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方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2021-03-06 06:30张建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全血心脑血管组间

张建飞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致坏死的一类疾病,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发病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针对冠心病临床多常规采用西药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但长期应用会提升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影响治疗效果且治疗时间延长,故近年来多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等治疗。相关研究显示,采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血小板活性及血液微循环状况,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利于患者康复[2]。本研究观察活血化瘀方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确诊患者266例,均符合冠心病临床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伴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存在意识障碍与原发精神疾病者以及对本研究所涉及中、西药物有过敏史者。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3例。观察组男83例,女50例;年龄53~78(65.50±12.51)岁。对照组男82例,女51例;年龄53~77(65.07±12.08)岁。2组一般资料中性别、年龄等数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可比。此次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施行,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已签署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均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常规西药治疗: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4923)用法用量参见药品使用说明书;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417)100 mg口服,每天2次,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方剂加减治疗,药物组方:黄芪20 g,丹参、人参及麦门冬各15 g,红花、桃仁及五味子各8 g,陈皮5 g;同时,根据患者病情证型不同加减药物治疗,如气虚者加黄精及党参15 g,阳虚者加制附子及肉桂8 g,阴虚者加百合15 g及沙参10 g。上述诸味药材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2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液微循环相关指标[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还原比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变化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临床心脑血管相关疾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无不良反应;(2)有效:患者心脑血管相关疾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偶有发作但不会对其机体产生严重影响;(3)无效:患者心脑血管相关疾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9%,组间差异显著(χ2=21.717,P=0.000)。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显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显效平均时间为(29.51±2.86)d,短于对照组的(42.37±6.33)d,组间差异显著(t=21.351,P=0.000)。

2.3 血液微循环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还原比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微循环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液微循环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多与血液黏稠、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有关,据流行病学显示,中老年人群是高发群体,主要是由于中老年人群容易患“三高症”、身体机能下降对外界温差感应过于敏感从而导致血液流动不畅、发生淤积情况等所致[3]。随着我国中药学的发展,中药治疗在临床各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受到了临床医师和患者广泛青睐[4]。

张翠英[5]在研究中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及其组方冠心宁制剂治疗进行了研究,发现丹参、川芎在冠心病、心绞痛等治疗的中成药中出现频次最高,在整体动物研究中分别对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组织内样分压等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者合用能够促进侧支循环、缩小缺血范围,促进周围组织向缺血区域供血,有助于保护缺血心肌,但对于脑缺血方面无明显优势。程敏等[6]在研究中对黄芪配伍丹参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黄芪苷能够有效增强心脏正性肌力、可有效保护心肌细胞,丹参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流变学特性,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患者心脑血管功能,降低血脂,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本研究中治疗后患者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还原比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微循环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论相一致。

冠心病常规西药治疗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其中胺碘酮是临床上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抑制心房和心肌传导纤维,阻滞Na+内流,从而缓解动作电位,改善患者心率水平;而美托洛尔是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患者心功能,两者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护患者心肌功能,抑制病情发展,达到良好治疗效果[7]。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长时间采用西药治疗,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皮疹、过敏反应等,影响其治疗效果,导致治疗时间延长。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采用更加安全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将冠心病归属于“胸痹”“心痛”范畴,主要表现为心脉痹阻,伴随着胸闷、心悸、鸣喘等症状,需根据患者中医辨证,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8]。本研究选择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其中黄芪可加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具有强心、利尿等作用;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活性及抗炎作用,可有效促进外周血管扩张,增加血循环及血流量,提高纤溶酶活性,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人参具有补元益气的作用;麦冬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同时联合党参应用,能够起到补气益元的效果;红花能够促进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冠脉血流量增加,可有效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红花黄色素能够抑制ADP(腺苷二磷酸)诱导小板聚集及血栓的形成,同时可有效延长凝血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9];联合桃仁治疗,可减轻患者心脏负荷,保护患者心肌细胞;五味子、陈皮具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质量[10]。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者还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辨证加减药物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症状,其相对西医药物而言,中医药物作用更为温和,安全性更高,利于预后[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亦佐证了活血化瘀方剂的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方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显效时间短,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全血心脑血管组间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