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文化构建路径

2021-03-05 22:59高孟威
商业文化 2021年32期
关键词:文化企业发展

高孟威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承担着校正职工行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碎片化信息传输和接受方式,极大改变了企业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应正确认识发展形势,从“培育”和“传输”两方面入手,健全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实现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19世纪末,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首次提出现代文化的概念,“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从社会中获取的各种能力和习惯”。20世纪中期,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一书中,将文化的定义归纳为九个门类,将文化的基本要素大致总结为思想观念和价值,被现代学者广为接受。现当代以来,关于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综观众多文化研究,不难看出,“文化的本質是观念形态,属于精神领域……其特殊作用和独特功能就是对个人和社会的‘教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优势可见一斑。从国家层面向外延伸,大到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小到家庭、个人,文化在其价值引领、行为构建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最直观、最重要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增进干部职工认同感,提升企业凝聚力,汇聚发展合力。二是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感,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今年5月,《财富》发布了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143家中国企业上榜。通过浏览榜单中国企业网站,大致得出以下结论:企业官方网站有醒目“企业文化”标识或有明确文字表述的有110家,占比约为78%。“诚信”“敬业”“人本”等字样出现频率最高。作为中国企业的佼佼者,他们在引领企业文化构建方面做出了一定表率,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文化构建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企业文化载体较为单一。企业对于文化的宣传,仍主要局限在官方网站、企业报刊、室外宣传标语等,在视频号等新媒体当中出现的较少,导致职工无法通过最便捷的方式接受企业文化传输。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自身定位不完全匹配。有的企业奉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经典俗语或其他企业优秀表述,缺乏对企业历史的挖掘和精神的提炼,导致文化标语、价值观等或笼统宽泛缺乏针对性指导意义,或千篇一律无法体现企业特质,从而失去了行为指导作用。三是企业文化一定程度上沦为口号,流于形式。从历年315晚会曝光内容来看,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当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知名企业甚至老字号企业,说明其核心价值追求并未真正融入生产实践,体现到产品和服务中,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都落了空。四是企业文化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疫情叠加,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宏观政策、重点任务、远景目标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变化,而不少企业文化体系并没有随着新时代新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内容陈旧,指导性降低。

从企业文化现存问题来看,改进的两个关键点即文化的“培育”和“传输”。做好这两点的必要条件之一即掌握并熟练运用信息化发展规律,借力撬开企业文化良性发展的大门。《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88亿,占网民整体的87.8%。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短视频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一个尤为显著的变化就是阅读(信息接受方式)由整体性向碎片化转变。这种转变为各类信息的快速传播带来极大的便利,使人们在碎片化时间内即可接受大量信息,了解即时资讯,大大提升了信息的传输效率。但与此同时,其弊端也不容忽视:其一,碎片化信息“剥离了丰富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致使大众在接受信息时如盲人摸象不知全貌,身临其境、加深认识更无从谈起。其二,人人自媒体背景下,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一个新闻发布现场。正如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千差万别,带有主观情绪、断章取义、真伪难辨的信息一经发出,极易对受众造成误导。其三,伴随碎片化而来的浅阅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缺乏或者没有下意识的思考是浅阅读的重要标志”。导致受众在遇到整体性的信息时,注意力和思考能力降低,对信息的本质无法做到真正地理解。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为企业文化的高效传播插上了翅膀,其弊端也为企业文化的构建和良性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前面我们提到构建企业文化的两个关键点即“培育”和“传输”。十八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尔在《人类历史哲学概要》中,定位了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模式,它的概念是个统一的、同质的概念,无论作为整体还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成为这一文化无可置疑的组成部分;其二文化总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华;其三,文化有明确的边界,文化作为一个区域的文化,它总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

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就要立足企业实际,对照文化的基本特征,构建符合企业定位、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文化体系:一是总结提炼。在企业发展历程中总结成功经验,在历代企业人的共同行为特征中提炼优秀价值追求,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找准立足点,凝练形成符合企业发展史和发展定位的、企业人高度认同的、体现企业特色的文化精髓。二是动态演进。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科学制定企业阶段性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动态调整企业文化体系,使企业文化与时代相适应,使其指导下的职工能力素质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真正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三是构建荣誉体系。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只有在代代传承中才能历久弥坚,熠熠生辉,而传承的核心在于人。构建企业荣誉体系,在企业各个岗位、工作的各个领域树立榜样,就是树立了企业文化和精神传播的无形旗帜,在标杆的示范引领下,推动企业价值追求实现代际传承。

实现企业文化的良性传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宣传格局。要解放思想,挣脱传统纸媒、横幅标语和网站的束缚,丰富视频号等宣传载体,形成企业文化传播立体矩阵,构建多载体呈现、全方位渗透的企业文化传播体系。二是推进文化产品开发。把握碎片化信息传播特点,将企业文化植入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新型文化产品中,可借鉴野生菌科普歌曲《红伞伞》的成功经验,大力开发通俗、深入人心的文化产品。可借鉴故宫文创、迪士尼文创等成功经验,大力开发搭载企业文化的文创产品,使企业职工乐于接受、主动接受。三是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加强职工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应对浅阅读带来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降低的难题。既要大力开展企业内部职工培训,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和机制,又要鼓励职工进修深造。通过培训,改变职工浅阅读的思维习惯,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使企业文化传播更加顺畅,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

总而言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即规范和提升人的行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发展、永续发展。从“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千百年来,人民始终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找准企业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抓住人这个核心,凝聚起人心,就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杨耕.文化的作用是什么[N].光明日报,2015-10-14:13.

[3]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 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 021 0915_71543.htm.2021-08.

[4]张贺.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N].人民日报,2018-10-25.

[5]童贤方.浅论快进式、浅阅读、碎片化的新媒体传播[J].大众文艺,2021,(17):105-106.

[6]陆杨 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

猜你喜欢
文化企业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谁远谁近?
区域发展篇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