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皓 刘源 杨天赐
(1.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4;2.北京大学 北京 100000;3.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内江,古称汉安,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是联接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的交通和经济枢纽,被誉为“成渝中心”。内江市幅员辽阔,面积为5385km2,2018年共有户籍人口411.77万人。2019年,内江市的GDP为1433.3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7.8%(数据来自内江市统计局)。内江市先后培育出了奥运冠军唐琳、世界冠军巫丹等众多体育英才。近年来在内江市城区,市政府和体育局非常重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投入了较大的资金,特别是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城区群众对参与锻炼的体育活动场所、设施普遍满意,内江市群众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也较为高涨。
虽然近年来,内江市政府和体育局愈加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有一些重要的问题仍然需要引起重视:第一,在省级及以上的运动竞赛中,内江市很多体育代表队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例如,在2018年,内江六中排球队夺取全国U19排球锦标赛冠军;2017年,内江市全安中心校夺取姚基金小篮球比赛全国亚军……到如今内江市三大球项目在四川省及全国级别赛事上,名次有所倒退;第二,例如,在篮球项目,四川省每年都会举办全省的篮球锦标赛,但是内江市近几年都没有能组队参加。从这个现象折射出内江市体育赛事目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缺乏高质量赛事引进,高水平代表队竞技水平不足等等。
体育赛事一般指比较有规模有级别的正规比赛。但同时体育赛事也被当作是一种特殊事件,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考虑多重因素体育赛事的基本要求是迎合不同的参与个体进行一定的经济分享,进而实现多元化的目标,体育赛事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长远的意义和影响。
除此之外,对于重要体育赛事依然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和具有较高的竞争性的体育活动。对于体育赛事含义的鉴别,仍然分为两方面来解答。一是通过体育竞赛的交流,能够使参与者的竞技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二是体育赛事的开展能够吸引观众,提高观众的参与感,有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健身的意识,从而达到普及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和思想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竞赛表演产业在迅速发展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体育产业深度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从侧面看,我国竞赛表演产业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总体规模不大,体育消费不积极等问题。但是对于体育产业来说,竞赛表演业是给体育产业带来最高收益的体育行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业等也是围绕竞赛表演业来开展,足以说明竞赛表演业在体育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2020年4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体育竞赛将成为带动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目标有了,方法便成为了问题,落实是关键。内江市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观赏需要,同时也能给校园体育教师对教法,教学理念的改进具有作用,这对于学校运动队的训练有指导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优质的体育赛事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共鸣,对学生体育意识,习惯的培养也具有帮助。因此,高质量的体育赛事也会有力促进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的积极影响存在于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赛前主要在于基础设施与体育场馆建设,赛中是观看赛事的观众以及吸引而来的游客进行的消费,赛后体育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也会继续存在,继续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并且,高质量的体育赛事具备四方面盈利能力:门票、赞助广告、电视网络转播权及其他商务开发。优质体育赛事也可以带动当地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业的发展,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赛事举办期间,赛场周围的交通业:公交、停车等;餐饮以及住宿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带动。
但有些消极的影响也同时存在着:例如,一些高质量体育赛事对场地设施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政府修建或改善出合适的体育场馆来支持体育赛事的举办,但是赛事不一定能给当地带来的足够经济效益来支撑建设成本,造成举办的成本不断上升,从而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近年来体育的迅速成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逐渐增强。
