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明
(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猪丹毒(Erysipelassuis)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猪通常出现皮肤紫色红色疹块、体温升高等典型症状。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有地方性散发趋势。
猪丹毒的病原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rhusiopathiae)是微需氧和兼性厌氧菌,俗称猪丹毒杆菌,病菌在病死猪的脾、肝、肾、扁桃体以及淋巴组织等处可以检出。该病菌对外界环境的阳光和干燥有较强的耐受力,暴露于日光下可存活10d,在盐腌、熏制的肉制品内能存活100d 左右,在掩埋的病猪尸体内能活200d。对一般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弱,例如1%氢氧化钠或漂白粉、2%福尔马林、3%来苏儿、都能快速将其灭活。对温度敏感,50℃加热15~20min,或在70℃加热5min 可将其灭活。
该病菌易感动物主要为猪,不同日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以3~6 个月的架子猪发病率最高。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带菌的其他家畜是潜在的传染源。病猪及带菌猪通过口、眼、鼻的分泌物,粪、尿等排泄物向外界排毒,健康猪接触到被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用具、土壤等就会发生感染。餐饮企业的厨余垃圾、腌熏制的肉品等也可传染该病。健康猪主要通过消化道引起感染,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蚊蝇叮咬而感染。该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6~9 月份高湿高热季节为多发。
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型:
3.1 急性型 在流行初期最常见,体温迅速升高达42~43℃,病猪沉郁、步态僵硬或跛行,精神沉郁,有的伏卧不起,初期粪干结,后期转为腹泻。发病初期或死亡前,以耳、颈、胸、腹及四肢内侧等部位出现红斑为显著特征。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一般发病比较突然,病程较短,不超过1d,常发生突然死亡。不死的转为和慢性型。
3.2 亚急性型 其临床特征是皮肤表面有出现疹块。体温升高达41℃,常于发病后2~3d 内在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的浅平凸起,突出皮肤2~3mm,形状一般为圆形、四边形。疹块初期充血呈现红色,直径约1~4cm,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皮肤疹块发生后,病症减轻,体温逐渐下降至恢复正常,几天后疹块颜色逐渐消失,最后形成干痂,表皮剥落,病猪多自行康复而自愈。
3.3 慢性型
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主要以慢性心内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病症为主要特征。病猪精神萎糜,生长发育不良,体质虚弱消瘦,后期并发贫血及腹泻等症状,呼吸频数短促,后肢麻痹而行动不便、关节肿大,呈现一肢或两肢的跛行,严重的瘫痪不能站立。
剖检病猪可见急性发病猪口鼻出血,皮肤淤血出血,肺脏呈大叶性肺炎,严重淤血、出血和水肿。心脏心肌出血明显,心脏瓣膜和动脉瓣有大片血栓。肾脏淤血肿大,脾脏充血肿大呈樱红色,肝充血。消化道的胃底及幽门粘膜发生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发生出血性炎症。
5.1 控制传染源 发现病猪及时隔离,采取严格措施扑杀,发病猪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并严格消毒,杜绝病原传播。坚持自繁自养,必须要引种时,要仔细查验引种场的疫苗注射记录和注射时间,是否有兽医签字以及检疫证明。引进的猪群必须隔离饲养45d 以上,无临床症状后方可混群饲养。
5.2 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猪群的自然抵抗力。注意饲料的清洁和卫生,确保饲料不被病菌污染。按期定时进行猪舍内卫生环境的清扫,在气温高的夏秋季节禁止用水冲刷猪舍,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的小环境。及时清理猪舍垫料和周边杂物,并严格消毒,做好灭蝇灭蚊工作,切断吸血昆虫的传播途径。严谨饲喂泔水。
5.3 疫苗接种 仔猪断奶后即可接种疫苗,间隔一个月进行二次免疫,以后按照免疫程序定期注射,2 次/年。口服免疫应注意用量加倍,最好空腹免疫后在进行常规饲喂,免疫前后一周内饲料和饮水停止使用抗生素。
5.4 抗生素治疗 紧急注射青霉素类抗生素疗效显著,用量为5000~10000U/kg.bw,肌肉注射2 次/d,直到体温正常、食欲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