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的治理研究

2021-03-07 12:38吴迎秋
艺术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产业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产业;旧州古镇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03

0 引言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大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文化自信。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环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文化产业拥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出台的乡村文化产业政策使得某些较为落后的乡村在经济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但部分地区的乡村文化产业目前在经济、人力、资源、观念等方面遇到了诸多难题。文章旨在对贵州省旧州古镇文化产业进行分析,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陷入困境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有效治理乡村文化产业的路径。

1 相关概念

1.1 乡村振兴战略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制定了乡村振兴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乡村振兴是针对乡村衰退问题,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手段,对乡村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个方面进行全面振兴。乡村振兴需要拉动乡村内生动力,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推动乡村系统要素重构、结构优化、形态重构,以实现乡村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乡村是最具有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的区域综合体,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根据《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可知,乡村振兴旨在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1]。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是实现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因此,要使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从城市流向乡村。

1.2 乡村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率先被使用,该书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大众文化的概念进行了严格划分[2]。在我国,乡村振兴需要依托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特别是农村中青年人口大量流失,导致农村文化传承发展缺乏载体。由于长期外出打工,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文化逐渐消退,城镇化的生活方式对农村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国大部分村庄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农村居民点分散、建设无序,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量大、利用率低等。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可以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缓解就业压力,其发展还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使乡村实现共同繁荣,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可通过乡村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增强。总的来说,当前我国乡村文化产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开创新局面,对乡村文化产业进行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一环[3]。乡村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目的。

2 旧州古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西北部坐落着一座千年古镇——旧州,其总面积223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84米,居住着汉族、苗族、侗族、革家等5.2万人。旧州古镇是一个多元文化之乡,汇集了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外来文化、宗教文化等。悠久的历史给旧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当地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有文昌宫、仁寿宫、天后宫等。旧州苗族泥哨、苗族刺绣和苗族银饰也是极具特色的传统工艺。旧州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镇内有上舞阳河景区、万亩大坝田园风光、且兰古城人文景观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旧州古镇同时也是连接浪洞温泉等著名景区景点的中心枢纽[4],在黄平县打造旅游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多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古旧宏伟的建筑群充满迷人的色彩,基于此,旧州古镇的文化产业以文化旅游业为主,除此以外还有手工艺产业、饮食文化业、表演艺术业等,文化产业种类目前较少。根据黄平县政府2017年4月发布的《黄平县旧州古镇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可知,该古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并且在当年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名单。

虽然旧州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相比贵州省另一座文化古镇——西江千户苗寨,其知名度较低。同样是以苗族为主的古镇,旧州古镇很少有人知道,以致该地区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此外,由于旧州古镇的文化旅游业开发相对较晚,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年轻人倾向于去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该镇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当地许多传统文化渐行渐远,面临着被人们遗忘的风险,部分传统文化已后继无人。

3 旧州古镇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

3.1 宣传不到位,宣传方式缺乏创新

一直以来,旧州古镇在经济发展方面都比较落后。在该古镇开发以前,当地人将古文化宣传出去的意识淡薄,因此,其在贵州省知名度较低,其他省份的旅客几乎“闻所未闻”[2]。尽管旧州古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贵州省庞大的旅游市场上,它产生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并且在旅游服务这一块,也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此外,在人流量较大的公交车站点、高铁站、机场等地也很难见到旧州古镇宣传广告牌的身影。目前广受人们喜爱的抖音、微博等APP也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对旧州古镇文化的宣传推广还停留于线下。由于旧州古镇开发比较晚,文化产品的开发也较为落后,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政府虽为旧州古镇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和保护政策,但都仅限于倡导,具体还没有落到实处。

3.2 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独具特色的核心品牌

旧州古镇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手工艺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古建筑风格也极具艺术价值,但这些优势都没有完全被体现出来,市场定位依旧不清晰,究竟是以山水风光为主要特色,还是以文物建筑为主要特色,还较为模糊。例如,大众会认为,在北京可以参观长城故宫,去西安可以看兵马俑,但旧州古镇具有的古味、古韵等特色,其他知名度更高的古镇如镇远、西江千户苗寨等都具备,并且其他古镇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独具特色,加上这些古镇的宣传力度较大,所以大众的印象里便没有旧州古镇的存在。

