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冬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俚岛畜牧兽医站,山东 荣成 264300)
传染性肠胃炎是由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胃肠道传染病,不同日龄的生猪皆可发病,但仔猪的死亡率会高于成年猪。全面了解该病发生机理、症状以及防治措施,有利于降低其发生率。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冠状病毒,该病毒极其耐低温,但耐热性较差,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失活。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的粪便之中,在4℃时活性最高,因此,传染性胃肠炎多发生在春冬两季。
引发传染性胃肠炎的病毒为冠状病毒,可以在肠胃系统复制,也可以在呼吸系统中进行复制,传染性极强。病毒在细胞中复制,可使小肠的肠绒毛出现变小和缩短现象,引起生猪严重腹泻和脱水的现象。病毒通过呼吸道中的口腔和鼻腔感染给易患病的动物,然后通过消化道和血液循环侵染靶细胞,导致相关酶活性受抑,影响生猪吸收,导致腹泻和脱水。
本病的潜伏期为0.5~3d。传播速度较快,能在4d左右蔓延全群。仔猪感染后的典型症状是短暂呕吐、水样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暗绿色,其中有未完全消化的乳凝块,伴随有恶臭味。体型快速下降,严重脱水。15日龄内的仔猪更容易感染,并且死亡率较高。15日龄的仔猪大多能治愈且正常生长,但长成后体型发育不良。成猪感染后的临床表现没有仔猪严重,多数的症状为进食量下降,会伴随呕吐的现象出现,但之后大多能痊愈。
4.1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做好消毒工作 首先,要对进出猪场的外来车辆以及人员严格把控,目的是规范车辆消毒,减少猪场因为车辆因素感染的几率。车辆准备进场前进行消毒,由门卫检查车辆是否洗清干净,脏车要求重新彻底清洗,确认干净后才可消毒。用新配制的消毒液将车表面完全打湿,特别注意外来车辆底部的全面消毒。外来人员进场消毒是为了规范人员进场管理,所有进入场区的人员均需要消毒工作,包括进入场区需要登记。其次,做好畜舍的消毒工作,各饲养舍及时做好粪便清池工作,以及连续下雨时关闭池蓄粪工作。规定在场区消毒前应先将消毒区域清洁干净,按照兽医指定配备足量的消毒药水。如若养殖场外部发生严重疫病,应在养殖场区域周围设立隔离带,解剖病死猪后必须用消毒剂消毒解剖现场。
4.2 疫苗接种 目前,我国用于控制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疫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免疫效果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疫苗。国产的传染性胃肠炎三联活疫苗可预防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第二次接种后的效果很明显。
4.3 治疗方法 对15日龄内的仔猪每50kg饲料使用500g仔康一号,或使用“腹泻急救箱”按1.5%拌料。进食10d后口服补水盐作为饮用水,5d后加1%。如果20%~30%的猪的采食量显著减少,则该混合物的口服给药无效,需要注射或管饲,具体方法是肌内注射2.5%的恩诺沙星(根据说明进行给药)。
如果有的猪严重脱水并且其耳朵和四肢发生紫绀,则应在腹腔中补充50~70mL的5%葡萄糖盐水(80~240,000U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以防止继发感染)。根据具体情况,生猪每天需要服用2~3次液体,以保持体内液体和电解质之间的平衡。
猪传染性肠胃炎是对养猪场危害非常严重疾病题,因此,应加强疾病的防控措施。由于该病主要感染仔猪,因此应特别注意仔猪的疾病预防以及怀孕母猪的疫苗注射,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给生产中的母猪接种疫苗,新生仔猪可以增加抗疾病抗体的水平。在养猪场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包括环境管理、消毒、合理的疫苗选择和疫苗接种计划和及时的生猪隔离都应重点关注,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胃肠炎的暴发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