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人才专业认同感教育策略探索

2021-03-06 15:41李春雁唐敬龙于典科郑玉新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认同感本科生公共卫生

陈 净,钟 凤,李春雁,唐敬龙,于典科,郑玉新

(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为研究核心,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健康生活为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的研究范畴既包含微观层面的疾病预防控制,也包含宏观层面的促进人群健康策略的制定和实施[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预防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同时,随着环境污染加剧、疾病谱改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涌现,也为预防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爆发,暴露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员短缺、识别和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了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越的实践能力兼具应急管理能力的预防医学人才的重要性。作为“卫戍健康”中坚力量的预防医学人才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当前,明确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弥补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是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本文从专业认同感角度,分析了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现状,并探讨了提升预防医学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教育策略,以期为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预防医学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现状

专业认同感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专业产生的认知上的了解程度、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并伴随积极的内在行为倾向和外在行为效果的强弱程度,是一种情感和态度的移入过程[3]。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讲,专业认同感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学习热情的关键主观因素;从专业整体层面来讲,也是影响预防医学从业人员职业忠诚度和职业进取心的主要因素。从当前社会发展来看,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缺口很大,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预防医学生存在专业认同感不高、缺乏学习热情和就业专业对口率低的问题,这和当今社会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专业认知不足,缺乏专业情感

低年级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本人和其家人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高考专业自主选择程度[4]。在传统“重治轻防”观念影响下,公众对预防医学的认识较片面,预防医学专业的报考热度不高。朱荣嘉等[5]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全国11所高校的130名公共卫生专业本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公共卫生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仅为26%,有相当多的学生是被调剂来的。这一部分学生,由于高考失利产生的落差,入学初期缺乏学习热情,主动进行专业适应的动机不强,在专业认知上表现出回避行为[6],造成低年级本科生专业认同感较低。

1.2 培养模式受限,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培养模式受限主要表现在学制限制和课程限制两个方面[7]。目前全国90多所高校开设了预防医学专业,大都采用“公共基础课—基础医学课—临床医学课—临床实习—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毕业实习”的学制模式,加上部分高校不同年级学生分在不同校区,学生往往在第四学年学习专业课后才开始接触本学院教师,导致低年级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难以建立与专业相符的价值观。另外,在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方面,我国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仍以“五大卫生”为主干,割裂了预防医学作为研究人群健康的复合学科与生物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不够深入、理解较为片面,难以学以致用。公共卫生应急防疫教育的缺失,具备文、理、医、管、法综合素养人才的缺乏,都成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职业规划教育不完善,就业对口率低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了由过去“统一分配”到现今“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转变。与医学类其他专业不同,预防医学专业就业面相对较广,疾控中心、医院、药企、海关检疫和卫生行政部门等都需要预防医学人才,但总体趋势是对高学历人才需求大,本科毕业生就业机会少,直接就业率低。因此,导致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普遍存在选择继续深造还是毕业后工作或该从事什么方向工作的迷茫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主要有3个来源,即父母和亲戚的引导、电视和网络的影响、教师和辅导员的指导,而低年级本科生由于对职业规划的认知基本处于空缺状态[8],因此难以对大学期间提高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做出清晰规划。虽然目前国内高校已经普遍开展了职业规划教育,但大部分缺乏专业人员参与且指导方法相对单一。另外,我国预防医学理论教学主要在校内课堂进行,而实践教学大部分在疾控中心或医院进行,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脱离的现象,造成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不足。

2 提升预防医学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教育策略

2.1 构建完善的专业认知体系

预防医学专业高考调剂生比例较高,转专业意向多发,但理智性有所不足,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将来要从事的领域知之甚少,且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容易进行二次盲目选择,因此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尤显重要。专业认知教育在国内高校的普及程度不高或形式较为单一,专业认知教育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体系,包括教育目标、承担主体、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诸多要素[9]。在承担主体上,建议将专业认知教育由传统的学工部门承担向家庭、学校、社会全员育人模式转变。在校内,可针对预防医学本科生专业课开始晚、低年级学生缺乏专业归属感的现状,实行“学业导师制”,推行辅导员、班主任和学业导师三者相结合的个性化育人模式,学校或学院尽量减少对导师教学具体形式、内容、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和多元化,力求达到传递知识、教授方法、建构意义、产生新知的目标[10];在校外,加强社会宣传,如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向公众宣传预防医学的使命和责任,发挥家庭、社会子系统在大学生认知教育中的作用。

