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健全,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持续改善。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医院整体运行状况,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具有时代发展的客观必要性。
档案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具体工作开展来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医疗设备、医疗服务过程、财务管理等工作进行记录的一种活动,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档案的科学利用率,以更好的为医院长远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是各种医疗活动顺利开展、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关键。相对于其它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有自身独特属性,可以在整个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中体现。
精细化管理模式最初是在生产型企业中运用,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精细化管理逐渐在社会各行各领域应用开来,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是新时期社会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措施。在医院档案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实现档案资源的分类管理,对不同部门的档案形成进行独立管理,同时也可以利用相关智能化管理程序,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保证档案资源得到高效运用。
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否到位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档案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体系中的关键所在,一旦档案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就会影响到医院内部管理质量,进而导致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当前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严峻,这就使得部分医院在经营管理重点上以经济效益增长为主,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档案管理机制得不到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也相对低一些。另外,从档案资源的自身价值来讲,它是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创新的关键性资源,也是医院自身实现健康有序运行的保障,一旦管理机制不健全势必会影响到医院各项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不利于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
档案管理方式滞后
结合当前大多数医院的管理运行情况来看,很多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上所采用的模式还是以传统的粗放式为主,没有从医院发展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很低,所取得的管理效果也没有实质性提升,档案资料没有进行合理有序的分类,经常出现档案资料的丢失、遗漏、损毁等情况,严重影响到医院服务水平提升,难以为人民提供精准化服务。此外,当前很多医院的内部管理工作过于依赖领导层决策,和自身发展实际结合有一定差距,领导层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在医院发展规划制定上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这就导致内部各部门对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开展缺少积极配合,部门间协同合作性有待加强,造成医院内部档案资源收集、整合、归档、利用效率很低。
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医院档案精细化管理的实现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是精细化管理实现的必要条件。随着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在日常运行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档案资源数量有明显增多,如果不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就会导致档案资源理得不到高效运用,进而影响到医院整体发展。此外,当前很多医院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很低,所采用的管理方法还是以传统形式为主,很多新技术运用得不到完善的基础设备作支持,现有的信息设施也比较落后,管理人员对信息设备的维护工作也不到位等,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不到提升。
制定精细化档案管理目标
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科学化,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自身服务水平提升的内在必然,与医院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医院来说,要在当前时代发展趨势下,正视自身档案管理现状,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和方法,制定精细化档案管理目标,并在该目标的导向作用下,结合自身经营发展实际情况形成符合医院实际的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对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进行明确,也就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从而为医院内部管理措施的高效落实提供指导,为档案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升提供基础保障。在每一年的年末考核时,要对各个部门进行统一考核,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分类管理,对不同性质的档案资源进行针对性管理,为查询和使用提供便利,对于具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保证档案管理全过程实现精细化管理,以更好的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促进医院长远发展。
实现档案资源的精细化整合和归档
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机构,在日常管理运行中会有大量的数据信息产出,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正确归档和整合非常重要,这也是档案管理的一项内容。对于内部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时,需要合理使用监控设备以实现对分类全过程的记录,这样也可以减少档案资料遗失问题发生,提高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首先就要确保档案资料归档的规范性,并在档案管理模式优化的基础上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出档案资料的价值,为内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医院还要重视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保证档案管理全过程的高效化,具体可以先对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综合评定,清晰掌握各个员工在工作开展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之后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方案。
健全档案精细化管理制度
医院档案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可以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运用提供基础支持。对于医院来说,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具体管理制度进行细化,推动档案管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对于现有管理制度中不合理的条例可以及时去除。现阶段大部分医院都实行了信息化系统来进行档案管理,通过对信息系统的融入可以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和标准,也可以保证管理全过程的优化。例如在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时,就可以按照制度要求,以一定的顺序对不同科室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并将数据收集的时间和数量进行标识,同时也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文件资料进行科学化归档,提高档案归档的有序性,在进行档案归档时,医院可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监管,保证档案资料归档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会出现遗漏和丢失。此外,在档案资料的借阅上,也要严格借阅程序,借阅人员必须要有上级部门的审批方可借阅,并且对具体借阅信息进行完整、详细记录,包括借阅人姓名、借阅时间、所借阅档案的编码信息等,从而保证档案利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档案出现丢失、损坏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归档的时效性。
优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档案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在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下,档案精细化管理工作质量会大大提升。对于医院来说,在充分认知档案精细化模式运用的基础上,对信息化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为档案管理提供保障,医院要积极构建内部网络共享数据库,对不同的科室给予相应的管理权限,保证管理人员可以在要求的权限范围内实现档案数据的传输、借阅、利用,从而促使档案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将云备份技术运用到信息系统中,将内部档案信息上传到云端,以便于在突发状况时可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
构建完整的档案精细化管理责任体系
医院档案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还需要构建完整的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开展档案管理各个工作,促进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在精细化管理责任体系构建中,要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明确和细化,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同,使档案管理工作更为有序进行,保证档案资料收集、归纳、整合、利用的顺利开展,对于工作职责也要具体到员工个人,提高管理人员职责意识,并对个人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保证档案精细化管理工作质量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档案精细化管理对医院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医院来说,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中,需要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并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使档案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以更好的促进医院长远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民族医院)
参考文献:
[1]罗兴华.医院档案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分析[J].中文信息,2021(9):38-39.
[2]陈佳杨,牛翔.试论医院档案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21(5):282.
[3]梁利华.医院档案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2019(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