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远 卞美月
(东北大学体育部 辽宁 沈阳 110819)
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体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之一,排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不断发展进化的。体育作为人类历史的客观存在,其发展本质上属于社会文化进化的范畴。依据常规的方法综合分析运动项目的广义进化史,可将其进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发生初创阶段、组织构建与传播阶段、完善普及阶段。以此来分析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发展。
排球运动(volleyball)是指参与者在球落地之前,可以用身体的任意部位触球,使球不落地,既可进行隔网的的竞技对抗性比赛,也可在场地进行无网的相互击球游戏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排球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根据竞赛规则、比赛形式、参与人数、运动目的等不同可分为以获得最佳比赛成绩为目的的竞技排球和以消遣娱乐为主的的娱乐排球。常见的竞技排球包括沙滩排球、6人制排球等。常见的娱乐排球包括公园排球、软式排球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进化论的研究领域得到了极大拓展,人们沿着生物进化、自然生态的进化、新达尔文主义、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历程,开辟了广义综合进化理论。广义综合进化理论涵盖了物种、自然生态、群体组织、社会组织和文化的进化等诸多领域,它源于达尔文进化论,同时又包含着达尔文进化论,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广义进化论”。广义进化论以当代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和突变论等作为理论基石,在人类社会文化研究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广义进化论视域下审视排球运动的进化史,可将其进化历程分为:发生初创阶段、组织构建与传播阶段、完善普及阶段。
排球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1895年,美国人威廉摩根认为当时在美国十分受欢迎的运动项目(篮球和橄榄球)强度太大,不适合老年人参加,便创造了一种老少皆宜,强度适中的运动项目——排球。第一场排球比赛于1896年在美国的一所体育专科学校进行。1897年7月,美国体育杂志具体介绍了排球比赛的简易规则及其打法。最初的排球比赛在上场人数方面没有确切的说明,双方可以在赛前临时决定,无论人数的多少,只要双方的人数相等即可。从此,排球运动渐渐在全美开展起来,并成为美国的军事体育项目之一。
排球运动在美国问世后,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与蔓延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但由于排球运动传入各国时间和运动规定的不同,其形式和发展水平也各有不同。
(1)排球运动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排球运动在1905年传进中国。1905年,排球运动最开始在香港皇仁书院与广州南武中学院流行,后来主要通过外籍人士、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留学生等以表演、游戏、教学等方式传播开来,排球运动慢慢在一些学校中进行开展。依据Volleyball的译音,人们将其称为“华利波”。1913年5月,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举行。此次运动会并无排球这个比赛项目,东道主菲律宾在赛前临时增加排球比赛,企图多拿一块金牌。在比赛开始之前,只有菲律宾一国报名,中国在菲律宾的怂恿下参加,从田径、足球队中临时挑人建队,手忙脚乱地上场,最终以0:2的比分输掉比赛,这次排球赛是我国首次名义上参加国际比赛。排球运动在1914年的旧中国第二届全运会上被确立为正式的男子比赛项目,“华利波”的叫法也改为“队球”。7年后,第一次女排比赛出现在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中。后来,1930年第四届全运会之前,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商讨和研究下,将“队球”改为“排球”。从此,排球的名称及其运动形式在我国迅速传播,并一直沿用至今。
(2)排球运动在他国的传播与发展。
因地理位置不同,排球运动传入世界各地的时间不尽相同。这项运动首先传入美洲,先后在1900年至1917年分别传入加拿大、古巴、波多黎各、乌拉圭、墨西哥、巴西等国家。这里的人们大都把排球运动视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活动,在1964年排球加入奥运会大家庭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排球运动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在亚洲,排球运动的比赛形式和规则一直在修改和完善,从16人制到12人制再到9人制,20世纪50年代后才逐渐正式开展6人制排球。排球运动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传入较晚,但传入时6人制的比赛形式已经成型,所以排球运动在欧洲的发展很快,且技术水平较高,欧洲许多国家的排球运动水平始终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就得以体现,如法国、意大利等。1923年,排球运动传入非洲,由于起步较晚和发展不好,一直到现在非洲排球的水平处于落后的局面,前景依然不乐观。
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排坛会议中正式成立,这一事件标志排球运动成为世界性竞技体育运动。截至到1949年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排球运动已走过半个世纪。在这段时间,排球规则不断更新并逐渐完善,技战术丰富打法多样,各国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愈发频繁与密切。1957年,在国际奥委会的批准下,排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来,中国男女排正式进入第18届东京奥运会。国际排联的正式成立、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成功举行、排球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些都代表着排球运动正处于完善与普及阶段,它将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与发展。
