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燕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慈善医院)肾内科,广东 广州 510000)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肾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在多种诱因下导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胆固醇血症,临床以免疫抑制治疗和激素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1]。该病病情迁延、并发症多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巨大应激反应,容易引起患者发生情绪障碍、自我控制缺陷或者社交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患者需长期遵医嘱用药,良好的依从性是治疗NS 的关键。健康教育对提高NS 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常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提高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赋能模式是一种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医护人员的有效指导能激发个体克服应激的内源动力,从而提升个体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健康水平,目前该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疾病患者的疾病管理过程并证实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3]。本研究通过对NS 患者实施以赋能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旨在患者的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疾病自我护理能力。现报告如下。
收集2019 年3 月至2020 年4 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NS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诊断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年龄在18~80 周岁之间;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患者神志不清或者存在精神疾病;合并严重心、肺、肝功能异常或恶性肿瘤者。共计纳入84 例NS 患者,根据采用的健康教育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19~75 岁,平均年龄(48.05±17.4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 例,中专或高中及以上24 例。干预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18~73 岁,平均年龄(48.8805±16.9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 例,中专或高中及以上23 例。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即入院后管床护士向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如病室环境、医护人员介绍、探视制度等;住院期间及时向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检验检查配合事项、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的观察、症状管理和日常起居等方面进行指导;出院前做好出院宣教,指导患者居家康复的注意事项以及复诊等。
1.2.2 干预组
实施以赋能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①明确问题。根据赋能模式的要求制定访谈提纲,在明确诊断后由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提出的问题如:“疾病对你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否定期用药和检查”等,以充分了解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应对态度、自我照顾的技能以及护理需求等内容。②表达感情。在明确主要问题后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探究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医护人员则应充分尊重患者,注意倾听及观察其表情和语气变化,在适当的时候及时附和。同时通过询问的方式促使患者进行自我反省,提出的问题如:“患病对家人有没有影响”、“对疾病有没有新的看法”和“怎样配合才可促进疾病的恢复”等。③确立目标。根据评估的结果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共同讨论,引导患者提出健康行为改变的近期及远期目标,医护人员对其目标进行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提出建议和意见,由患者掌握最终的决定权。同时医护人员尽量将其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以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心和责任感。④制定计划。根据确立的目标,并结合个体特点与患者共同制定详细的干预计划。此外,医护人员应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登记归档,以为下一次的评估及计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⑤评价结果。在计划实施1 周后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注意引导患者主动回忆健康行为调整的感受及总结个人经验。医护人员则就患者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重新调整干预计划,并注意鼓励患者树立积极的信心,进行下一轮干预。
①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服药、运动、作息以及配合各项治疗4 个方面进行评分,采用里克特5 级评分法,其中1 分为完全不依从,5 分为完全依从,总分为4~20 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治疗依从性越高。②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前后运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价,该量表共43 个评分项目,总分0~172 分,评分越高则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通过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指标均为一般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SCA 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ESCA 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ESCA 得分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ESCA 得分的比较( ±s)
组别 例数 治疗依从性 ESCA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11.21±2.83 100.26±16.77 107.50±15.66干预组 16.17±1.77 99.31±18.30 126.36±17.41 T 值 9.614 0.249 5.219 P 值 0.000 0.804 0.000
健康教育是临床上护士用于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治疗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但传统的健康教育多以医护人员作为健康教育的宣教主体,且健康教育内容多为疾病普适性内容,缺乏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往往达不到最佳健康教育效果。基于赋能模式的健康教育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干预原则,注重患者在健康教育行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医护人员在确立问题、表达情感、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及效果评估5 个干预阶段都仅作为引导、倾听和分析等的辅助角色,让患者真正做到行为和决策的独立自主性,有利于提升个体参与健康管理的主动性[5]。
NS 的临床症状在患者接受系统性治疗过程中较容易得到缓解,但难以治愈,复发风险较高;因此,在合理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疾病预后十分重要[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明显提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赋能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升NS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原因分析如下:在问题的确立方面,以往的健康教育多以临床经验或者治疗目的作为主要依据,较少考虑患者的需求及主观感受,而基于赋能模式的健康教育则采用1 对1 访谈的形式进行评估,能就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有利于制定更符合患者个性特点的健康干预策略。NS 治疗过程对于患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应激压力来源,会引起焦虑、抑郁及烦躁等不良心理,进而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甚至降低生命质量。在表达情感过程中,护士能通过倾听、宣泄及认知纠正等途径改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不良认知,并能激发其疾病自我护理的责任感和乐观心态[7],从而提升对治疗行为的配合程度。在目标和计划制定方面,基于赋能模式的健康教育则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分层制定目标和计划,长期的目标和计划有利于确保健康管理方向的稳定性,而经过细化的小计划和小目标则相对容易实现,患者能在不断的达成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和提升康复信心。健康教育中断是引起疾病知识和治疗依从性下降的重要因素,而基于赋能模式的健康教育是一个不断循环提高的教育过程,能为患者提供持续性的健康指导,而通过反复的结果评价和再次干预则有利于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健康教育成效,从而能够持续改善NS 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赋能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够强化NS 患者在健康教育行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患者自身积极参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管理,并通过持续反馈解决影响患者治疗与康复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