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翰钦
摘要:BIM技术作为目前现场施工中较为突出的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BIM技术在国外建筑工程施工中已被广泛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逐渐开始应用BIM技术。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管理手段;建筑工程;有效应用
引言: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多种高新技术都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工程领域中,其中之一便是BIM技术。具体而言,BIM技术是一项数学建模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特点,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能够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对BIM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BIM技术的特点
1、可视化特点
可视化是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最为突出的特点。可视化就是指建筑工程管理者,通过运用BIM技术,能够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部信息,以图形、图像的形式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展现建筑工程在全周期、各个阶段中的数据,进而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供支持。相较于以往的二维建筑工程管理形式,BIM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能够以更直观的数据信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工程环节中,BIM技术的作用发挥得尤为显著,对保证建筑工程管理顺利进行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2、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还具有突出的模拟性特点。具体而言,运用BIM技术模拟工程施工,能够保证施工者在后期施工中准确、安全地完成操作,让施工人员的操作过程更加顺利,实现对一些会干扰工程顺利施工的问题的提前预知、主动规避,这对于提升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协调性特点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还具有一定的协调性特点。这里的协调性指的主要就是能够对工程项目在现场的施工过程实施预先的调节,运用BIM技术,完成对建筑项目的提前监测,模拟建筑施工的多种情况,得到工程项目模型。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多种高新的科学技术被引入后,工程的复杂程度越发提升,建筑企业为保证每个部门与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能够最大化发挥,就应当重视应用BIM技术提升工程管理的协调性,实现对工程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冲突与矛盾的预先控制,让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通力合作,进而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BIM技术在施工前期管理的应用
建筑工程前期管理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在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BIM技术的合理应用,使建筑工程前期的施工工作更加充分、周到。
(1)工作人员在面对建筑工程项目时,应提前收集现场的影响参数,如施工现场土质条件、施工当地气候条件、施工地下管网分布等,使施工单位对现场施工的各种数据更加清晰明了。
(2)根据现场收集的数据,设计人员利用BIM技术做出立体的空间施工模型,并在模型中标注各种施工参数。能否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一个高适配度的BIM模型,是科學施工的重要步骤。BIM模型的成功建立,不仅能提高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能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可直接利用空间施工模型观察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纰漏,通过调整参数完善模型,使
现场施工设计更符合工程实际,减少误差,使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2、BIM技术在施工过程管理的应用
施工过程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的因素,但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危险因素,因此,施工单位应合理运用BIM技术进行全程监管,使施工工艺流程更规范。
(1)施工人员应提前收集参数,采取BIM技术手段建设空间施工模型,通过观测空间模型研究施工工艺,使施工流程更加规范,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最优化安排管理。
(2)空间施工模型可使施工人员在观测时有更直接的认识,了解施工中潜在的风险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预案加以解决。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施工现场更加规范、安全,提高现场施工质量。
(3)施工单位还可应用BIM技术对现场的建筑材料进行智能化的信息管理,使施工人员能借助空间施工模型,对建筑工程中的材料特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购买建筑材料,使材料费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减少材料浪费。在利用BIM技术建立空间模型后,要注意对工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检查参数是否有误,如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避免工程造价出现问题。
3、BIM技术在施工后期管理的应用
建筑工程的施工后期对整个施工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会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后期的管理,使建筑工程的后期施工更加规范。在后期施工管理中,工作人员可通过使用BIM技术对已建设完成的工程成果进行检验和测试,检测其是否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从而使工程验收更加顺利。
4、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管理的应用
工作人员需要通过BIM技术平台构建空间模型,要确保现场网络畅通,使运维系统的管理更加稳定。在BIM技术平台上,工作人员应对工程项目进行定期维护管理。例如,判断和分析土建工程项目的风险问题、现场施工障碍等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工作人员还可利用BIM技术管理现场工程施工的建设物资和建设工期情况。通过观测空间建筑模型了解建设工期进展情况,按时完成计划工程量,有效地管理施工现场的材料使用,使现场施工更加规范,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长期、持续地发展。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合理应用越到后期显现价值越大,实时的三维影像和三维断面显示可节省后期管理成本,实现管理信息化、楼控自动化平台基础,设备信息及参数录入,能详细追踪到提供厂家和保修时间,相关研究显示,科学、合理地应用BIM技术,后期成本投入可节省20%左右。
5、在竣工管理中的应用
在工程竣工环节中应用BIM技术,也是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实现对工程竣工中各项内容的可靠分析,例如能够解决工程的遗留缺陷、能够优化工程的验收流程、能够以信息化的数据呈现工程项目,等等,以此实现对竣工验收内容的全方位控制,有助于工程竣工阶段效益的进一步优化。甚至对于工程在后期阶段中的维修、运营,应用BIM技术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让维修工作更加准确、可靠,让建筑工程的运营更加稳定。
6、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人员也可以运用BIM技术强化这一工作。例如工作人员可在工程项目的前期运用BIM技术构建可视化模型,分析实际的工程量,以及具体的工程材料,将分析结果与计划工程量、工程材料加以比较,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控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施工单位应当确定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具体参数,制作建筑工程材料参数表,再依据参数表,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最终将数据上传到系统中,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BIM技术,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控制工程的造价,降低成本损失,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在BIM技术的应用下,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益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下,建筑企业应当进一步更新自身的工程管理模式,加强对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不断完善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保证其能够具有操作BIM技术的专业素质,让BIM技术能够更为顺利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贾铁梅.在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实现的路径——评《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研究》[J].工业建筑,2020(12):89-90.
[2]张岩.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J].砖瓦,2020(04):123-124.
[3]李建华.基于BIM技术在土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09.
366050190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