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峰艳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初中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更多综合能力突出的人才,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化落实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受传统意识教育影响的学生并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初中数学需要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进行深化改革。文章将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以往初中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时,比较注重学生的只是水平,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不是非常看重,由于多种客观因素,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开展并不理想,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可能会形成数学教学低质量的恶性循环。除此以外,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及比较消极的授课态度,学生学习起来特别被动,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厌学的心理,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该怎样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方式,成了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都不同,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以往的数学成绩,分析学生的数学基础。然后将其分成数学基础优秀和数学基础一般的类型,并将其交叉组织到不同的小组中,促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点的过程中,形成以强帮弱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防止学生在探索知识点时出现任务分布不均的情况,教师应明确每个学生的探索任务,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讲到“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难度不一的问题,比如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系?当教师将问题制作好之后,可以在课前分布给每个小组,让他们进行探索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让每个学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探讨内容以及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分析自身在哪些方面存在领悟不足的情况,从而制订相应的听课任务,为后面的数学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课堂学习氛围的影响,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讲到“平行线及其判定”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判定原理,在网路上查找生活中的情境视频,通过色彩丰富的画面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感受平行线的性质。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结合视频中的内容,讲述自身对平行线的理解。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或者判定原理解释视频中的内容,促使学生在讲解中及时分析自身对平行线的认识程度,从而在后面听课的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
三、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往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都是由教师给学生讲解知识点,导致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探索意识,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制订讲课内容和讲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讲到“二次根式的乘除”的知识时,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和二次根式的化简,明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教师可以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数学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讲课内容,并将选择相同内容的学生,组织成不同的队伍,让学生进行交流,并要求他们制订相应的讲课内容。这样学生在交流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在理解二次根式运算法则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初中生的讲课能力较差,当他们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身份讲解相应的知识点时,可能会出现数学公式阐述不完整或者不准确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询问,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
四、通过网络游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过去教师在讲解完相应的知识点后,会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做题,力求学生在做题中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但是每个学生的數学学习能力都不同,有的学生在做题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游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讲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分成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给学生讲解相应的数学知识点,第二部分可以在教学平台上,搜集相应的网络游戏,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制订合适的游戏内容。当教师将游戏制作好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挑选搭档,并将他们组成不同的阵营,让不同阵营之间进行抢答比赛。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防止在后面出现回答正确次数错记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回答正确的阵营在多媒体上进行记录,在比赛结束后,及时对回答正确次数最多的阵营进行物品鼓励,让他们将自己的运算技巧在班级上进行分享,开拓其他学生的做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五、利用学生设计作业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通常是按照课本和习题上的题目要求,将以往所学的知识点,按照自身的做题逻辑进行解题,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相应的数学知识点,但是学生在做题时,缺乏归纳意识和总结能力,从而导致他们在出错的地方上,反复出错。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相应的知识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数学作业,并要求他们将解题过程写到每个题目的下方。例如,在讲到“一次函数”知识时,这部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设计适合自己的数学题目。如果学生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难以理解的情况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相互之间进行探讨,促使他们在探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对这节内容的了解程度。当学生将作业设计完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打分,促使他们在打分中,能够认真分析其他同学的出题方向,总结自身的不足。在学生打分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内容的完整程度以及解题的准确程度给学生进行打分,并及时对综合排名前三的学生,进行赞赏性评价,将他们作业设计中的优点在班级上进行讲解,这样教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将学生对这节课的问题进行深入阐述,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后期进行作业设计时,能够提升自身的作业设计质量,还能加强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为了提初初中数学课程的实效性,教师需要不断强化知识的教学,为不同的学生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掌握学习技巧,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芸.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创新学习[J].现代职业教育,2021(41):172-173.
[2]谢平芳.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