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娟,莫木贤,王雪冰,郑仕强,郑维聪,冯阳修
(广宁县中医院,广东 肇庆 526000)
急性心肌梗死,属急诊类别,可以引起多器官受累,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需要更高的精神关怀和照顾,病死率相对较高,预后较差,与患者的院前急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对患者行针对性个性化护理,能够很好地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出现,间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经检查确诊;符合心电图检查特征ST 段抬高、病理性Q波改变;同意配合治疗与研究。排除标准[3]:患者或家属拒绝配合护理及治疗;合并器官出血;精神异常;言语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大出血倾向。对照组:男82 例,女68 例,发病至就诊时间0.5-4.0h,平均(1.8±0.2)h,年龄36-73 岁,平均(46.2±3.7)岁。护理组:男85 例,女65 例,发病至就诊时间0.5-4.5h,平均(2.0±0.3)h,年龄34-74 岁,平均(45.3±3.9)岁。资料相对照(P>0.05)可比。
对照组院前一般护理方法:接到电话之后,需要立刻赶往现场,仔细检查并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实施镇痛、吸氧、扩张血管、建立静脉通道以及抗血凝等一般抢救方法,对于患有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患者而言,应根据其病症进行处理。护理组个性化护理措施:①及时出诊护理:建立健全出诊规范制度,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接到急救电话时,医护人员能够通过简单的话语了解患者状况,并立即跟车前往,在抵达现场之后,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在此之前,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家属实施基础急救。②急救护理:在开展急救工作时,相关护理人员应为其提供安静的急诊环境,避免患者的进行剧烈活动,由于部分患者的胸部出现剧烈疼痛现象,所以需要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同患者之间的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开展急诊工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为其建立除此之外的通道,以便后期更快的实施药物治疗。实时关注和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患者出现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对其实施相应的处理方案,最后将急救过程予以记录。③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并且伴有剧烈疼痛,使得患者在发病时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为其实施心理疏导,通过语言以及肢体的方式,帮助患者减缓心理压力以及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给予医护人员足够的信任。④并发症护理: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增加心脏负荷;低流量吸氧,提高血氧分压和心肌需氧量,异常心电应立即给予阿司匹林嚼服,纠正异常心电。⑤护理转运护理:在患者病情得到稳定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将其转入医院进行更深一步疗,在进行转运之前,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在得到患者家属同意后,将患者转入医院。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需要告知院方做好相关准备,以便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条件。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护理效果、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抢救时间:完成心电图检查、急诊停留、分诊评估及转运时间。护理效果:急救诊断、转运成功、急救成功。并发症包括[4]: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 - BREF) 从6 个领域,评价患者的感知或体会:1 分消极,5 分积极,分数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护理组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急诊停留、分诊评估及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意义。详见表1。
护理组急救诊断率(97.33%) 高于对照组(71.33%),转运成功率(100.00%) 高于对照组(82.00%),急救成功率(97.33%)高于对照组(72.67%),而并发症率(2.00%)低于对照组(9.33%),差异(P<0.05)有意义。详见表2。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P>0.05)无意义。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其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意义。详见表3。
急性心肌梗死者院前急救的基本任务是及时进行救治,护理的重点是缩短患者就诊延误的时间和院前检查、转运、处理所需的时间[5]。传统院前急救护理仍然存有改善空间,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下,很好的降低并发症带来风险,改善远期预后[6]。在患者的个性化护理中,应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入院时间、为患者入院治疗赢得时间为宗旨,应给予患者必要的精神安慰,在转运过程中要确保安全,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缩短救治时间,改善生存质量[7-8]。本研究中,护理组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急诊停留、分诊评估及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组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其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意义。
表1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 ±s)[n,(%)]
表1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 ±s)[n,(%)]
组别 例数 完成心电图检查(min) 急诊停留(min) 分诊评估(min) 转运时间(min)护理组 150 2.91±0.35 10.38±1.74 1.77±0.16 3.43±0.41对照组 150 4.06±0.51 18.94±2.05 2.83±0.33 4.91±0.62 t 22.770 38.989 35.399 24.386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护理效果与并发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s)
组别 例数 生理 心理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护理组 150 5.63±0.88 13.05±1.62 49.293 0.000 6.02±0.63 14.19±1.83 51.701 0.000对照组 150 5.45±0.93 10.21±1.81 28.648 0.000 6.05±0.57 11.08±1.42 40.261 0.000 t 1.722 14.319 0.432 16.4444=P 0.086 0.000 0.666 0.000组别 例数 社会 环境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护理组 150 4.55±0.82 13.92±1.41 70.356 0.000 5.41±0.79 13.81±1.96 48.683 0.000对照组 150 4.70±0.76 10.75±1.08 56.108 0.000 5.59±0.93 11.05±1.06 47.422 0.000 t 1.643 21.859 1.807 15.170 P 0.101 0.000 0.072 0.000组别 例数 独立 精神世界/宗教/个人信仰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护理组 150 6.72±0.82 14.96±1.02 77.112 0.000 10.36±1.53 14.26±1.22 24.409 0.000对照组 150 6.53±0.91 12.54±1.37 44.754 0.000 10.52±1.74 12.08±1.03 9.449 0.001 t 1.900 17.353 0.846 16.722 P 0.058 0.000 0.398 0.000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急救抢救时间,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