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与对策

2021-03-07 12:38王玉奇李治邦
艺术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文化自信困境

王玉奇 李治邦

关键词:文化自信;乡村文化振兴;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解决当下“三农”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必须推进乡村建设的“五大振兴”。在“五大振兴”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而坚定文化自信,正是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总体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乡村社会迸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但乡村文化建设未能与经济建设并驾齐驱,甚至出现了消解、滞后的态势。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农民缺失乡村文化自信,致使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同时,文化振兴陷入了困境。因此,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是当前乡村建设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没有乡村的文化自信,便没有乡村的文化振兴。

1 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并不是简单套用古老农耕文化的母版,也不是随意复制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翻版,而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新的版本”。当前,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强文化自信,有其特有的价值意蕴,可以从历史、现实以及未来三个视角考察。

1.1 从历史视角看,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有其产生的历史逻辑。乡村沃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一部产生、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的历史。五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这片丰饶而富足的土地上,乡村文化得以绵延赓续、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1]在乡村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农民通过勤恳劳动与智慧,不仅创造了许多古老的农业灌溉系统、特色的村落街道、传统民俗、牌坊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各种精神文化,如村规民俗、价值观念、传统工艺、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特别是先辈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总结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发明的二十四节气将中华古老文明推向了世界文明的顶峰。这些源远流长、不拘一格的文化无不打上了古老农耕文明演替的印记,无不积淀着华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底色。因此,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就是保住中华文化的根、铸牢中华文化的魂,如果抛弃乡村文化,中华文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1.2 从现实视角看,乡村文化振兴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应行之举

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在乡村振兴中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乡村不论是在物质文明建设还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乡村的全面振兴,这能有效地防止出现单兵突击、顾此失彼的现象,文化振兴的要求就是达到乡风文明,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果说乡村的产业振兴给农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么,相较于物质富足的需求而言,精神文化的需求似乎显得更加迫切。乡村文化振兴不是简单延续传统的农耕文明,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化被动为主动。乡村兴,文化必须兴;农民富,脑袋必须跟着富。乡村唯有建设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精神文化家园,才能留住本土人才,吸收外来人才,繁荣乡村文化,实现乡风文明。

1.3 从未来视角看,乡村文化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时间年限。如今,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城市与乡村建设,不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上都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因此在脱贫攻坚完成之后,乡村很难在短期内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增强自己的文化自觉。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能够补齐乡村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短板,是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有效之举。文化振兴为新时代的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让农民有了更强的获得感,农民唯有在文化振兴的进程中自发地走向自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才会越来越近。正因如此,乡村文化振兴最终要落实到人的维度,让农民能够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自信。

2 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2.1 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空心化

村庄为乡村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农民作为村庄的主人翁,挑起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大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也加快了步伐,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90 199万人,占63.89%,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4.21%[2]。农村人口的流失使乡村失去了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特别是有志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壮年大量流失。这一群体受城市开放、现代文化的冲击,逐渐对传统的乡村文化产生否定、排斥心理。由于失去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乡村的文体活动难以组织开展起来,更严重的是,乡村的传统手工技艺面领着代际失传的危机[3]。而留在乡村的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中年妇女等,这些人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往往难以产生对鄉村文化的自觉与兴致。这势必导致乡村文化的建设和振兴失去强有力的主体支撑,失去中坚力量,失去前进的航向,久而久之,乡村文化建设便会陷入困境。

2.2 农民文化自觉意识淡薄

增强农民文化自觉是坚定乡村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农民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上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受传统思想观念束缚等因素影响,农民很难以独立的自我意识去审视、认知和评价乡村文化。因此,其很难以主动的姿态去挖掘传统乡村文化,去厘清整个乡村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导致乡村文化的特质基因、历史底蕴及其蕴含的丰富的价值观念很难被人们提取、认知和传承,从而使农民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自觉,失去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另外,受乡村文化生存环境的限制,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不强,个别农民就算想深研乡村文化,也会因为乡村贫乏的资源条件而不得不放弃。在这种氛围下,久而久之,农民的主体意识便会自然而然地淡化,文化自觉意识也难以增强。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失去应有的文化自觉的农民,从内心深处便难以产生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更难以主动、积极地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勾勒出乡村文化振兴的美好蓝图。

