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马小允,齐晓翠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植于深厚的历史积淀与长期发展形成的一套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医学精神价值体系与道德标准。中医药的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为“仁、和、精、诚”,即医心仁、医道和、医术精、医德诚,是对医生价值观、医术、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1]。国家相关战略的实施与医学人才培养都对新时期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千年来为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家提出“健康中国”的重要战略决策,该战略的提出立足于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深刻的现实背景,打造“健康中国”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健康的期盼,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健康中国”强调以人体健康为中心,通过整合健康资源、健康产业,建设人人共建共享的“健康中国”。“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的治疗原则,符合现在的健康理念,且中医药文化在全民健康意识与知识的普及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中医的养生保健项目也符合广大人民的健康需求,群众接受度高、普适性强。因此,弘扬中医药文化成为我国实施大健康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包含历史、哲学、伦理道德等文化体系,也包含中医药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2]。比如中医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观,“阴阳五行”的辩证法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形成中医学自有的医学体系与逻辑框架。同时,真实又丰富的中医故事也承载着宝贵的中医文化精神,不论是神农历尽艰辛尝百草,还是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处处体现的“大医精诚”,每一个故事中都传颂着医生济世救人、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医药文化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高校肩负着传承文化、为国家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使命,而现实中部分医学院校存在割裂医学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问题,本土医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有待加强[3]。新时代高校应贯彻“三全育人”的理念,积极利用中华传统文化[4]。而中医药文化资源是医学院校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的有效载体,医学院校应该肩负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责任,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为了解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需求情况,以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在校大学生实施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7份,回收率为86.8%。调查问卷涉及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认同、总体需求情况、对接受中医药文化的方式与知识获取途径的需求等内容。通过统计分析,在347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16人,女生231人,一年级医学生197人,二年级医学生102人,三年级48人。在专业分布方面,调查的医学生来自中医专业的85人,非中医专业262人。
对中医药文化在国家相关战略中的价值认同方面,当问及中医药文化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贡献程度时,83.3%(289人)的医学生认为中医药文化将会在国家“一带一路”中发挥很大的作用,11.4%(40人)的医学生选择比较大,可见绝大多数的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中的作用给予高度认同;在医学生对我国打造“健康中国”的态度调查中,有71.2%(247人)的医学生表示非常支持,并愿意为之付诸行动,有16.3%(57人)的医学生选择比较支持,以后可能会从事相关工作。近九成的医学生对国家打造“健康中国”的态度是积极的,并且认为自己在未来工作中会成为实施的一员。
在中医文化的现实意义上,问及对于我国老龄化关注程度的调查显示,39.8%的医学生表示比较关注(138人),34.3%(119人)选择一般、15.9%(55人)不太关注、7.2%(25人)非常关注,2.9%(10人)从不关注。老龄化问题是我国将要面临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凸显与医养结合理念的提出是医学生需要关注的现实课题。调查结果显示,将近一半的医学生对老龄化问题呈现积极关注的态度,说明当前学校的中医文化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有半数的医学生未能主动关注。可见,目前绝大多数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在国家战略方针上的价值意义具有很强的认同感,但是对中医药文化的现实意识与主动参与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1)在问及“医学生有没有必要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的问题时,87.6%(304人)的医学生选择了有必要,7.8%(27人)不清楚,4.6%(16人)认为没有必要,说明医学生对于中医文化有着较高需求,这为学校开展普适性中医药文化宣传提供了现实的需求依据。(2)在选择接受中医药文化的方式方面,医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是“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占到了总人数的84.6%,其他依次是“学习中医药文化相关的课程”(74.5%)、“打造中医文化的校园环境”(67.0%)和“开展中医讲座”(59.6%)。可见,医学生对接受中医药文化的方式是多样的,这要求学校从多个角度丰富中医药文化育人途径,满足不同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实践类的中医活动最受医学生青睐,学校应该为医学生提供充足的中医实践平台,开展数量多、类型多样的中医实践活动。(3)在医学生最青睐的获得中医药知识的途径方面,78.3%的医学生希望通过参加中医实践活动,位列第一。其他依次是参加“中医创业项目实践”(78.2%)、“跟诊中医师”(71.5%)、“课堂听课”(67.5%)、“听讲座”(57.6%)和“网络自学”(47.3%)。这说明医学生接受中医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并且喜欢在实践性强的社团活动、中医跟诊、创业实践等活动中获取知识,这反映了医学生对于中医应用技能的渴望,同时相对于网络自学和较为零散的讲座,更多的医学生也希望接受更为系统的、专业的课堂授课。
