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鲁南地区“互联网+居家养老”的PEST分析

2021-03-05 22:59:42侯化宇杨明圣李济帆古智中
商业文化 2021年31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侯化宇 杨明圣 李济帆 古智中

当今我国正面临着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老龄化进程,养老将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为健全我国的养老体系,优化养老服务产业供给侧,探索发展“互联网+居家养老”的可行性。本文以鲁中鲁南某地区为例,就当地发展“互联网+居家养老”进行了PEST分析,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求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居家养老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确定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政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 计划纲要》,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我国老年服务事业亦发展迅速。我国智慧养老于 2012 年逐渐起步,政府先后出台了多条政策以扶持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至 2019 年 10 月,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有 238 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有130条,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有29个,智慧养老试点落地初见成效。

政策分析

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从4个方面推动山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一是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强统一管理,对配套建设和调剂配备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政府已经资助建成的公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未经民政部门允许不得改变用途。二是培育壮大养老专业服务组织。发展龙头品牌组织,支持大型养老机构成立社区服务部,支持养老专业服务组织跨地区发展,支持家政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拓展服务领域。三是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支持民办非营利性养老专业服务组织一次注册、多点运营,四是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

经济分析

鲁中鲁南人口老龄化和失能化有加剧的态势,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增加。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产业发展迅速,但健康可持续的产业链却未形成。一方面智慧健康养老企业运营规模和商业模式不成熟,缺乏龙头企业引领,既难带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也难以带动衍生产业的发展。目前多是提供平台运营服务的小微企业且自身定位不准确,不能成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生态的孵化器和加速器,难以在复杂的目标差异化、需求多样化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链中形成有效的价值机制,导致供需错位脱节,产业难以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运营模式存在 不成熟、单一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链难以形成的原因。

社会分析

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尽管能让老人处于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安度退休生活,从形式上满足了安养晚年的目的。但是这一模式缺乏与外界的充分联系,存在较多的难点和问题。老年人对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较高,而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只能部分提供家政、医疗、护理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患病几率的增加,他们提高了对自身健康、医疗和日常保健更为重视,但目前的医养结合不充分。目前中国有78.5%的老年人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而社会上尚未有充足医疗保障资源,近几年来在家中突发疾病的老年人因无人陪护抢救不及时而逝世的案例屡见不鲜,这足以说明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安全性低,可靠性不足,无法满足安和养老。

技术分析

养老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民生问题,将现代互联网技术引入传统的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将互联网等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居家养老服务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传统养老服务进行革新,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信息交流存储、数据收集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利用计算机、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等设备,通过改变要素传递方式、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借助便捷的互联网设备培训服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建立反馈和评价系统,精准调整服务内容,建立居家养老数据库,对接老人的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从本质上讲,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使老年人享受到更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减少烦琐服务流程,实现养老服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发挥政府支持引领作用

“互联网+居家养老”作为一个新兴养老领域,离不开政府从各方面进行的引导与支持,同时也离不开政府对于相关产业进行的有效监督,应注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则,加快“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相关立法,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在财政、金融、政府购买、用地、人才培养、税费优惠等各方面给予养老产业更大支持力度。政府应注重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降低行业壁垒,通过市场准入机制的改革,刺激企业等各主体参与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积极性。为防止出现“投资异化”,要加强监督,以准确识别养老服务项目,做好监管职能。因此,政府的主导地位、确切职能需得到进一步强化。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变革与转型过程中,在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模式中应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企业、社會组织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积极发挥引领性,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有序开展。

1.构建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服务标准

在我国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国家要重视老年人养老问题,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构建与完善,规范相关养老体系标准化、系统化,确保“互联网+居家养老 ” 模式可以更好的适应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老年人养老需要。与此同时,在居家养老中,相关的服务标准与规则进行全面完善,以此确保居家养老的有效性、可实施性。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及服务标准的明确,为居家养老发展提供契机,促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的开展与实施。

2.积极倡导鼓励社区适老化改造

对于老龄化背景下硬环境适老化以科技赋能和智慧养老为驱动,主要涉及住宅、社区和社会场所的基础设施。在老龄社会阶段,老年人住房自有化率较高,偏好于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这要求新建住房时具有预见性,对安全扶手、防滑防绊设施、安全报警系统、电梯等做好配套或预留; 老旧小区改造时增添普惠性的适老化设施; 社区为老服务平台融入智慧性,配套符合适老化标准的养老驿站、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等机构设施; 结合城市规划,做好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设施的适老化建造和改造。

建立“互联网+居家养老”平台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将“互联网+”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既能够为老年人切实谋福利,还能促进居家养老产业的发展。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构建网络交流平台能够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当中来,扩大老年人的社会交际圈,排遣孤独、寂寞,减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产生。物联网以及虚拟养老院等网络渠道,有利于居家养老产业资源的高效整合,促进其向多元化发展。网上养老平台考虑到用户为老年群体其设计页面简单易懂,并且为了方便子女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养老服务平台还开设了老年客戶端和子女客户端,通过双平台促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更加完善。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养老问题带给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居家养老中引入“互联网+”的概念不仅有助于彻底解决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供需不匹配、不均衡的问题,更是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而且我们应该要意识到,要想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来解决问题,不是单独的任何一方能够做到的,这需要政府的统一指导、企业的积极投入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合作,才能为老人提供便利的全方位居家养老服务,助力我国养老服务产业。

(潍坊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卫东.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居家养老体系架构及重点环节解析,2021(02):012.

[2]韦灵,胡艳华 .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养老平台设计[J].产业创新研究,2020(22).

[3]张博、韩俊江.积极老龄化政策下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 : 7- 95 .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自我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5 00:54:42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6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24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