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亮 许伟
摘要: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供,物质需求也逐渐增加,产生的生活垃圾也日益增多,垃圾焚烧发电厂如春雨般连绵不绝,发展迅猛。相较于之前,新时代的科技发展迅速,连带着发电厂的各个设备也已经更新换代,本文浅谈一下几个具备代表力的创新技术,看看对垃圾焚烧发电有何等的增效。
关键词:捞渣机,温度系统,自动感应隔离门,创新技术
1.背景
应用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用于垃圾车进出的自动隔离门,必须考虑密封性、及时性、规模性、抗风性、稳定性等特点。但之前的自动卷帘门式隔离门存在许多缺陷,比如开关时间长,无法满足垃圾车频繁进出的需求;密封性差,无法满足臭味隔离的需求;故障率高,由于门体厚重且电机频繁驱动,无法满足使用频次高的需求;自动化程度低,无法满足不同型号垃圾车频繁进出且及时开闭的需求;自动化程度低,无法满足不同型号垃圾车频繁进出且及时开闭的需求。
卸料之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般都设有垃圾储坑对垃圾进行贮存、发酵,以提高垃圾热值。垃圾的自然发酵时间5-7天左右,如果堆放时间过长将影响垃圾坑正常的分区堆料,冬季这种現象更为明显。生活垃圾的含水率大致在30-50%左右,冬季温度较低时,垃圾发酵困难,发酵不好的垃圾进行燃烧时,会严重影响燃烧仓的运行工况。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垃圾焚烧发电厂捞渣机水箱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污泥及其它杂质,捞渣机水箱液位计使用较长时间后,因表面粘粘的污泥和杂质过多,导致液位计失灵或不准,从而造成工作人员无法准确的判断捞渣机水箱实际液位,进而导致捞渣机经常出现缺水和溢流现象, 对设备安全和现场环境卫生带来较大影响。
2.卸料平台自动感应隔离门创新技术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卸料平台自动感应隔离门的创新技术。
2.1 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卸料平台自动感应隔离门,包括:用于控制隔离门开闭的驱动装置、风幕机和用于感应探测区域物体移动的触发装置。风幕机开启状态下形成风幕,且风幕覆盖关闭状态下的隔离门。触发装置靠近隔离门安装,其探测区域覆盖隔离门相对的两侧;驱动装置和风幕机均连接触发装置。
还包括输出控制端分别连接风幕机和驱动装置的电控装置;电控装置设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驱动装置驱动隔离门打开,风幕机开启;第二工作状态下,驱动装置驱动隔离门关闭,风幕机关闭。触发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控装置的工作状态控制端连接。触发装置由分别安装在隔离门内外两侧的红外感应探测器组成;或者触发装置为电子摄像头或者地感线圈。
隔离门的门框两侧内置毛刷导轨,隔离门的门帘由多根横向设置的肋条龙骨和贴附在肋条龙骨上的幕布组成。肋条龙骨采用热镀锌钢管肋条龙骨,幕布采用环保聚脂纤维幕布,门帘上设有PVC透明视窗,门帘底部安装有气囊布兜,门框下部安装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红外线光电保护开关。
当驱动装置在收到触发装置发出的触发信号后启动,门体垂直方向迅速打开,与此同时风幕机装置收到触发装置发出的触发信号后启动,在隔离门开启状态下形成风幕,防止臭气溢出。
2.2 技术原理示意图
2.3 具体实施方法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卸料平台自动感应隔离门,包括:用于控制隔离门开闭的驱动装置、风幕机和用于感应探测区域物体移动的触发装置。风幕机开启状态下形成风幕,且风幕覆盖关闭状态下的隔离门。触发装置靠近隔离门安装,其探测区域覆盖隔离门相对的两侧。驱动装置和风幕机均连接触发装置。
通过触发装置探测是否有垃圾车进入探测区域,即检测隔离门处车辆进出情况。当驱动装置在收到触发装置发出的触发信号后启动,门体垂直方向迅速打开,与此同时风幕机装置收到触发装置发出的触发信号后启动,在隔离门开启状态下形成风幕,防止臭气溢出。利用现有的触发装置、风幕机和驱动装置的整合连接,实现了在隔离门打开时通过风幕代替隔离门进行空气隔离,防止垃圾厂臭味溢出的效果。
通过输出控制端分别连接风幕机和驱动装置的电控装置实现对风幕机和驱动装置的关联控制。电控装置设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驱动装置驱动隔离门打开,风幕机开启。第二工作状态下,驱动装置驱动隔离门关闭,风幕机关闭。触发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控装置的工作状态控制端连接,电控装置根据触 发装置的触发信号控制电控装置进行工作的切换。电控装置,主要实现对门的控制上升、下降、停止等控制模式的选择、触发装置检测信号的处理,同时可以实现与风幕机的联动控制。电控装置采用变频器,运用变频控制技术,有软启动,缓停止功能,保证门体运转平稳增加使用寿命。
