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研屹 刘永宁
关键词:文艺理论;英雄叙事;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0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相统一。全媒体时代,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纪录片创作契合社会发展趋势,从以电视台为核心转向在商业视频网站大放异彩,个体、独立制片等机构也在新媒体时代和纪录片形成契合点,在创作上有了新的创作语法与美学特征,展现当下创作形态的多元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战“疫”题材纪录片记录话语,观照现实,在传递人文主义价值关怀的同时,也展现出我国的大国风范和同舟共济的传统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主义作为各类艺术创作题材之一,其塑造的英雄精神是推动民族和国家前进的动力因素。因此,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叙事也是传达主题思想、表现人类意志的创作手法之一,战“疫”纪录片对英雄形象的构建是中国意志的精神符码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直接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于现实主义理论的实践表达。
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纪录片人物的呈现
1.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践观
实践观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其核心是实践。而纪录片正是以真实为核心的纪录影像,其中“非虚构”这一概念在纪录片定义中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是人物、事件还是景观都是这样,要从客观角度去记录。其中第一条就揭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綱》中的实践观点指导我们要做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它的本质决定了内容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一部艺术作品是否真实在于它是否客观。关于如何做,《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明确了路线,在纪录片制作或文艺生产中不要过分看重纪录片的“记录”功能,把木讷、机械的记录当作影像。相反,忽视纪录片的“记录”功能则会在影像中夹杂创作者的主观思想,用大量的空镜头和说教的解说词,把能引起观众内心情感共鸣的影像变成满是说教、灌输式教育的影片,烦琐冗长且毫无意义,缺乏发人深省的内涵,忽视了思考,没有任何社会责任感[1]。
1.2 马克思主义典型人物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强调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纪录片特性之一——纪实性,通过展现真人、真事、真实场景来阐述导演思想,引发观众思考,客观展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纪录片展现的主要人物承载着纪录片的精神主旨,其中,英雄叙事最能表达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英雄叙事是“英雄情结和英雄崇拜心理的延伸,寄托了人类自我超越的渴望”[2]。从古代神话开始,关于英雄题材的神话故事一直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故事类型之一,这是由于故事塑造的英雄精神是时代赋予的文化特征,保留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使英雄事迹和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从而证明人类意志的价值所在,并激励和鼓舞人们带着英雄精神奋勇直前突破人类极限。当英雄叙事走进纪录片的视野,对个人或群体英雄的客观现实记录不仅是对当下社会时代进行的真实还原,而且确立了新的记录语言,形成了独特的类型美学。在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呈现多元化发展,英雄叙事的价值进一步被挖掘,成为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产物。
纪录片新媒体传播呈现井喷式发展趋势,各类优质纪录片的好评印证了这种创作理念和传播方式的可行性,对英雄人物的构建方式相较于传统纪录片有了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与传统纪录片直观反映主要人物的丰功伟绩不同,新媒体语境下对英雄题材的选取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我在故宫修文物》还原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成功塑造“匠人英雄”,展现其匠心工艺和匠人精神,反映当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修复师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这个工作也得到了观众的追捧和热议,新媒体传播下,传统文化被进一步认可和发扬。《闪亮的名字》系列纪录片通过不同叙事者讲述的方式还原英雄人物的原本面貌,这些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名字再一次被呼唤、被铭记,将抽象的爱国精神主流意识具象化,为建国70周年献上赞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让这类主旋律纪录片迅速进入观众视野,并融入现代生活。医疗类纪录片在新媒体语境下方兴未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医生传统的刻板印象,并且改善了医患关系。医生救死扶伤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他们的形象被建构成与死神搏斗的平民英雄,展现了生命和人性的可贵。
面对公共卫生事件,人心惶惶,不仅要避免新冠病毒对人类生命的侵害,也要点燃人们对生活的信心,重拾对生命的热情。在此情况下,纪录片创作团队让镜头直面社会现实,真实反映疫情下国人的生活现状,展现从普通群众到国家领导人对国家的拯救行动,各方人士与时间赛跑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是中国意志的精神符码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直接体现。此类纪录片不仅关注当下,更表现人的精神意志,建构了一个个担负国家重任的英雄形象,他们是时代先锋,也是平凡的普通人,这样的平民英雄在新媒体语境下更能给予群众直面疫情灾害的真实力量。
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典型人物形象构建
典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重要部分,现实主义要求创作者对现实客观如实地反映,同时按照艺术规律创造典型形象,既要客观展现历史发展,又要表现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达到历史的真实和现实的真实。战“疫”纪录片对当下疫情进行真实反映,通过英雄叙事,以小见大地用个人表现群体,用社会表现国家,展现中国力量和民族精神,给予人民群众精神鼓舞。在叙事语言上,战“疫”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每部纪录片都有对生命独特的表达方式。《武汉,我的战“疫”日记》通过个人记录的方式,展现人民群众对现实的真实看法;《冬去春归》用解说的方式客观反映疫情给社会带来的重创和群众对疫情的抗争;《我是医者》从医生的视角表现医生对病人的救助以及与病毒的对抗。新媒体语境下,战“疫”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也表现出一些共性,共同构建出中国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具有极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按照线性叙事方式客观还原疫情危机与对抗的发展过程,这种符合现实生活发展流程的叙述方式更易被大众接受,从而使叙述的内容和传达的意志清晰明了,起到弘扬正能量与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导向作用。《英雄之城》从武汉关闭离汉通道之日起开始记录,关注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较为清晰客观地将疫情从初发到控制、武汉从封城到解封全方位地展现出来。每个关键点都由英雄人物的行为产生,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奋战一线,使金银潭成为最早收治患者的主战场之一;张笑春医生的发现与呼吁让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新增的“疑似病例”给了患者活下去的希望,也让疫情得到了进一步控制。《冬去春归》同样按照时间线性叙事,从疫情蔓延开始记录,中间呈现了以上海医疗队为代表的驰援团队从到达前线开始救助到成功返航的过程,援鄂医疗团队折射出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精神意志和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3]。
