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华
(莆田第十一中学 福建 莆田 351166)
体育活动包含着无穷的乐趣与魅力,而竞技体育运动又夹杂着更大的刺激与风险。因此,如果竞技体育运动员未能做好并注意自我保护工作,就有可能出现或轻或重的伤害事故。所以竞技体育也应当以安全为重,相关体育运动员应坚持安全第一、健康运动的理念,在明确自我保护重要性和自我保护内容的基础上做好有关自我保护策略。对此,本文结合竞技体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进行研究,以期实现竞技体育运动员对自我保护意识及方法等进行有效了解,从而实现更安全、健康的竞技体育训练环境。
实际上,竞技体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而且对运动员运动水平和竞技成绩等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竞技体育训练中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表现为以下三大方面:第一,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保护运动员人身安全。竞技体育需要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力量、速度和技巧等,从而达到最好运动状态并获取比赛胜利。因此在竞技体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对运动员人身安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保障训练效果,提高竞技成绩。竞技体育训练犹如台下十年功,如果想在竞技体育正式赛事中取得好成绩,体育运动员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加强训练和保障自身健康安全,从而为经济体育正式赛事提供强健有力的身体和力量;第三,保障日常训练时间。如果体育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生安全事故或健康意外,那么运动员会将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医疗康复,如此势必会减少训练时间,最终也无法保障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进行。由此可见,运动员想要在竞技体育训练乃至正式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都需要注重自我保护。
竞技体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要求运动员注重运动细节、运动方法等,具体来说自我保护的主要内容应贯穿与竞技体育训练始终,主要包含以下三大内容:其一是竞技体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包括运动前的准备,具体来说包括运动员思想准备、运动用具准备以及热身准备。这一阶段要求运动员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前规范自身着装即使用安全器材等,同时也要在竞技体育训练前做好热身工作以防止突然剧烈运动带来的身体不适等情况;其二是竞技体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包括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具体来说有控制运动强度、掌握摔倒方法、加强团结协作、注意运动时间及能量补充等。这要求运动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训练计划等做好运动中调整工作,积极掌握并遵循合适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同时也要与其他运动员保持联系从而防止突发情况时无人注意的情况;其三是竞技体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包括运动后的科学调节事项,具体来说需要运动员采用科学的休息和放松手段,积极做好健康的饮食、卫生等工作。总之,运动员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学习相关训练室必须的安全技能,从而保证竞技体育训练在安全背景下顺利有效进行。
虽然竞技体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非常重要,但当前的许多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人不注重安全保护意识,常常采取不规范的运动方法,因此实际上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方面,很多体育运动员并不注重自我保护意识。很多运动员在体育训练中只注重 “竞技”二字而忽视了竞技体育背后应当注重的安全问题,他们过于注重竞技体育训练的功利性和正式比赛的成绩而不惜身体代价或安全风险进行高强度的、不注重安全问题的体育训练。但这也意味着这些运动员遭受更多体育训练安全问题的风险,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情况下即使有再骄人的成绩或极强的自我保护技能也无济于事;另一方面,很多运动员虽然有自我保护意识却缺乏自我保护技能,这常常表现为一些体育运动员在不安全的训练场地进行训练、使用不合格的体育训练器材等,甚至还有不少体育运动员只关注竞技方面的细节或取得体育成绩的技巧,而忽视了对训练中其它细节的关注,却殊不知诸多安全风险藏在体育训练的细微之处。除此以外,即使是运动员有足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安全保护能力,由于竞技体育的比赛性质和运动目的的原因仍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因此相关运动员应具备足够的紧急救助知识,让才能在意外来临时有所处理,从而减轻运动危害带来的后果,以此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严重损害乃至生命威胁等。