触发装置由分别安装在隔离门内外两侧的红外感应探测器组成。 触发装置可以采用电子摄像头或者地感线圈,前者可有效的录入车辆信息,后者可有效的 防范恶劣环境带来的扰动。隔离门内外两侧还安装有限高梁,用于保护自动隔离门装置,防止垃圾车斗未及时放下导致的冲顶。隔离门的门框两侧内置毛刷导轨,可以起到防尘、防虫、密封等作用。
隔离门的门帘由多根横向设置的肋条龙骨和贴附在肋条龙骨上的幕布组成,具有重量轻、易更换、抗风性强、阻燃等优点。具体的,肋条龙骨采用热镀锌钢管肋条龙骨,幕布采用环保聚脂纤维幕布。门帘上设有PVC透明视窗,方便人员及车辆进出时观察对侧情况。 门帘底部安装有气囊布兜,可与各种不平坦地面严密结合,从而保证异味溢出。门框下部安装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红外线光电保护开关,当门体下面停留人与物体挡住光电时门体不下落,自动回复上限位停止保证人员或车辆安全通过。
3.冬季提高垃圾仓温度系统的创新技术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冬季提高垃圾仓温度系统的创新技术,有效解决冬季温度较低时,垃圾发酵困难,发酵不好的垃圾进行燃烧时,会严重影响燃烧仓的运行工况的问题。
3.1 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冬季提高垃圾仓温度系统,包括:吸热插板、 散热插板、液体分流器、气体分流器和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液体分流器内部设有进液室和出液室,进液室和出液室均设有进口和出口,且进液室和出液室内均分别设有泵送机构;气体分流器上设有出气口和用于与垃圾仓排气口连接的进气口,气体分流器内部设有引流机构;吸热插板内部设有吸热循环流道,吸热循环流道具有进口和出口,且吸热循环流道的进口通过柔性管与出液室的出口连接,吸热循环流道的出口通过柔性管与进液室的进口连接。
散热插板插板内部设有第一散热循环流道和第二散热循环流道,第一散热循环流道和第二散热循环流道均具有进口和出口,且第一散热循环流道的进口通过柔性管与进液室的出口连接,第一散热循环流道的出口通过柔性管与出液室的进口连接;第二散热循环流道的进口通过柔性管与气体分流器的出气口连接,第二散热循环流道的出口通过柔性管与废气处理装置连接。
吸热插板与散热插板的底部都设置成倒三角形结构,散热插板包括第一板体和位于第一板体一侧的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一端转动连接,其远离转动连接的一端与第二板体可拆卸连接;第一散热循环流道位于第一板体内,第二散热循环流道位于第二板体内。
通过设置吸热插板、散热插板、液体分流器、气体分流器和废气处理装置,并对吸热插板、散热插板、液体分流器、气体分流器和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设置,工作时,预先在液体分流器的进液室内注入液体,并将气体分流器的进气口与垃圾燃烧仓的排气口连接;然后,将吸热插板插入垃圾燃烧仓内或直接贴在垃圾燃烧仓的仓壁上,将散热插板插入垃圾发酵仓或待发酵的垃圾堆内,以利用出液室内的泵送机构将吸热循环流道内经加热的液体集中输送到第一散热循环流道内、利用气体分流 器内的引流机构将高温尾气引入第二散热流道内,以实现对发酵中的垃圾进行加热,利用进液室内的泵送机构将第一散热循环流道内低温液体回送到吸热循环流道内进行再次加热,利用废弃处理装置将第二散热流道内排出的气体进行处理后排放出气。
3.2 技术原理示意图
3.3 具体实施方法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冬季提高垃圾仓温度系统,包括:液体分流器、气体分流器、吸热插板、散热插板和废气处理装置。
工作时,预先在液体分流器的进液室内注入液体,并将气体分流器4的进气口与垃圾燃烧仓的排气口连接;然后,将吸热插板插入垃圾燃烧仓内或直接贴在垃圾燃烧仓的仓壁上,将散热插板插入垃圾发酵仓或待发酵的垃圾堆内,以利用出液室内的泵送机构将吸热循环流道内经加热的液体集中输送到第一散热循环流道内、利用气体分流器内的引流机构将高温尾气引入第二散热流道内,以实现对发酵中的垃圾进行加热,利用进液室内的泵送机构将第一散热循环流道内低温液体回送到吸热循环流道内进行再次加热,利用废弃处理装置将第二散热流道内排出的气体进行处理后排放出气。
吸热插板和散热插板均设有多个,且吸热插板和散热插板的底部均设置成倒三角形结构,方便将其掺入仓内的垃圾中。散热插板包括第一板体和位于第一板体一侧的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一端转动连接,其远离转动连接的一端与第二板体可拆卸连接,第一散热循环流道位于第一板体内,第二散热循环流道位于第二板体内,以使散热插板中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可以合并或分开,以方便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散热插板的面积大小或将散热插板的散热点分散。进液室与出液室之间设有隔热层,以防止进液室内的低温液体与出液室内的高温液体之间产生热交换。,吸热循环流道、以及第一散热循环流道和第二散热循环流道均呈蛇形布置,以提高液体或气体在流道内的提留时间,进而增大吸热或散热的效果。