2.3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滞后

从历史视角来看,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中国的广大农村不论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上都明显落后于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城乡一直处于发展不平衡的地位,虽然最近几年一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但农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难以跟上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要的步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结构单一,吸引力不足。如今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局限于一个村级图书室、文化广场,甚至有些地方都没有一个像样的文化活动场所。第二,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较少。由于在乡村建设方面,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基层经济建设,侧重于提升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而且往往容易被忽视。第三,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尚未形成体系。这样就难以营造出浓厚的氛围,难以凝聚起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2.4 受外来文化的冲击

乡村是孕育乡村文化的摇篮,数千年来,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深深地根植于这片沃土之中。早在农耕时代,人们的生产实践由于局限于狭小的空间,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也被固定在了一定的范围内,因此人们在共同的生存空间容易对共同价值观念产生共鸣,容易对本土的文化价值意蕴产生应有的认同。在封闭的环境中,人们的交往形式也被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很少遭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农村建设正大踏步向前,与外来文化的交往、交融也日益扩大,城市化进程正是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打开了乡村“紧锁”的大门。城市不但在地缘上不断挤压乡村的生存空间,而且在文化心理上不断挤压农村文化的生存空间[4]。享乐主义、本位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正逐步冲击农民的心理防线,扭曲农民的价值认同,使乡村在文化振兴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3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3.1 以产业振兴带动文化振兴

乡村产业经济的振兴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最强有力的助攻,对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基础性作用,离开了产业经济振兴,乡村文化振兴就会失去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农民不仅是乡村产业经济的推动者,更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当前,乡村缺乏强有力的企业支撑,加之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这些劳动力正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首先要积极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把乡村经济建设摆在首位。其次,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链。再次,政府要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这样农民便能鼓足干劲放开干。归根结底,就是要就留得住人才,建设好乡村。

3.2 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在日益变化的乡村社会,农民应主动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清醒地认识和审视自身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树立文化自信。首先,农民要主动、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在参与的过程中领会乡村文化蕴含的历史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心有所悟,才能对乡村文化价值观念产生认同感。其次,要办好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乡村固有的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开展一些山歌比赛、灯谜游戏、地戏表演等活动,以此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最后,开展文体活动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尽可能展现乡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通过各式各样的乡村文化活动,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使其进一步树立起文化自信。

3.3 建好文化阵地

文化阵地是凝聚农民价值共识的平台,是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极打造好乡村文化阵地,有利于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宣传。抓好文化阵地建设,不仅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而且要打造好网络文化阵地。因此,要建好、管好、用好村级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应具备村民自由活动的文化广场、休闲娱乐的棋牌室、图书室、展览馆等。在此基础上,村支两委应聘请乡贤或者专业人士来加强管理,这样有利于人员的组织、文化的传播。其次,要建设好网络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网络平台是传播乡村文化的便捷途径,不仅能够丰富乡村文化形式,也能够进一步拓展乡村文化的传播渠道。要利用好抖音、快手、微博、公众号等传播媒介打造好乡村网络文化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推进乡村文化的“双创”发展。

3.4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在城市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很大程度上难以对外来文化产生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乡村文化必然受到一定的消解。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道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并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好道德教育。其次,要利用好网络文化阵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的融合传播,让农民能够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树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任。

4 結语

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可供要求、应行之举,而且是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产业兴,方能留得住人,唯有文化兴,才能留得住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各基层干部、村民应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争取补齐乡村文化短板,确保在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到2035年如期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05.

[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EB/OL].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

1817176.html,2021-05-11.

[3] 吕宾.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2):97-108,112.

[4] 胡丰顺,杨少波.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文化的变迁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2(11):238-241.

作者简介:王玉奇(1999—),男,贵州安顺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李治邦(1963—),男,贵州遵义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农村经济与教育。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振兴文化自信困境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