影视作品的叙事视角决定了创作团队对题材和人物的选取,各个叙述视角也表现了不同的主题思想。战“疫”纪录片通过不同的叙述视角,多方面表现英雄人物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反抗精神。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方式,让叙事者处于上帝视角讲述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英雄之城》《冬去春归》《生死43天》等纪录片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现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死时刻。解说词对英雄人物及故事进行叙述,中间穿插人物的采访,全面立体地表现英雄人物的真情实感。同时也有限知视角,通过个体讲述故事,这样的处理方式将现实客观生活和人类的主观情感相融合,使观众更有代入感。《钟南山》从钟南山院士的视角出发,面对疫情,他最初与普通人一样不知晓很多信息,过程中也将视角转向非典时期钟南山院士与死神的殊死搏斗。整部影片始终围绕钟南山院士,从他的视角讲述国家与疫情的抗争,构建了一位有血有肉的英雄战士。《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叙事视点转向平凡人,他们带着主观情感色彩记录下自己眼中的武汉,贯穿“做好自己,就是守住一切”的社会意识。
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典型人物形象特征
恩格斯說过:“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普遍性,但同时也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英雄叙事中的英雄形象并不是单一的,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对英雄题材的选取由个体精英转向平民大众,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与个性。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4]中将人物归纳为七种角色:对手、被害者、帮助者、被害者家人、送信者、主人公和伪主人公。当前时代对英雄的界定已经发生转变,放大角色某方面的特质,每种角色都可以具有英雄价值与精神。面对疫情危机,新冠病毒成为全球共同的敌人,暴露在室外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被害者。相较于医疗类纪录片,战“疫”纪录片并没有对病毒进行知识普及,也没有将重点放在传统的医患关系上,而是将镜头对准战“疫”过程中在前线与病毒进行殊死搏斗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防控疫情的国家领导人、用自己的力量同国家共患难的无数普通群众,塑造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在战“疫”纪录片中,战“疫”先锋和救人者被塑造为主人公英雄形象。在《钟南山》中,钟南山院士接受国家任命,统筹防疫攻坚战工作,他是时代的先锋,也是治病救人的医护英雄。纪录片还展现了他在非典时期的作为和家庭对他的影响,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从而更好地颂扬英雄情怀,传承英雄精神,点燃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热情。《我是医者》展现了医生群像,塑造了医疗英雄,他们面对病毒也有恐惧和担忧,但依然穿上防护服走向战场。战“疫”纪录片将话语权交给他们,有利于揭露真相,增进民众对医生群体的了解,对医者、对生命产生敬意。《冬去春归》也用大量篇幅展现医生群体,不是单纯展现他们治病救人的过程,而是将他们建构成病人的朋友。医生帮助患者传递家人信息,关注患者心理情况,救治过程有时顺利,但有时也要面对生命的逝去,多方面的医生特质被展现出来,平民化的英雄形象也由此建构。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扮演了帮助者的角色。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纪录片井喷式发展,其中个人用户“蜘蛛猴面包”制作的《武汉日记2020》和央视推出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这两部微纪录片展现了武汉人民的生活故事,展现了个人的力量与价值。《英雄之城》中篇章“关键之举”记录了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建设过程,将镜头对准后方工作的普通员工,他们不在前线,却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武汉人民顺利得到治疗,控制住疫情发展,是医疗英雄有力的帮助者,也是为社会默默付出的英雄形象。毛青专家带着军队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他们是医疗英雄的保卫者,展现了军人的担当。《冬去春归》中社会志愿者、社区服务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彰显了我国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更是平民化英雄的代表。镜头也对准了海外华侨对国内的支援,从多个方面印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意识,共同构建出英雄无畏的国家形象。
4 结语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现实主义理论影响着纪录片创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对英雄的界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英雄可以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精英人士,也可以是普通岗位上的平凡群众。疫情局势的扭转离不开各方人士的奋力拼搏,战“疫”纪录片的镜头记录下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人生百态,用英雄叙事构建了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既是对现实的客观记录,也是对英雄人物的最高致敬,让他们的故事得以流传和保存。关注英雄人物的故事,战“疫”纪录片传达创作者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共同构建出中国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具有极强的社会现实意义,能够增强民众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对国家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高楠.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论与文学理论相关命题的思考[J].中国文学研究,2021(4):1-9.
[2] 侯婧.丝绸之路题材电影的英雄叙事及英雄形象探析[J].当代电影,2018(11):155-158.
[3] 罗锋,王岩.“谁在讲述”与“谁的记忆”:新冠疫情纪录片的历史书写与迷思祛除[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8):116-119.
[4] [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M].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73-77.
作者简介:王研屹(1996—),男,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电影理论。
刘永宁(1959—),男,江苏徐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影视创作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