竞技体育运动员首先要从思想上做好准备,不仅要有良好的竞技体育精神,更要有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一方面,体育运动员应当对自己所属的竞技项目有足够了解,认清自己在进行该项目竞技体育运动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从而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既要积极学习与相关项目相符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也要在竞技体育训练乃至比赛中全过程关注安全问题;另一方面,竞技体育运动员还应遵守体育训练规则。实际上,体育训练规则不仅设计相关体育项目的运动规则,还对体育训练安全要求有一定规范作用,比如,相关体育训练规则对必做的热身运动、体育器材所需达到合格标准以及体育训练时间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相关竞技体育运动员应当遵守体育训练规则,坚持在科学范围内进行体育训练,以免出现因不遵守体育规则出现的过量运动、器材损坏等带来的安全事故。总之,体育运动原因正是竞技体育训练及比赛带来的危险性,要在充分了解相关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安全保护意识,积极遵守体育训练规则并学习自我保护知识。
竞技体育运动员还要注重对训练场地的安全选择与布置。一方面,竞技体育运动员应选择正规的竞技体育训练场地进行训练,应当避免训练场地周边无其他危险性较大的活动项目同时进行等;另一方面,竞技体育运动员还应在进行正式训练前对相关场地进行检查与调整。比如,需要对田径类项目的安全训练场地进行石子清理等工作,从而避免场地坑洼不平所带来的摔倒等问题。又比如,游泳类项目的运动员需要对泳池类的水质、水温及池底异物等进行检查和调整。除此以外,运动员还应对训练场地内的各项训练器材进行检查,主要检查运动器材是否牢固且安全等。
竞技体育运动员还要注意竞技体育训练中的细节,比如,如何加强团结协作或如何进行正确摔跤等。在与其他同伴的团结协作中,竞技体育运动员需要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中培养与队友的默契精神,积极掌握各种训练场上或赛场上的求助动作,从而在真正发生意外时尽快通知他人并停止相关训练。针对如何进行正确倒地等问题,竞技体育运动员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以免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错误的倒地方式带来严重的伤害,比如,体育运动员在不小心摔倒时要注意保护头部以免造成严重的头部损伤等问题。除此以外,竞技体育运动员还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训练内容等控制体育训练负荷、体育训练的休息时间以及训练后的保健工作等。总之,相关运动员应注重训练细节与训练保护。
针对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意外情况,竞技体育运动员还应在拥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学习紧急救助知识,从而在意外发生时将训练意外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具体来说,竞技体育运动员应掌握运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办法,同时在处理完毕后要去积极寻出现这一意外的原因,并在或许的竞技体育训练中加以防范。本文将一些用技体育训练的安全伤害及其处理、预防方法等归纳如下:
第一,运动擦伤问题。如果体育训练中出现擦伤问题,体育运动员需要根据伤口情况进行有效处理。如果擦伤伤口较小且无污染,体育运动员可直接用红药水进行擦拭。如果擦伤伤口上有污染物如灰尘等,体育运动员需要用生理盐水或碘酒、酒精等进行消毒再进行包扎。如果擦伤伤口非常大且严重,就务必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第二,运动扭伤问题。如果竞技体育训练中出现扭伤问题,受伤运动员应立刻停止运动并进行加压包扎,包扎完成后需要进行两次10分钟的冷敷且每次间隔10分钟。冷敷完成后需等待0.5h再对患者肢体进行抬高处理,处理完成后应当观察效果且两天内不得再次运动;
第三,运动员中暑问题。针对体育训练中中暑的运动员,需要想办法将运动员抬到荫凉的地方休息并进行冷敷,进行冷敷同时还应放宽运动员的衣物向其身体擦拭50%的温酒精。与此同时,中暑运动员还应当饮入少量的冷的或冰的盐水。如果一些比较严重中暑的运动员出现昏厥状况,其他人员可掐运动员内关、人中穴等;
第四,运动员腹痛问题。如果竞技体育训练中出现腹痛症状,相关体育运动员应用手按住腹部并减轻运动量。预防腹痛问题的方法是运动前不可过量饮食或饮水,做好有关的热身活动;
第五,运动员抽筋问题。针对竞技体育训练中出现的抽筋问题,相关运动员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向反方向进行牵引。抽筋问题的预防方法是注重在平时训练中提高肌肉的耐寒能力和工作能力,做好有关热身活动与冬季保暖工作;
第六,运动员晕倒问题。如果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有运动员晕倒,应当使该运动员脚高手低平躺,注意运动员保暖并掐其人中穴、内关穴等,从小腿向大腿进行按摩。避免晕倒的预防方法是不可在久蹲后立刻站起、不可再快跑后立刻停止、不可长时间憋气等;
第七,运动员骨折问题。针对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骨折问题,需要首先对受伤运动员进行包扎止血、用消毒棉签或干净毛巾按压伤口;然后再用木板或竹片等将伤肢固定;最后将运动员紧急送往医院,并避免途中出现的伤肢错位等情况。
生命在于运动,但生应以安全第一,由此竞技体育运动员在追逐体育的激情与比赛成绩同时也应当在平时训练中注意自我保护工作。针对当前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运动员自我意识保护不足、应急救助知识缺乏以及不关注运动细节等问题,相关运动员应首先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同时注重运动训练细节,通过正确的场地选择、救助,知识学习和伤害预防等工作提高竞技体育训练的安全性,而真正将体育与生命健康结合起来,最终从真正意义上符合竞技体育的精神并达到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