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黄彭烨
(1.云南省德宏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德宏 678499;2.云南省红河州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红河 661199)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实施,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发生率出现了增高趋势,成为困扰很多养殖户的重要问题之一,该疫病不仅会对生猪正常繁殖功能造成影响,还影响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着养殖效益的提升。由于繁殖障碍性疫病的病因十分复杂,还需及时对其进行精准的判断,继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1 明确发病原因 繁殖障碍性疫病在各类猪疫病中,是属于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疾病,造成该疾病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病毒性原因,像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等病毒都有可能导致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出现;其次是细菌性、细菌混合感染以及细菌、病毒混合感染都有可能引起繁殖障碍性疫病,但是该情况出现的频率相对比较少;另外是由于弓形虫、猪冠尾线虫等寄生虫导致的,若是猪舍卫生条件不佳,就容易出现寄生虫造成的繁殖障碍性疫病;中毒有可能引发繁殖障碍,多是由于饲料中毒,长期饲喂发霉、受潮的饲料,可能会导致该现状;最后是由于饲喂的原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缺乏,有可能导致出现繁殖障碍性疫病。
1.2 做好初步诊断 掌握疫病病因后,需结合病理分析,对疫病进行初步诊断。具体结合看临床症状,例如狂犬病的临床状况一般体现在母猪产下幼崽后,出现腹泻、呕吐、四肢痉挛等症状;猪细小病毒多是在母猪在孕期前1~2个月出现感染,会导致出现植物胎儿;孕期第50~60d感染,会导致胎儿死亡;后续还可能导致流产;部分已经感染的母猪虽然可以正常生产,但其产下的幼崽存在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结合这些临床症状可以进行初步诊断。
1.3 实验室诊断 继而可以通过实验室诊断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确诊。可以运用核酸探针诊断技术,运用微量样本血清做精准诊断,分离培养各种病原体,并结合其生物学特征,最终进行判断。
2.1 接种疫苗 针对猪繁殖障碍性疫病需要提前制定好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式,最大程度降低繁疫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预防方面,首选疫苗注射的方式,结合相关规定,在合适的时间段做好疫苗接种,一定要注射猪细小病毒疫苗、伪狂犬病疫苗等,避免由于这些疫病造成的猪繁殖障碍性。精准掌握疫苗的接种时间和次数,提高防疫质量。各区域养殖管理部门需要积极督促和帮助养殖人员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2.2 疫病监测 由于引发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些疫病是由多种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混合感染造成的,因此还需做好疫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疫病的因素。充分发挥相关技术部门的指导作用,帮助养殖户掌握疫病发生原因及特点,并做好密切监测。一旦出现疑似病例,及时确诊,为疫病的控制争取更多的时间。
2.3 做好消毒清洁 猪舍环境对疫病发病几率有直接关系。因此需要养殖户做好猪圈卫生消毒工作,降低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发病几率和带来的损失。养殖人员需指定完善的消毒清洁制度,定期、及时对饲养环境做彻底消毒清洁,不留任何死角。合理选择消毒剂,完善消毒设施,避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因素的出现导致疫病发病几率更高。一批猪出栏后,需进行彻底的消毒,之后静置一段时间后,才可以进入下一批生猪。
2.4 饲养管理 防治繁殖障碍性疫病还需做好饲养管理。实际养殖过程中,要避免由于饲喂不当导致的猪繁殖障碍性疫病。首先需首保证饲料、饮水的品质,禁喂变质饲料。合理控制各种养分的摄入,可以在饮食饮水中加入各种促进其免疫力提升的维生素以及其他各种微量元素,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养殖工作需采取封闭管理,外来人员、动物、车辆禁止入内,养殖人员需要穿戴专门的防护衣物、帽子,并佩戴口罩,消毒后才可以进入。最后还需为生猪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控制要圈舍的温度湿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促进生猪健康生长。
猪繁殖障碍性病疫严重影响生猪的健康生长以及繁殖工作,制约着养殖效益的提升。为促进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还需重视做好疫病诊断,依靠科学规范的防范对策,做好疫病防治,促进生猪健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