世界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排球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将处于一个持续发展的状态。进入21世纪后,排球运动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全世界内进一步普及、完善、提高与创新,排球运动的发展也将出现新的趋势。
随着排球运动不断地发展,一直存在着攻强守弱的情况。排球规则也因此被不断地修改与调整,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例如,可以接发球的身体部位增多、改变发球得分制度,增加接球区面积等等,这些变化能够有效地平衡攻与守的关系,可以有效地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进攻技战术的提高和防守技战术的加强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共同进步。与此同时,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人们对于攻和守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世界各队更加重视防守的研究,以守代攻,由此逐渐形成攻守平衡的趋势。
现如今世界排坛上,各国都在追求队伍的全面性,即队伍不能有明显的短板,而队伍全面的前提是场上的队员的全面,他们之间相互配合,达成各种技战术的目的。在轮转的过程中,所有人会依次到前排或后排,要求运动员掌握每项技术,在前排和后排皆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世界强队的运动员有着体型高大和弹跳力好的特点,这保证了他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战术,如并尝试更多的战术寻求变化,如,积极跑动,突然变化,交叉掩护在实战中全面配合,将高度与速度、强攻与快攻结合起来,吸收他国的优势,结合自己队伍和运动员的特点形成成自己的战术体系,提高排球水平和竞技能力。排球中的技战术将向全面、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排球运动的发展,女排运动员的身高和弹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她们的扣球力量,挥臂速度和脚下移动明显增强,在技战术的运用和训练方法上效仿男子运动员。一些世界强队如法国、巴西、古巴等对后排进攻、三人接发球、大力跳发球等技战术的运用使女子排球更加趋向男子化。在未来排球运动的发展中,女子排球将会出现更多男排的元素,向男子运动员的打法靠拢,逐步实现统一。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商业化、职业化、大众化是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丰厚的奖金促使比赛的观赏性非常高,而你来我往的对抗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又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世界排联大力推进职业化进程,职业化和俱乐部制度促使许多优秀队员投身竞技排球,排球比赛的观赏性得到了增强。排球运动职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排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传播媒体的参与,加快排球运动商业化发展的脚步,为此人们开始考虑电视转播并改变规则来迎合其利益,如1992年规则补充允许每局有两次技术暂停,它的改变就是为了满足赞助商的广告需要。同时由于竞赛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排球运动开始趋于大众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排球运动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是一个必然趋势。科学技术的辅助手段对于排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很多高水平运动队都有一定涉及,无论在比赛、训练、还是管理过程中,摄影机、录像机、照相机等技术的使用变得十分广泛,它们用于动作分析、模拟训练、比赛记录和统计等,便于充分了解自身的不足与短板,以及在比赛前较为透彻的知晓对手的技战术特点和习惯打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未来,科学技术必将与排球运动联系的更为密切,成为训练和比赛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把排球运动推向新的境界。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我国女排取得骄人的战绩,激起了人们对排球运动的热情。但由于专业排球动作的上手难度较高,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学习起来并不容易,会出现捡球时间多于打球时间的情况,从而打消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排球运动的普及。此时,娱乐性排球的优势就凸显出来,常见的娱乐性排球运动有软式排球、坐式排球、气排球等,它对硬件条件要求不高,动作简单,规则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人们在闲暇时刻消遣娱乐,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其难度适中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娱乐性排球迅猛发展必将成为21世纪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在广义进化论视域下,排球运动的发展可分为发生初创阶段、组织构建与传播阶段、完善普及阶段三个阶段。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排球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将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目前,排球运动已发展100余年,未来它将朝着攻守更加平衡、技战术更加全面、快速及多变、女子排球趋向男子化、排球运动趋向职业化、商业化和大众化、排球运动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娱乐性排球迅猛发展的趋势发展,排球运动的发展将越来越好,踏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