正因为旧州古镇现在宣传的特色在其他古镇也能感受到,甚至别具一番风味,所以大众都偏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景区。当今大多数景区售卖的旅游产品大同小异,旧州古镇的旅游纪念产品虽然种类繁多,但都没有凸显出旧州自身的古文化,缺乏个性和地域特色。例如旧州古镇曾经主要售卖的辣子鸡,是黔东南州少数民族的一道特色菜,但后来很多景区也开始将辣子鸡作为特色菜宣传推出,使得旧州古镇的辣子鸡失去了影响力,不得不走向同质化。所以,如果市場定位的精准度不够高,就无法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宣传广告,吸引游客关注旧州古镇,导致旧州古镇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3.3 人才培育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旧州古镇在未完全开发时,古镇上常住人口较少。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年轻人偏向于去城市打拼,旧州古镇也是如此,当地年轻人大量流失。留不住人才是当今各大人文景点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缺乏专业的导游讲解员,也没有专业人士能对各种文物建筑的历史进行介绍。此外,文化产品宣传广告的设计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产业发展基础不够稳定。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力资源,不在人才引进这方面下足功夫,当地的特色产业就很难发展起来,只有下功夫引入大量专业型和知识型人才,才能使当地文化产业焕发生机。

4 旧州古镇文化产业的治理措施

4.1 引入“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

“互联网+”是指新型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扩散和深度融合过程中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5]。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与农业、工业等行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在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方面也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其除了能提供大量客户需求信息以外,还能够结合当前文化主流进行推广,为各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互联网+”与旧州古镇文化产业的结合,可以使当地的古文化特色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对西上古街、文昌宫、仁寿宫等文化遗址大力宣传,还可与泥哨工艺联合,打造旧州古镇专属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直播讲解旧州古文化,介绍当地特色,售卖当地美食以及手工艺产品,能够使其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此外,旧州古镇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可以将其举办的大型少数民族表演活动拍成短视频,推出精美又有趣的旧州古镇宣传视频。这不仅可以吸引各地游客到旧州古镇打卡拍照,还可以促使游客了解到更多少数民族文化,使当地文化产业快速恢复生机。

4.2 建立文化产业多元主体共建平台,抓住特色精准定位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政府对其各方面的扶持十分重要,但政府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注意力分配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可联合多元主体,使政府、企业、学校深度合作创新,积极主动开发旧州古镇传统节日文化用品、民间艺术品、民俗演出项目,促使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打造当地文化产业共建平台,通过追求一致的目标,为当地文化产业注入活力。旧州古镇的泥哨工艺延续至今,是旧州镇寨勇村苗族老艺人在传统泥俑、陶俑的基础上,根据苗族传统艺术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泥捏儿童玩具,是由先民的智慧创新发展而来的手工艺产品,在当地深受儿童喜爱。各大主体可以此为切入口,以旧州特有的文化手工艺和红色历史为基础,在保留原有文化的前提下开发泥哨工艺,将泥哨工艺和先辈红色故事结合,不仅可以使当代年轻人铭记历史,还能使当地的特色文化产品得到很好的推广。

4.3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核心因素。要把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培养出可以带动乡村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健全服务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吸引外来人才下乡,并且留住人才,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旧州古镇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不足。当地政府需要引进知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以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培养文化产业的专业引领人。基层党员作为模范,须发挥好带头作用。要想留住人才,政府就要在人才待遇、人才政策、人才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下足功夫,还须筛选出与当地文化产业相符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此外,要对引进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如成立宣传团队、导游团队、基础设施建设团队等,使其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政府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人才交流会,使人才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进行头脑风暴,相互交流,综合各类意见,最终形成可以落地的实质性措施,使旧州古镇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具创新性。

5 结语

要使旧州古镇的文化产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政府的扶持起主导作用。除此之外,还须联合各主体打造文化产业共建平台,并与“互联网+”融合,引进各大专业人才,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引导农民和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有助于补齐乡村文化短板,还能使乡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要不断加大乡村文化产业核心品牌的宣传力度,对文化产业进行有效治理,利用好互联网对乡村文化产业进行多样化传播,将我国新时代乡村文化故事有声有色地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 王超群.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产业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1):105-108.

[2] 李宇佳,刘笑冰,江晶,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展望[J].农业展望,2018,14(7):56-60,65.

[3] 李宁,李玲.文化产业视角下的乡村振兴研究[J].人文天下,2018(11):48-54.

[4] 吴雪,朱大清.黄平县旧州古镇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9):75-76.

[5] 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32-38.

作者简介:吴迎秋(1998—),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文化产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