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宝珠
惠州市中医医院(惠州 516000)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兼性厌氧微生物[1],其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30%,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20%[2]。MPP病情较轻,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等,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好。但近年来MP感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croupous pneumonia)逐渐增多,且MP耐药率随着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断升高,导致部分病例治疗棘手[3]。因此,探索一种有效方法对MPP患儿疗效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诊断MP感染方法为血清MP抗体(MP-Ab)检测,但其阳性率易受患儿机体免疫状态、年龄、病程等因素干扰,无法准确反映药物疗效和预后[4]。国外相关研究报道[5],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和快速等特点的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可直接以肺炎支原体RNA为靶标进行恒温扩增检测,已成功应用于肠道轮状病毒(rotavirus,RV)、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等病原的检测,然而SAT应用于MPP患儿检测尚未见报道。故本研究将肺炎支原体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MP-SAT)应用于MPP患儿治疗效果的监测,旨在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1.1 研究对象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因CAP住院的患儿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MPP组(n=80例)与非MPP组(n=9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MPP诊断标准[3];②肝、肾功能正常;③近2个月内无肠道及上呼吸道感染;④均取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⑤心电图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风湿性疾病或肺结核;②免疫功能低下;③首次MP-SAT阳性但未行复测的患儿;④病例资料不完整。MPP组:男患儿43例,女患儿37例,年龄(5.83±2.68)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3.27±6.21)kg·m- 2;非MPP组:包括细菌性肺炎32例,百日咳10例、病毒性肺炎52例,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肺炎4例;男患儿47例,女患儿51例,年龄(5.97±2.34)岁,BMI为(13.09±6.75)kg·m- 2。两组患儿年龄、性别、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①MP-Ab滴度测定:采集所有患儿入院当日外周静脉血4 mL,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后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MP抗体,MP-Ab滴度≥1:160判读为阳性。②MP-SAT检测:医用棉签(深圳市科林姆科技有限公司)取咽部分泌物,将拭子头置于1 mL生理盐水(珠海市司迈科技有限公司)浸泡贴管壁挤干,取500 μL生理盐水加入至1.5 mL离心管(北京研勤科技有限公司)中,再加入500 μL裂解液(北京伯迈科技有限公司),震荡混匀,应用MP-SAT试剂盒(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待测样本RNA,后转至荧光定量PCR仪(上海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扩增。反应程序:荧光通道设定为FAM,42 ℃ 1分钟为一个循环,共40循环;荧光信号1分钟采集1 次,共采集40次;从40 ℃~80 ℃行溶解曲线分析,样本曲线与阈值曲线交叉点的横坐标读数(监测时间)为dt,dt>40 min为阴性,dt≤35 min为阳性。③MPP治疗方案:给予10 mg·kg-1注射用阿奇霉素(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54)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8 d。
1.3 评价项目
①统计分析178例CAP患儿MP-SAT和MP-Ab检测结果;②分析MP-SAT和MP-Ab诊断MPP的准确性;③MP-SAT与MP-Ab在患儿不同治疗时间点(入院后<24 h、7 d、21 d、28 d时)的检出率;④MP-SAT转阴时间与临床痊愈时间的相关性。临床痊愈标准: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胸部X线好转,实验室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淋巴细胞(lymphocyte)百分比、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检查结果恢复正常;⑤MP-SAT转阴时间与MPP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X线胸片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178例CAP患儿MP-SAT和MP-Ab检测结果
MPP组仅有MP-Ab阳性23例(28.75%),仅有MP-SAT阳性25例(31.25%),MP-SAT、MP-Ab均为阴性4例(5.00%),MP-SAT、MP-Ab均为阳性28例(35.00%),MPP组MP-SAT、MP-Ab结果不一致的比例为60.00% (48/80)。非MPP组仅有MP-Ab阳性17例(28.75%),仅有MP-SAT阳性2例(31.25%),MP-SAT、MP-Ab均为阴性79例(5.00%),MP-SAT、MP-Ab均为阳性0例(35.00%),非MPP组MP-SAT、MP-Ab结果不一致的比例为19.39%(19/98),见表1。
表1 178例CAP患儿MP-SAT和MP-Ab检测结果(例)
2.2 MP-SAT和MP-Ab诊断MPP的准确性分析
MP-SAT诊断MPP的敏感性略高于MP-Ab,无差异(P>0.05);MP-SAT诊断MPP的特异性高于MP-Ab,有差异(P<0.05);MP-SAT诊断MPP的阳性预测值高于MP-Ab,有差异(P<0.05);MP-SAT诊断MPP的阴性预测值略高于MP-Ab,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MP-SAT和MP-Ab诊断MPP的准确性分析
2.3 MP-SAT和MP-Ab在不同治疗时间点MP检出率