4.捞渣机自动补水装置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捞渣机自动补水装置,解决捞渣机经常出现缺水和溢流现象,对设备安全和现场环境卫生带来较大影响的问题。
4.1 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捞渣机自动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箱,补水箱内部设有活塞板,活塞板在补水箱内水平布置并与补水箱的内壁滑动密封以将补水箱的内 腔分隔成位于活塞板上方的上腔室和位于活塞板下方并与上腔室隔绝的下腔室;上腔室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捞渣机水箱的排渣口连通的进口;下腔室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捞渣机水箱的补水口连通的出口。活塞板靠近上腔室一侧的板面为向下腔室方向凹陷的凹弧面。
還包括与下腔室连接以用于增大下腔室内部压力的增压机构。补水箱的侧壁且位于靠近其顶部的一侧设有与上腔室连通的排渣口。补水箱的外侧设有与排渣口连通的导料通道,且该导料通道与水平面的间距由靠近排渣口的一端向远离排渣口的一端依次递减。下腔室上还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口。进水口位于下腔室的底部。上腔室的顶部开放以形成进口。
通过在补水箱内部设置活塞板,以利用活塞板将补水箱分隔成位于活塞板上方的上腔室和位于活塞板下方的下腔室,以使上腔室与下腔室的内部容器可以 随着活塞板的滑动而变化;同时,通过在上腔室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捞渣机水箱的排渣口连通的进口,在下腔室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捞渣机水箱的补水口连通的出口,以使从捞渣机水箱排出渣料可以通过进口进入上腔室内,从而造成活塞板上方压力增大,活塞板下滑进而使下腔室内的容积减小,进而将下腔室内的水通过出口压入到捞渣机水箱内实现对捞渣机水箱的补水。
4.2 技术原理示意图
4.3 具体实施方法
一种垃圾焚烧电厂捞渣机自动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箱,补水箱内部设有活塞板,活塞板在补水箱1内水平布置并与补水箱的内壁滑动密封以将补水箱的内腔分隔成位于活塞板上方的上腔室和位于活塞板下方并与上腔室a隔绝的下腔室。上腔室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捞渣机水箱的排渣口连通的进口。下腔室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捞渣机水箱的补水口连通的出口。
使用时,预先在下腔室内注满水,并将上腔室的进口与捞渣机水箱的排渣口连通,将下腔室的出口与捞渣机水箱的补水口连通,从而使捞渣机在工作时,从 捞渣机水箱内排出渣料直接进入上腔室内,以使活塞板上方压力增大,推动活塞板下滑,下腔室内的容积变小,进而使得下腔室内的水通过出口被压入到捞渣机水箱,从而实现了对捞渣机水箱的补水。
活塞板靠近上腔室一侧的板面为向下腔室方向凹陷的凹弧面,以使渣料中的液体可以向凹弧面的中心部位集中,从而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渗漏效果。
还包括与下腔室连接以用于增大下腔室内部压力的增压机构,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增压机构向下腔室内部增压,以推动活塞板向上移动,以将上腔室内的渣料喷推送出去。补水箱的侧壁且位于靠近其顶部的一侧设有与上腔室连通的 排渣口,补水箱的外侧设有与排渣口连通的导料通道,且该导料通道与水平面的间距由靠近排渣口的一端向远离排渣口的一端依次递减,以方便将渣料排放到指定地点,避免在排渣过程中,渣料从上腔室的进口四周溢出。上腔室的顶部开放以形成进口,以方便料渣的顺利进入。下腔室上还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口,且进水口位于下腔室的底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进水口向下腔室内补水。
5.结语
与之前技术相比,创新技术的有益效果:自动感应隔离门实现了在隔离门打开时通过风幕代替隔离门进行空气隔离,具有在不影响垃圾车进出的情况下,有效防止垃圾卸料平台气味扩散的功能;冬季提高垃圾仓温度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垃圾发酵仓因温度过低而造成垃圾发酵困难或发酵效果不好的问题,且节能环保;
捞渣机自动补水装置可以有效实现捞渣机水箱内水位的平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可以避免因液位计失灵或不准造成无法及时补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严莉萍. 平移式自动感应门的PLC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 2015年
[2]梁世超,张庆丰,杨昱.火电厂脱硫系统废水作为刮板捞渣机补水水源可行性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