关于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氛围的影响,学术界进行了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讨论,一些学者认为,大型且高质量的体育赛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这座城市的凝聚力、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作用。通过举办高质量体育赛事,一定程度上能展示城市的形象,述说城市的历史,并且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联结,促进文化交融共生,带动相关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进而起到继承演进城市文化生态、孵化城市文化功能区的作用。
因此,在内江市范围内体育资源不是那么充裕的条件下,引进高质量体育赛事,也有助于发展当地的城市体育文化,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也是推动城市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体育产业和城市应该共同推动体育文化创意的发展,培育体育文化市场,引导健康的价值观和锻炼观,共同推动城市文化竞争力。可以通过体育与城市间的各种模式来促进城市文化的提升,例如,城市及城市的体育文化互动,体育赛事开发交流及打造等。
群众体育是我国发展体育的重要基础之一。对于内江市引进高质量体育赛事,一方面可以丰富内江市群众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广大群众的观赏需要。高质量的体育赛事同时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大量的群众进场观看比赛,精彩激烈的比赛可以让更多的人对体育产生共鸣,使更过的群众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扩大群众体育人口基数,这为当地发展群众体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并打下基础。
从体育层面来说,体育赛事的举办有利于充分宣扬并挖掘当地文化,城市文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赛事产业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
在现代社会,体育与城市竞争力的联系已经形成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是通过体育和城市文化和品牌影响力来塑造的。城市满足体育发展所需的资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体育的发展。体育的发展也会反过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使城市拥有更多的生产要素,从而使城市竞争力得以提升。同时体育也是城市间相互竞争的一个领域。
截止目前,据了解内江市现成的体育场馆设施在数量上,规模上和标准上都存在一定不足。并且,内江市目前的体育场馆建造年限都比较久,存在场地设施老化的问题。体育场馆是人们进行身体锻炼、观赏及参与体育赛事的主要场所,也是发展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基础。因此,内江市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现实状况,对原有体育场馆进行修缮和加大力度建设新型公共体育馆,或者加大对社会体育组织,体育公司的政策支持,支持社会体育组织或公司修建运营商业体育中心,运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来促进内江体育事业的发展。
高质量的商业性体育赛事在营销方面与公共体育赛事存在不同。商业性体育赛事以盈利为目的,其营销手段,赛事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策划方法多样,灵活,体育本身涉及广大的潜在消费客户,通过商业赛事带动体育周边等相关产品的销售,有助于刺激体育消费,激发市场活力。因此,商业性和公共性赛事的有机结合是有必要的。
内江市大力弘扬内江体育精神,先后培养出奥运冠军唐琳,世界冠军巫丹、邱波等优秀的运动人才,并且前些年内江六中排球队曾获得全国冠军,中学生篮球和足球等代表队常年保持在全省的前列。但近几年来,以内江市高中运动代表队为例,在参加省市级联赛的成绩都大不如以前,篮球甚至排在全省末流,这是相对于以前常年保持前列成绩的对比是强烈的。因此,在内江市当地引进高质量的体育联赛,并组织内江市各年龄段的运动员参赛,一方面可以汲取一定的比赛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教练员学习本,外地球队值得借鉴的战术和训练体系,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执教运动队,争取早日在高级别的比赛中更上层楼。
内江市曾在2019年举办首届内江路桥杯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不论是从广大群众参赛的积极性上,还是在赛事组织上,拉动当地体育消费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反响。虽然国际半马赛事圆满举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背后的另外一个问题:内江市没有大型的体育赛事。体育赛事对当地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但是要引进高质量的体育赛事,政府的支持才是一个赛事能成功举办的关键:支持引进高质量赛事,引导扶持业余精品赛事,支持体育企业发展等。从这次半程马拉松成功举办可以看出政府对于举办高质量体育赛事是积极的,但是要想打造当地的体育产业,引进高质量体育赛事,建立属于内江的体育名片,政府在政策支持的积极性上需要再度提升,打造属于内江自己的体育事业。
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高质量的体育赛事也是增添体育产业活力的有效途径。体育赛事对当地的影响是积极的、综合的、深远的。体育赛事的举办,离不开城市建设,赛事需要现代化的场馆,便利的交通、通信、酒店、饭店等配套作为设施支撑,这也是当地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结合内江市以前及当前情况分析,引进或举办高质量的体育赛事是有必要的,并且在引入或举办赛事的过程中,是否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关键,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圆满顺利地将赛事举办。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引导下,推进竞赛表演业专业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