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富
(长春市九台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 长春 130500)
止血验方“血力白芨散,是用于人类出血性疾病的中药方剂,主治各种黑红伤,已有多年历史。十几年来本人应用于兽医临床治疗各种家畜的新鲜创、感染创等外科疾病、内科疾病以及传染病引起的内出血、外出血等患畜几百例,均获良好效果。现代药物研究对血力(血竭)和白芨的成分有了更加透彻的分析。白芨提取物对实验动物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很可能与其所含有胶体状成分与物理性状有关,目前作用机理尚不明确。
组方:血力、白芨各半,混匀后加工成细末,筛后达100~120目,装入密封瓶备用。
使用方法分为外敷和内服两种(1)外敷。常规处理伤口即清创消毒后,将药面撒布于创面一层,再用纱布包扎;也可用猪油调膏状敷用。(2)内服。将药面用温水调成粥状或煎药水内服,大家畜60~120g,中小家畜20~50g。
血力:性平和,味甘咸。据《本草纲目》记载,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治疗金疮血出,破积血,去腐生肌,去五脏邪气。本品有收敛止血,凉血和散淤,以及止痛消肿之功效。其有效含量为多量鞣酸,对创面有抗炎抑菌作用。白芨:性平,味苦。《本草纲目》记载,性,微寒,归肺、肝、胃经。白芨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内外出血之症。例如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等。白芨含有胶质、菲类衍生物、精油、淀粉等。有止血、消肿和促进伤口愈合、抗溃疡等效果。
3.1 鼻衄即鼻出血 患畜7例,内服血力白芨散,2剂/d,3~5剂可痊愈。马骡一次内服80~120g,驴50~90g。猪30~50g。病例:1998年5月12日,骟马5岁,鼻出血。经用止血敏、VK治疗3d,效果不佳,仍有鼻血流出;改用内服血力白芨散,一次服用90g,2次/d,第二次投药后一上午出血停止。继续观察2d不再出血,痊愈。
3.2 母猪产后子宫出血 大多发生在产子过程中,出血由产道的创伤、撕裂、子宫复位不全造成的。患畜5例,内服血力白芨散,3剂痊愈。病例:2001年11月10日,莽卡满族乡立刚猪场的母猪集中产仔,有2头初产母猪,产后第2天出现产道出血,滴血不止,内服血力白芨散,一次量50g用药3剂后痊愈。
3.3 牛便血 牛便血的原因很多如,外感风热、饲养不善等致使脾虚而不能统血,一般是先血后便或粪便带血,呈鲜红色。患畜7例,育肥牛,2008年8~10月,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地,50头育肥牛中,有7头牛陆续出现便血症状,经诊断为精料喂量过多引起的后消化道出血,内服血力白芨散,一次量70g,同时肌肉注射头孢噻呋抗继发感染,均在3~5d痊愈。
3.4 新鲜创 是指未出现严重污染和感染的伤口,一般包括咬伤、切伤、刮伤、撕裂伤、挤压伤等。患畜50多例,缝合,外敷血力白芨散,轻症1~3剂,重症4~6剂,每隔3d换药一次,全部治愈。病例:2009年5月,牛,母,5岁,被拖拉机撞伤,创口从肩胛部到前胸,面积30*50cm,创口深6cm,就诊时出血量较大,经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缝合,外敷血力白芨散一层,经25d共换药6次痊愈。
3.5 感染创 由于进入创内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伤部组织出现明显感染症状。患畜20多例,轻者经用药2~5次,重者8~10次每2d换药一次均痊愈。病例:2010年5月,骡,5岁全身多处挫伤感染化脓,在外地治疗2周未见好转。局部应用双氧水清洗化脓创,剪刀扩创,再用0.1%高锰酸钾水洗净,敷血力白芨散治疗,其中5处伤较重用药5次治愈,其余2处7次治愈。
3.6 鸡球虫病血便 2013年6月,神农科技示范园散养的3000只芦花鸡中,开始有部分鸡发病,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羽毛蓬松翅膀下垂,头尾卷缩,突然出现便稀带血,呈现红色,冠髯及可视粘膜苍白,表现贫血症状。病鸡反应迟钝,闭目呆立一隅。逐渐消瘦,病鸡衰竭,出现猝死。剖检可见鸡盲肠的肿大,肠内可见暗红色干酪样粘液物且肠壁变薄透明。确诊为球虫病后,使用30%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水溶性)。广谱高效抗球虫药,对各种球虫治疗效果都非常显著。磺胺氯吡嗪钠可按1g/kg.bw使用,饮水3d,血力白芨散按0.5%拌料或煎药水按每只鸡10mL饮用,3~5d后,病鸡血便的症状基本消失,鸡球虫病治愈。
对血力白芨散的长期应用发现,该中药应用方法简便,组方药物来源广泛,效果稳定可靠,无毒副作用。但白芨有配伍禁忌,一定要注意:外感激内热壅盛者禁用。不宜与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时使用。所有出血性疾病都有创伤,需要兽医人员严格做好外伤的清理、消毒、缝合、引流、包扎、抗感染等一系列环节。同时配合使用相关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便更好的发挥“血力白芨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