆盛行的时代已逐渐淡化了,云岭自然茶道的大众性和生活性却有顽强的生命力。云岭山谷每一个山村都有茶的芳香,都能品饮到当地特有的茶品,都能感受到民族茶文化的魅力。无论是藏族的酥油茶、彝族等民族的烤茶和土罐茶、 布朗族的酸茶等,制作和饮用过程中,既怀着虔诚的心态,又是日常生活的必备。云岭自然茶道融入民族生活,不仅是民间的茶俗,会友的茶席,是日常生活的艺术,也是生活的礼节和社交的规范,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和谐相处的气氛。

6 结语

云岭自然茶道植根于云南多民族文化中,在云南高原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中茁壮生长。云岭自然茶道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具有深厚的内涵。云岭自然茶道追求原始自然之美,展现出粗犷、直白、开朗、乐观的美。云岭自然茶道融入民族生活,不仅是民间的茶俗,会友的茶席,是日常生活的艺术,也是生活的礼节和社交的规范,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和谐相处的气氛。其民族性、多元性、大众性以及生活性有顽强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云岭茶道民族
悦读之光遍洒云岭 书香云南方兴未艾
我们的民族
体验茶道魅力
云岭“普法列车”开到旅客身边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茶道人生
多元民族
《茶道六百年》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