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和认识发展规律,开展分层渐进式教育。利用夏季学期,开展社会卫生实践,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与预防医学研究生一起组成以导师为纽带的群组,开展分层次教学。对低年级学生以基础认知实践为主,了解专业性质、专业特点、工作环境和角色;对中年级学生,以解决自身发展的迷茫为主,帮助其明确专业核心能力、努力方向等,培植学习源动力;对高年级学生,以求职升学、创新创业教育为主,帮助学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或职场人员身份的顺利转变。专业认知教育的目的并非简单让学生了解专业,而是明确专业内涵及目标,树立学生专业思想和专业精神,提升其专业核心能力。

2.2 重视健康的专业情感教育

在心理学中,成人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3个层次,即“知、情、意、行”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情感是将客观认知转化为内在意志力和行动力的关键因素,而榜样作用又是这一转变过程的催化剂。根据这一理论,对中、低年级本科生开展专业情感教育是提升预防医学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基础。以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例,自2017年以来,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展了三阶段、逐阶段深入的情感教育探索。(1)面向一年级本科生,开设青年教师论坛,由学院青年教师主讲,本阶段以讲述个人成长经历为主、专业知识的传授为辅,重点放在个人行为和专业选择上。学院近三年共引进青年教师24名,其中40%以上有海外留学经历,约半数为环境、生物、化学等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多样化的专业背景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不同研究方向的差异,加深对公共卫生专业重要性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青年教师和学生年龄差距较小,其成长经历和个人专业选择更易成为学生早期专业情感印象的重要参照物和影响源。(2)面向二年级本科生,开设公共卫生学导论课程,由学院知名专家担任主讲,本阶段以讲述专业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为主,重点放在“大健康”时代公共卫生的重要意义上。公共卫生学导论可以涉及公共营养、卫生毒理、环境与职业卫生、妇幼卫生、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公共卫生主要研究领域,通过各学科教授的讲解,建构学生的专业认知基础,激发专业好奇心。另外,预防医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尚未接触专业课,正在进行医学基础课的学习,公共卫生学导论的开设,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从人群健康角度去理解学习医学知识。(3)面向三年级本科生,举办预防医学专业前沿讲座,由学院聘请预防医学相关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主讲,本阶段以在本科生理解范围内,讲述专业前沿研究为主,重点放在专业成长上。三年级本科生即将进入专业课学习,选择这一阶段聆听领域内大师的学术研究,有助于学生感受和接收前沿信息,提升对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了解从事专业的未来成长路径。通过对预防医学生三阶段的专业情感教育,从学生对专业的情感接受到欣赏并转化为意志力和行动力3个层次逐渐深入,有助于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专业观和学术观。

2.3 提升基于“大健康观”的专业能力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如何将“大健康观”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有效结合,也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深度思考。一场“疫情大考”暴露了复合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短缺,也深度解读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涵。本科是进入专业的起始阶段,培养的重点在于基础能力的训练、知识面的扩展、专业思维的养成以及专业兴趣的提升。(1)认识到公共卫生问题具有多维度性,涉及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要求从业人员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深谙受众心理。可以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公共卫生宣讲、社区服务等形式,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以提高专业认知。(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基础性和政策性,就从控制传染病的三大举措来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实际实施过程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慢性病更是已经上升为受社会经济与物质环境影响的社会病。而目前预防医学学生缺少社会经济、公共关系、社会心理等方面课程的学习,难以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考虑健康决定因素及其关系。学院引进具有复合型背景的师资,在预防医学中、高年级学生中,开设健康决定因素相关综合拓展课程,在现有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增加社会经济、医学人文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大健康观”的形成。另外,近年来埃博拉、登革热、流感、新冠肺炎等新发和突发传染病的全球流行,充分说明我们已进入“One World,One Health”时代,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预防医学教育迫在眉睫,将全球健康、应急管理、信息学、大数据分析等实用、前沿科学纳入预防医学教学中,并多途径开设与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部门相融合的实践课程,从理论到实践提升预防医学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综上所述,专业认同感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公共卫生”的搜索指数出现爆发式增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也被纳入2020年硕士研究生四大重点扩招方向之一。公共卫生事业再度进入大众视野,从公众到学生再到从业人员,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认知程度大幅度提高。抓住这一契机,正视疫情暴露的问题,构建专业认知体系、加强专业情感教育、针对性提升专业能力,并将专业认同感教育融入常态化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中,为公共卫生事业输送从心理到技能都过硬的预防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认同感本科生公共卫生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