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伴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2021-03-06 06:30焦忠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炎开腹

焦忠柱

胆囊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通常胆结石会并发胆囊炎,而胆结石是一种发生在胆管系统胆管/胆囊内的结石的疾病,又叫胆石症,按照发病部位划分为胆管炎、胆囊炎,右上腹持续胀痛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一旦病情加重便会发展为放射性疼痛,可能出现黄疸、呕吐等症状[1]。临床上,对于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多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但该术式损害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对患者机体功能具有一定负面影响[2]。因此,临床上为提高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一直在研究更加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案。本文观察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采用单双号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男60例,女50例;年龄27~67(42.19±3.46)岁;病程0.54~5.12(2.97±1.41)年。对照组男58例,女52例;年龄28~65(41.33±2.57)岁;病程0.32~6.11(3.21±1.21)年。2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血常规、腹部B型超声、腹部CT等相关检查确诊为胆结石伴胆囊炎;(2)伴随有腹痛、胆绞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综合症状;(3)无传统开腹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禁忌证;(4)患者或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病患者;(2)心肺功能不全患者;(3)有传统开腹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禁忌证患者;(4)临床资料缺失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取头高脚低平卧体位,于患者右侧肋缘下行一大小为12 cm左右的斜向切口,常规打开腹腔,探查胆囊结构,对胆囊管进行结扎,并剥离、切除胆囊,清除结石。术毕常规关腹。

观察于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后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开始时为仰卧状态,全身麻醉,在右肋缘下行一5 cm切口。将腹直肌、皮下组织做钝性分离,将胆囊完全暴露[3];通过有光源的拉钩外拉胆囊,对胆囊管、肝胆管及总胆管的实际位置进行检查,结扎胆囊动脉,于与总胆管相距0.5 cm处的胆囊管进行离断。采用7号丝线将胆囊管残端进行双层结扎,之后再夹紧胆囊管,将远端部分离断,顺向和逆向对胆囊管切除,实施电凝止血,冲洗患者腹腔,置入引流管,关闭腹腔,手术完成[4]。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后病情控制有效率;(2)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3)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头痛、心动过速、头晕;(4)治疗前后简明版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包括3个分量表疼痛分级指数PRI量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量表、现有疼痛强度PPI。最高分59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感受越强烈。

1.5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5]痊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缓解,然而上腹部依旧有不适;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变,且上腹部严重不适。病情控制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病情控制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为93.64%,高于对照组的79.09%(χ2=9.881,P=0.002)。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比较 [例(%)]

2.2 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2.3 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4%(4/110);对照组出现感染3例、头痛4例、心动过速4例、头晕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36%(18/11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9,P=0.002)。

2.4 简明版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简明版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简明版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简明版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版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慢性胆囊炎病因通常为长期遭受慢性刺激,其中较为常见的因素便是胆管结石,而其中以胆结石最多。急性胆囊炎是一种急腹症,临床上该疾病发病率较高,其病因受患者的胆管系统发生急性梗阻的影响,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生胆结石伴胆囊炎几率较高,通常发病后会表现出腹部疼痛症状,大多数情况下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但开腹胆囊切除术切口大、出血量多,不利于患者的预后[6-7]。胆结石伴胆囊炎的病因通常为细菌感染或胆管功能受损等,在胆囊发生缩小后,其胆囊收缩能力下降,严重阻碍胆汁的排泄,为细菌的快速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导致胆囊炎的发生[8]。现阶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出现转变,导致胆结石伴胆囊炎患病人数增多[9]。对此,临床上大力研究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案,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使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有效。胆囊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且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按照患者的病情来选择最佳方式,从而避免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中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切除病灶,清除结石,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但易导致并发症发生,如感染、头痛、心动过速、头晕等,符合有关研究的结论。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由于常规的胆囊切除术需要作较大的切口,切除效果明显,可完全暴露术野,但术中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医疗相应设备与医疗条件并无过多要求,且可对术中出血量进行控制,进而促使患者早日开展下床活动利于疾病恢复。同时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避免切断腹直肌,有利于使得疼痛程度降低,且手术操作安全、可靠[10]。应该注意的是:该手术有较高的操作要求,因此要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出现感染4例,对照组出现感染3例、头痛4例、心动过速4例、头晕7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简明版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简明版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伴胆囊炎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加速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十分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炎开腹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