课程教学是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医学院校应该充分抓住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学科优势,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对医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教学。一方面,针对医学专业的所有医学生进行普适性教育,将中医药文化素质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通识性的医学人文素养为抓手,将中医药文化要素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进行渗透,使医学生不仅学习了中医药文化知识还有助于在思想层面树立医德医风意识,全面提升我国医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针对中医专业的医学生进行专门化的中医药文化教育,改革现有中医课程体系,建设中医药文化特色课程群,与中医现有课程有机结合。如改革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将课程内容改进为更加贴近医学生专业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中包含我国古代优秀的哲学思维,蕴含了“五行思想”“天人合一”“和谐”“中庸”等思想,传递中医药文化中“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理念,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校应鼓励和吸纳相关专业的教师带领医学生参与各种中医实践活动,打造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社团,如汉服社、医经诵读社、儿童推拿社、中药茶饮社和五禽戏健身社等。社团邀请校内外的中医专业教师和专家,指导医学生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具体有汉服社举办的汉服设计大赛,医经诵读社针对新生开展的医学校园文化宣讲等活动;指导校内师生积极锻炼五禽戏、八段锦等养生保健的健身活动,并纳入学校体育选修课。此外,走出校外,服务社会。进入社区以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实践服务等形式开展推拿、艾灸、刮痧等保健治疗,免费为居民提供健康保健服务,宣传和普及中医药文化与常识。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6年学校创办了具有医学特色的众创空间,2018年通过了省教育厅“河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众创空间(创业园)”的验收,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医学类普通高校示范性众创空间,并正式命名为“沧州医专扁鹊鸟众创空间”,进驻团队中有9个医学专业相关的项目,其中7个项目与中医文化特色相结合。项目与专业融合,与社团对接,与继续教育学院相配合,医学生通过培训获得劳动部门认可的“刮痧证”“推拿按摩证”等,医学生既学得了技能,又获得了双证书。项目采用“一项目一社团一指导教师”的形式,以老带新传帮带,保证了项目的专业性和延续性,使师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提升了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医讲座,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学校邀请校内中医专业的教授和校外医院的专家,定期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中医讲座。通过“中医药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带领师生追溯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讲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中医保健和养生等基本知识,同时面向教职工开展预防保健讲座,针对当代常见的颈椎病、失眠等亚健康疾病,普及中医的锻炼、膳食茶饮药方等预防保健方法,大大提升了师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与此同时,针对那些对中医有浓厚兴趣、渴望深入学习的医学生,学校开办“中医扁鹊”兴趣班,为这些医学生提供更为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中医教育,使医学生在学习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依托中医师带徒、中医创业实践等形式锻炼中医技法,全面提高中医技能。
校园文化是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全面打造具有中医药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硬件建设环境方面全面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打造园林式校园。塑造历代知名中医塑像,修建扁鹊广场,创设中医文化故事宣传栏,设立扁鹊鸟众创空间、国医馆等实训基地等。此外,利用中药植物美化校园成为特色,建造银杏林、杏园、桃园等各类中药园及采用桔梗、金银花、连翘等200多种药材植物装点校园,路旁的电线杆上均配置了中药图谱及使用说明。在校园软性环境方面,每到放学时中医五行音乐缓缓播放,营造人人学中医、诵医经的良好氛围,发挥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使每位师生置身校园,感受着中医药文化的氛围与魅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要不断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合作的要求[5]。中医药文化是我国提升国际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学校重视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以多种形式开展交流合作,依托学校的国际交流中心,邀请和接待他国师生来校参观,带领国外师生观赏中医展板、中草药植物校园,观摩中医教学课堂、中医创业和实训基地,让外国友人体验由在校生亲自操作的拔罐、刮痧等中医治疗方法。
此外,以国际教育合作的形式开展长期的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学校与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曼谷职业教育中心下属的吞武里职业学院合作,以神医扁鹊故里的优势为形象依托,创立了“扁鹊学院”和中外共创的现代化CCTE中泰国际学院。在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下,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优良医术的医学生,如在以色列行医的优秀毕业生,利用中医疗法有效地治疗肿瘤,推动中医在国际上的普及和影响力,成为学校致力于中医药文化服务“一带一路”的优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