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将(滁州市科学技术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作为长三角地区后发城市,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是滁州当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推动众创空间建设是促进创新发展、社会就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自1987 年国内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诞生以来, 中国孵化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作为创新型孵化器的众创空间,“众”是主体,“创”是内容,“空间”是载体。开放与低成本、协同与互助、结合与便利化是众创空间的显著特点。
近年来,安徽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滁州市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滁州发展实际需求,也相继出台了《滁州市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为推动“双创”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截至2020 年底,全市累计建成众创空间26 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4 个、省级众创空间8 个,孵化场地面积达8 万平方米。
新形势下,瞄准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有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形成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总体目标,滁州市持续加大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力度,致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为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如启迪之星(滁州)采用“孵化器+科技金融+创新产业基地”三轮驱动的成熟模式来引商、引智、引资。
滁州市科技局与滁州学院合作建设“滁州萤火虫创孵梦工厂”,积极打造众创空间品牌。有效整合滁州学院科技资源、实验室资源以及滁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场地、科技咨询、法律服务等资源,积极孵化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引导安徽云伙计公司建设“天地汇”电商创业众创空间,利用天使基金入股融资,建设专业网商孵化器,专业服务滁州市本地特色农产品供应链。
一是部分众创空间面临生存压力。部分众创空间盈利模式不清晰,仅靠收取服务费和房租不足以维持运营,自建种子资金投资回报过程较长且风险大,少数民办孵化载体创办时跟风上马,缺乏清晰定位,无法参与市场竞争,运营艰难。由于建设众创空间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收益低,民营资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二是服务功能有待提高。部分众创空间在建设初期,大都采用减免租金的方法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服务,持续盈利能力差。新建成的众创空间没有形成完整闭合的全要素服务链,无法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三是对接实体经济不紧密。国家鼓励的重点产业领域特别是围绕滁州市产业发展需求,由龙头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建设的众创空间较少。入驻项目大多集中在“互联网+”、电商领域,且个体创业者较多,与实体经济结合不紧密,针对行业共性技术、细分领域开展创新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性项目较少,同质化、低端化现象较为明显。
梳理扶持政策,根据产业发展现状,着力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强化政策落地实效,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突出科技专项资金对众创空间的支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综合运用税收、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政策手段,对由社会资本牵头建立的众创空间以及面向创新主体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众创空间,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积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协同推动众创空间发展。大力发展早期投资,鼓励众创空间设立创投基金,投资在孵企业,发展“孵化器+天使投资+创业企业”的运营模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与众创空间全面对接,实现全省众创空间科技金融服务“全覆盖”。
鼓励众创空间引进高端人才,对众创空间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并给予一定补助。同时,重视骨干人才的培育工作,重视本土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梯队,打造人才团队,为人才的生活、工作、住房、子女就学提供服务保障。重视职能部门科技专业人才的招录、引入,关注科技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完善人才职称评定评审流程,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交流活动。
结合全市经济发展实际,紧密对接实体经济,有效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加强平台、企业之间的科技网络连结,重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专业性和综合性的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
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发展需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打造完善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实现从团队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促进科技企业迅速成长,推动全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