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坚
(西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西盟 665700)
结合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根据近几年西盟县甘蔗生产实际,推广应用甘蔗种植集成栽培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确保了甘蔗生产的有序进行,而且为全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班岳村地处翁嘎科镇政府东南面,距镇政府18 km,辖8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397户1255人,常住人口334户1086人,有劳动力629人,全村有建档立卡户231户745人,全村共有固定耕地面积300.13 hm2。2017年末至2019年初甘蔗种植面积累计115.12 hm2,2020年甘蔗总产量7646 t,实现农业产值332.6万元,2019年8月派驻班岳村工作队以来到2020年初甘蔗种植集成栽培技术推广种植44.27 hm2。
班岳村甘蔗种植品种有柳城03—1137、粤糖93/159、云引58号3个品种。
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犁耙深度要达40 cm以上。为甘蔗生长创造一个“深松、细、平、肥”的良好土壤环境。
植蔗沟深度一般为30~35 cm,沟底宽20~25 cm。蔗沟之间的行距以90~110 cm为宜。
水田或水浇地要求在四周预留50~70 cm的主排灌沟,中间开40~50 cm的“丰”字或“井”字支渠,保障旱能灌,涝能排。
蔗沟下种前施入底肥,每亩底肥施甘蔗专用复合肥或甘蔗控释肥80~100 kg和8%毒·辛+3.6%杀虫双5~6 kg,混合70%噻虫嗪40 g拌均撒施于沟,再用锄头锄沟底,使土、肥、农药混合。
3.3.1 采种
在生长健壮,无病、无混杂的新植蔗园或1年宿根蔗园采种,全茎做种,砍种茎4~5芽段,上短下长(上部节间留1/3,下部节间留2/3)切口要齐,忌砍成斜面。
3.2.2 种苗处理
用1∶100 生石灰水浸泡蔗种8~10 h,或者5%~10%石灰蘸种,或用0.2%多菌灵浸种3~5 min,或用脱毒种苗。
提早植期,采取冬植和早春植。
下种密度根据行距而定,行距80~110 cm,每亩栽8000~10000芽为宜。
用深沟板土栽培,根据下种量采用双行接顶或双行对空下种,蔗种平植于蔗沟,芽朝两侧,两行种苗保持10 cm的距离,覆土厚度4~5 cm。
种植釆用全膜覆盖,2-4月不需盖膜。
应用轻减栽培集成技术,在施用底肥时一次性施入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利用喷施除草剂后盖膜即可。
分蘖期前,亩追施20 kg尿素作提苗肥,并进行小培土。有条件灌溉蔗区还应适当灌水,湿润土壤,增强抗旱能力。
5月底至6月初,甘蔗进入拔节生长期,要重施攻茎肥,每亩追施尿素20~30 kg,甘蔗专用肥40 kg,并进行大培土,避免肥料挥发。
在7-9月,加强水肥管理,防止蔗田积水,合理施肥及时剥除枯老脚叶,间去无效病弱株(打脚叶)。
甘蔗原料收获按早熟早收的原则,早熟甘蔗品种选择在11月份收获(根据当地糖厂开榨时间而定);中熟品种选择在1月份后收获;晚熟品种选择在2月份后收获。
从植期看,应先收秋植蔗、宿根蔗、次收冬植蔗,最后收春植蔗。但是早中晚熟品种中都有秋植、冬植和春植、宿根等不同的栽培制度,则应根据糖厂小样本的检糖资料,来决定甘蔗收获的时间,原则上是达到成熟的先收。
甘蔗收获一般采用砍刀和快锄进行,砍时入土3~5 cm,收砍后的蔗桩不露外。甘蔗低砍,不仅可以增加当年4%~6%的甘蔗产量和提高一定的蔗糖分,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翌年宿根蔗萌发,还可以有效防治甘蔗虫害。
一是适时收砍,保护蔗兜;二是收砍工具要求锋利,砍面要平,减少病菌感染;三是砍收的甘蔗原料要求蔗梢削去生长点以下10 cm,蔗茎不带泥、须根和叶鞘及其他夹杂物,枯死蔗茎和1 m以下的蔗笋不能作为原料蔗,砍完甘蔗必须及时运输加工,防止蔗糖转化造成损失;四是甘蔗收砍后,清理田间蔗叶,将蔗叶堆放蔗地行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接受阳光增加地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