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浅谈武术对标奥运的战略规划

2021-03-06 11:5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套路武术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引言

武术是中华的国粹,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随着中国漫长的5000年历史发展至今日。如今,无数的国人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力图让武术进入奥运会,然而都以失败告终。武术入奥对武术的发展以及对外传播上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并且已经被写入了国家的体育纲要当中。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8月10日印发实施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简称《纲要》)中提到,“实施中华武术‘走出去’战略,对标奥运会要求,完善规则、标准,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由此可见,武术入奥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之一,但是武术入奥频频失败的现实也摆在我们面前。因此,本文结合《纲要》,从武术的定义、武术入奥项目、武术人才培养、武术对外传播这4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战略规划,助推武术入奥的进程。

2、武术对标奥运的战略规划

2.1、重新对武术进行准确而清晰的定义

要想武术进一步发展走上奥运的舞台,我们必须对武术重新定义,回答“什么是武术”这个问题,这是当务之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武术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周伟良在其编撰的《中国武术史》中把武术的概念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定义包含了3个理论要点:“(1)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属于中国的东西;(2)强调武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明确了武术的内在属性,而套路、功法、格斗为其活动形式;(3)注重内外兼修,体现了武术运动的文化特征”。透过这个定义,我们来审视一下当前我国力推进奥运的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本质是武术套路的演练,是武术的表现形式。竞技武术追求“高、难、美”,在发展的过程中增加了不少腾空跳跃翻腾的难度动作;为了追求美观,改变了不少原有的动作结构,却丧失了原有动作的技击表现,与定义中的“以技击为主要内容”背道而驰。本身就缺乏对抗因素的武术套路演练被过多艺术化加工后形成了当下的竞技武术,更像是中国特有的体操表演,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种中国的武技。抛开规则评判不说,竞技武术不符合武术的定义,从根本上就否定了该项目,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同,更别说进入要求严苛的奥运会了。因此,我们急需重新对武术进行定义。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是武术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才有希望把武术带入奥运的大家族当中。

2.2、重新推举新的武术项目进奥运

武术专家邱丕相教授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武术套路还是不太可能进奥运会,因为客观评判很难做到”。武术套路评分规则中,B组裁判员负责打演练水平分,分值为三分。这部分分值人为操作因素很大,很难保证裁判员做到公平公正。再加上“2005年,奥运‘减肥计划’轰然启动,罗格率领着奥运专家团对奥运会的规模进行了详细考察量化,旧有奥运项目垒球、棒球都被扫地出门。其它项目也在不断调整或合并当中,于是,一个新项目想要加入奥运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武术套路这种难以客观评判的项目,入奥的希望更加渺茫。因此,我们可以尝试重新推举新的武术项目进奥运。

邱丕相教授主张,中国武术要推出去的话,应当推 “太极推手”。“中国的太极推手要求训练中双方遵循“粘黏连随”、“不丢不定”的要求,手臂相触采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进而让对方失去重心甚至倒地”。太极推手拥有较为成熟的竞赛规则体系和独具中国特色的技术体系,目前在高校当中开展的比较火热。不可否认,推手确实具备进奥运会的潜力,但是远远不够。无论是规则、技法训练、比赛、宣传等都还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技法上,很少有人能够将太极推手技法施展出来,往往展现出来的是纯粹的力量对抗,看不出太极推手的独特技法。当两人推搡缠抱时看起来与摔跤无异,很容易让人对此项目产生歧义和误解。

作者认为,传统武术冷兵器格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一,冷兵器的对战在中国的武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二,符合武术技击的性质,对冷兵器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要求非常高,也正好对应奥运的更快更高更强;第三,更加强烈和直观的对抗性。相对于拳击、跆拳道、空手道、摔跤这些徒手对抗,器械的对抗更加激烈和刺激,更具有观赏性。有学者提出 “武术冷兵器格斗运动将平衡目前中国武术以拳术为重点的失衡状态,有利于中国武术健康发展。同时,这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勇士的荣耀》这个自由搏击赛事曾经举办过冷兵器的格斗比赛,参赛选手全身佩戴护具,以冷兵器进攻有效部位得分。或者也可以参考电影《师父》中耿良辰踢馆的第一站,他与一个光头武者进行咏春八斩刀的对决,他们在胸口、脖子、肋下、小臂、后背、后腰绑上细条皮革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打斗,胜负就由皮革上的划痕数量多少来判定。

