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磊,于 洋,郭雪松,孟 鑫
(锦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应用型医科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医科大学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这既是医学院校开展教学改革的依托,也是其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实现“产学研”融合的纽带[1]。因此,基于提升应用型医科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化实践能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应用型医科大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2]。
首先,应用型医科大学多采用行政约束方式来管理教师[3]。这种方式使青年教师过多地关注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在这种状态下,青年教师面临着科研考核和日常备课的双重压力,难以潜下心来提升实践能力[4]。其次,目标不够明确,这使得应用型医科大学不能通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来评估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影响了青年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性。
首先,应用型医科大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比较笼统,不能涵盖所有专业、不同职称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不能充分参与活动[5]。其次,实践活动有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青年教师教学课程安排较满,没有足够时间提升自身实践能力[6]。二是应用型医学院校尚未建立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研究团队,青年教师仅仅依靠自身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热情不够,重理论轻实践。其次,青年教师的实践知识储备普遍不足,导致知识结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7]。主要表现为:一是青年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但实践能力相对欠缺;二是青年教师拘泥于自身的知识储备,较少进行实践教学创新,制约了其教学能力发展[8]。
应用型医科大学应明确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视为学术过程,并给予足够的重视[9]。高校应立足于学校发展情况,根据学校发展方向和目标,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量,使青年教师在充分参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主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应将实践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升实践能力。学校应将实践教学自主权下放给青年教师,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实践教学授课方式和内容,使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首先,建立培训制度,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参加工作年限、职级,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目标,根据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调整培训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找问题,分析解决对策。其次,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从事实践教学学术研究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到用人单位实践进修,并与教师的职称晋升相结合,以此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10]。最后,建立评价制度,对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等方面。
应用型医科大学根据青年教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立实践教学指导机构,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11]。既要明确实践教学指导机构的定位,激发和引导青年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又要发挥学术服务职能,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实践教学学术活动。
青年教师通常以科研学术活动为主体,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际上实践教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研究,不能重科研、轻实践教学。青年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价值观,加大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精力投入。再者青年教师应明确实践教学并不是照本宣科,而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学术能力[12]。最后,青年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实践教学责任感,以实践教学研究为己任,不断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
首先,青年教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关注行业热点和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将丰富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教学改革中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13]。其次,青年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开展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活动,设置针对本学科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的授课方式和内容,化繁为简,融会贯通,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首先,重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提问、课后线上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鼓励青年教师到用人单位、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将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行业内人员分享,同行之间进行合作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将他人的特色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实践教学活动之中,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难题[14]。
应用型医科大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应用型医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重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训,使其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建立健全职业激励制度,为青年教师的未来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对于促进应用型医科大学良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