见表2,MP-SAT和MP-Ab同时阳性28例。MP-SAT检出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降低(P<0.05);MP-Ab检出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升高(P<0.05);14 d时MP-SAT与MP-Ab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24 h、7 d、21 d、28 d时MP-SAT与MP-Ab检出率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MP-SAT和MP-Ab在不同治疗时间点MP检出率 n(%)
2.4 MP-SAT转阴时间与临床痊愈时间的相关性
28例MP-SAT和MP-Ab同时阳性的病例临床痊愈时间为(3.11±0.88)周,MP-SAT转阴时间为(3.25±0.74)周,无差异(P>0.05),见图1。
图1 MP-SAT临床痊愈时间与转阴时间比较
2.5 MP-SAT转阴时间与MPP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X线胸片的相关性
MP-SAT转阴时间越长的病例表现为发热持续时间越长,X线胸片肺大片实变比例越高,CRP水平越高,LDH水平越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越高,淋巴细胞百分比越低,7 d、14 d、21 d、28 d、35 d五个MP-SAT转阴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MP-SAT转阴时间与MPP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X线胸片的相关性
MPP是由MP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Wang L等[6]认为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MPP起病较缓慢,潜伏期15~20 d,病初多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不振、阵发性刺激性呛咳等,后期咳嗽伴有黄色粘痰及少量血丝,严重者可造成凝血功能紊乱及神经系统、皮肤黏膜、胃肠道损害[7- 8]。既往临床资料显示[9-10],早期适当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但MP感染人体后症状不典型,使部分MPP诊断不明确,导致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从而使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居高不下,给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及后期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快速直接的方法检测MPP治疗效果有益于提升患儿预后。MP-SAT是新一代RNA活菌检测技术,是在RNA-SAT和实时荧光检测技术基础上建立的,具有无创性、窗口期短、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能即时反映MP感染情况,可辅助MPP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且儿童依从性相比需有创操作的MP-Ab更好,故近年来已成功应用于肠道RV、泌尿生殖道C.trachomatis、MTB等病原的检测[11]。MP-SAT阳性可提示MP近期感染,而不是既往感染,其原因在于RNA仅在活菌中存在,MP死亡后RNA快速降解,而该方法可快速区分“死菌”和“活菌”[12]。本研究选取临床诊断为CAP的1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包括80例MPP,其中MP-SAT、MP-Ab均为阴性4例(5.00%),可能入院前有阿奇霉素治疗史;98例非MPP,其中MP-Ab(+)17例,RNA-SAT(+)2例,其抗体滴度均<1:160。分析MP-SAT和MP-Ab诊断MPP的准确性发现,MP-SAT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00%(52/80)、97.96%(96/98),提示MP-SAT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阴性可排除MP感染,同时MP被杀灭后RNA快速降解,提示其可用于MPP疗效监测。Li W等[13]报道以荧光定量PCR为参照,MP-SAT的敏感度(83.45%)明显高于本研究(65.00%),而特异度(98.33%)与本研究(97.96%)相近。分析其原因,认为可能与定量PCR产生的假阴性有关。Ying D等[14]研究RNA-SAT诊断MP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6%和95.69%。造成不同研究MP-SAT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对非MPP真阴性和MPP真阳性纳入标准不同,本研究纳入标准均以患儿出院后最终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为准,最大限度排除了假阳性和假阴性,所得结果更为可靠。此外,本研究还显示了MPP组MP-SAT、MP-Ab结果不一致的比例为60.00% (48/80),非MPP组MP-SAT、MP-Ab结果不一致的比例为19.39%(19/98),提示MP-SAT、MP-Ab在MPP诊断中的一致性较差。
随后,本研究分析了MP-SAT和MP-Ab在不同观察时点MP检出率,发现MP-SAT阳性率随治疗时间延长显著降低,而MP-Ab阳性率随治疗疗程延长其滴度反而持续升高,在入院后<24 h、7 d时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57.14%、64.29%),在14 d、21 d、28 d时其阳性率显著升高(分别为96.43%、100%、100%)。目前,抗生素停药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炎性指标恢复正常,对临床痊愈有一定提示意义,但仍缺乏客观的停药指征。本研究结果显示,28例MP-SAT和MP-Ab同时阳性的病例临床痊愈时间为(3.11±0.88)周,MP-SAT转阴时间为(3.25±0.74)周,提示临床痊愈时间与MP-SAT转阴时间无相关性,说明MP-SAT动态变化可为疗效监测提供依据。有研究认为[15]MP-SAT转阴时间长可能与体内存在较强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为此,本研究还探讨了MP-SAT转阴时间与MPP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X线胸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P-SAT转阴时间越长的病例表现为发热持续时间越长,X线胸片肺大片实变比例越高,CRP水平越高,LDH水平越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越高,淋巴细胞百分比越低,提示MP-SAT转阴时间与MPP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X线胸片有相关性。我们猜测这种结果可能与MP感染后免疫抑制有关,淋巴细胞百分比越低者可能对肺炎支原体更易感,提示针对发热持续时间长、X线胸片肺大片实变比例高、CRP及LDH水平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淋巴细胞百分比低者,适当延长其疗程可能会减轻相关临床症状,改善MPP患儿预后。
综上,MP-SAT作为新一代RNA活菌检测技术在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监测中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