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艳冬
(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015100,内蒙古巴彦淖尔)
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的根本需求,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则是公众健康生活的前提和保障。在增加农产品数量供给的同时,必须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农产品供给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才能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必须大力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构建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建立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安全、生产过程安全等系列安全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首先,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农民都是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依然坚持传统的生产方式,而对绿色的生产方式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是受生产规模的限制,农业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即很难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此外,由于缺乏监管人员和足够的经费,因此监管工作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更为关键的一点,与绿色生产技术紧密相关,现阶段绿色生产一方面技术还不成熟,另一方面需要较高的成本,这给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的关键,就是注重科技创新,注重科技的力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日益成熟。因此,相关部门应整合科技资源,并联系当地的科研院所和寻求帮助,共同协商和探讨当地农业绿色生产中在技术上所遇到的难题和困境。然后,根据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遵循农业绿色发展产地环境安全、生产过程安全及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则,研究出符合当地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的生产技术,从而有效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减少农业绿色生产的成本,同时使农情监测更加精准化,提高农产品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的安全性,进而获得高质量和高产量的农产品[1]。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切实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时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工作,可对外直接招聘,提高科研人员队伍水平,为科研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和生机。从而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生产的生态化,为农业绿色生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服务,让科技为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助力,为人们的健康饮食助力。
食品质量安全与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产地环境则与当地的土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土壤不仅能够为农产品提供必要的养分和水分,而且是陆地上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2]。因此,相关部门应注重土壤环境的管理,阻断污染物进入到农田中,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应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对于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应严格依法管理。加强对农资的监管,对于一些经营伪劣农资的商户进行严厉打压,并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假冒伪劣农资的出现。针对一些高毒农药,授权相应的购买点,实行定点销售,并要求购买人员必须出示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此外,相关部门在日常也要强化对农产品的监管,不定时地进行巡逻检查,确保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能够科学施肥用药,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从而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也存在很多障碍,部分地区面临着资源紧张、生态系统退化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农业绿色生产方式能否顺利推广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应严格落实一控两减的措施,在农业生产中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减少农药及化肥的使用。
在缺水地区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方面,首先应选择较为耐旱的品种;其次,就是使用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措施,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让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化肥方面,也要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减少磷肥和氮肥的使用,积极改进施肥方式,优化施肥结构。尽量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方式,测试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根据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按照种植的农作物所需要的养分进行肥料的匹配,尽可能使用有机肥来代替化肥,从而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对于农药方面,应避免使用高毒的农药,避免农药残留在农产品里面,应使用生物农药或者是高效低毒的农药,推行精准施药方式,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将直接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发展观已深入人心。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注重提升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水平,大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强化对农产品产地的安全监管,强化对农产品生产过程及质量检测环节的监管,从而有效地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