2.3、扎实继承优秀的传统武术,培养国际武术传播人才

武术入奥既是武术界的期望,也是为了更好传播中华武术的一个突破口。然而,先不谈我们武术走出国门如何传播,武术在国内的传播现状并不乐观。中国不乏习练武术的人,也不缺竞技武术套路的高水平运动员,我们缺的是“专而全”的武术继承人。所谓“专而全”指的是那些全面系统的继承某一拳种的大师或宗师,他们既能演练拳种的套路,又能用该拳种的技法进行格斗对抗,还拥有健身养生、增加功力的功法。现阶段武术过多的注重于套路的演练以及创新,不少武术专家和学者在继承和保护传统武术过程中也是以套路为主,越来越少的人知道每个动作背后的攻防含义以及历史渊源,从而使武术失去了民族性和文化性,以至于现阶段人们称武术为花拳绣腿、中式体操。作为中国的国粹,武术却让国人都失望不已,更别说让他走出国门,走向奥运,让与我们文化截然相反的西方世界接受武术。

所以,我们可以稍微放缓一下武术进奥运的步伐,把重心回归到武术本身,去挖掘整理、扎实继承优秀的传统武术。它可以没有高难美的难度动作,但它必须做到真实且独具中国味道;它可以没有太多的套路演练,但它必须能把招式和用法一一对应,并在实战对抗中展现出来。我们只有将真实的、原汁原味的东西展现给国人,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重新建立起国民对武术的自信和热爱。当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自信的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底气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纲要》中指出,要加快体育人才培养和引进,选派重点项目、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出国(境)培训、留学,支持与海外高水平机构联合培养体育人。武术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具备多语言教学能力的复合型国际武术传播人才,这些人承担着走出国门传播武术的重要任务。国际武术传播人才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具备深厚的武术功底,了解武术的发展历史;(2)至少熟练掌握一种外语(主要以英语为主),能够在对外教授武术时与外国人无障碍沟通;(3)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传播中华文化。许多体育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专业的学生也有国际武术人才的培养方向,但该专业学生大多数英语差,不具备双语教学能力,难以走向国际传播武术。未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项的学生将成为国际武术传播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时“应提高他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努力创造英语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开展双语教学”,从而弥补外语的短板,成为合格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

2.4、进一步通过国际孔子学院的平台对外传播武术

从《奥林匹克宪章》规定来看,公认的国际基础是各运动项目入选与离开的核心标准。凡是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至少要在75个国家和地区及四大洲的男子中以及至少在40个国家和地区及三大洲的女子中广泛开展;运动小项也要至少在50个国家和地区及三大洲的男子以及35个国家和地区及三大洲的女子中开展,且至少两次被世界锦标赛或洲际锦标赛列入才可具有入选资格。因此,武术要想进入奥运会,需要大力对外传播武术,让更多的国家地区参与到武术当中来,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作为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的“主力军”,孔子学院也同时开设了武术课程,并举办了很多热闹的武术表演活动,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然而,孔子学院的武术课程普遍存在缺乏专业的武术老师、教学内容多以简化套路为主、缺乏创新等问题,容易让外国人对武术产生歧义,认为武术就是简单的操式演练。要想将武术项目在世界各地更好的开展下来,需要增强孔子学院教授武术项目课程的专业性,提高课程质量,同时输送国内专业的武术人才到孔子学院进行任教,教授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分类教学。对部分表现优异的学生可组成武术队进行更加系统的训练,提高他们技术水平。

孔子学院开设的武术课程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了武术,做到了“从无到有”,现在要做到“从有到优”,让更多外国人从简单的了解武术到身体力行的去训练,最后转变身份成为老师,进一步传播武术。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孔子学院这个国际平台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武术课程的质量,传播中华武术。

3、结语

2020年1月8日,国际奥委会宣布武术成为第四节青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武术向入奥靠近了一大步。在这个大好趋势之下,武术应该把握机遇,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解决好入奥路上的障碍,为入奥做好一切准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武术能够成功进入奥运会的大家庭中。

猜你喜欢
套路武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各式非法集资套路与反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