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支撑作用

2021-03-05 02:00李月琴
商业文化 2021年36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才培训

李月琴

目前,我国定义的人才有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种是指人才的学识与能力;第二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比如专业技术型人才,硕士、博士、留学生等具有一定技术的人才。根据国家人事部对于人才相关标准的概述,本文所研究的人才是中专学历以上人员或者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有相关工作资历的专门技术的工作人员,其涵盖范围比较广,包含工程、会计、科研等领域的人才,比如经济师、初级会计师等,以及虽不符合以上要求却在专门技术岗位工作的技术人员,视为具备一定学科特点的技术人才。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中央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抓住世界人力资源的国际化新态势新特征,采取了更加主动、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办法,完善健全工作举措,大力推进人才的国际合作,“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育才格局逐步形成,中国已逐渐由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流出国转化为主要人力资源流入国家,并日益形成了创新型人力资源高度聚集、创造要素高度集成、创造活动高度活跃的世界人力资源高地。所以,我国各地地方经济若想不断发展壮大,就要赶超先进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而想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要研究好怎么样留住人才、怎么吸引人才、怎么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全面培育、引进、利用好人力资源,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该地区进行工作,做好人才的关心关爱,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人才的才能,落实好人才支撑体系的基础,营造拴人心、留人心的工作氛围,激发人才支撑潜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助力地区经济再上新台阶。

人力资源保障有效促进了地域经济产值的提高和该地区社会的高速蓬勃发展。可以发现,一个地区社会经济能否快速发展与人才支撑的作用相互关联,如果该地区经济想要快速发展,那么与人才支撑之间必然有一支高质量、数量校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坚实的后盾和有力保障。通常而言,如果一个地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越密集,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也就越快,两者之间呈现正比情况,所以说,人才强有力的支撑是确保人才相关培养工作、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途径和重要保障,对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起着推动和调节的作用,同时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支撑的作用两者是相互了,体现在人才的支撑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地区经济的发展反作用又促进该地区可以吸引大量人才前来就业,成为了人力资源的聚集地。

因此,为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省市出台了很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政策的倾斜,主要是对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的福利政策,积极鼓励创业企业,逐渐增添市场活力等,最终形成了产业集群,很多资金雄厚、实力强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加入到此行业当中,形成了产业集群的效益,并多措并举打造特色的产业,完善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使得该地区的企业效益突显,成为很多企业争先恐后的投资地区。简言之,成为产业集群的地区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的到来,其人力资源的吸引能力日益突显,从开始的吸纳培养相关人才发展到人才之间的自由流动,最后形成了一条人力资源链条,久而久之,具有能力强的人才聚集在此地,随着数量和质量的针对,较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效果也比较显著。因此可以说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人才资源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呈现正比关系。

人力的支撑改变了传统积极发展的观念

在传统的人才资源对其发展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土地、建设阵地、机器设备、资金运转等,其次才是人力资源的支撑,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水平的提高,充分认识到人才支撑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将重心逐渐转移到人才方面。比如现在各企事业施行的“人才引进”、“三支一扶”、“绿色通道”以及通过重金吸引人才,在各省市各地区纷纷出现了“抢人大战”,这也为企事业单位促进地区经济水平提供了思路,人才引进的支撑作用对经济的发展效果比较明显。

人力的支撑改变了第三产业人才的数量

在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一般从事基层生产的劳动力占据大部分,上层领导具有相关技术人员较少,因此为了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企事业单位转变思维方式及工作方式,注重人才的引进,通过人力资源的力量改变了产业的构成数量,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学位与高级职称的相关方面考虑,大高中以上学历和拥有高技术职务的人才比重逐渐提高,为了享受相应的高工资待遇,大部分人员便提升自己能力,从而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日益突显。二是随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在产业行业中发展速度比较快,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大力扶持第三产业,政策的扶持导致第三产业的人才资源聚集,数量倍增。三是随着人才的聚集导致体力劳动的人员减少,出现了大量脑力劳动的人员。俗话说,经济基础可以决定上层建筑,人才的聚集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力的支撑改变了产业集聚地区的结构

在人才资源的支撑作用中,最主要的特色是转变了其对地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原有观念和固定的思想意识,在重视到第三产业的作用时,人才的支撑效果突显,使得市场经济的重心发生了改变,从而产业结构也由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倾斜,改变了原有产业集群的结构,逐渐被第三产业占据,一批含金量高、技术专业的人才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心骨。

人才的能力综合素质与企业所需不匹配

经过研究表明,中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是高素质实用性人才,这一类人才同时也是各省市想法设法引进的重点。但实际情况中,人才学以致用运用的效果不明显等情况。究其原因,因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本质量不高,导致企业中的人口资源就无法转化為企业人力资源,在发展中也无法运用人口红利,反而变成企业前进路途上的包袱,严重约束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认为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个人品质、敬业精神和进取心,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其次工作能力与所在岗位相匹配,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更好地开展工作。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

目前,从高校设置的各类专业来看,一门专业在入学前是热门,然而毕业之后成了冷门专业,同时出现了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匹配,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人才培养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着其在就业之后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尤其现阶段,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结构也较为集中,但由于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供给不足,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性不够,如电子产品技术、航天技术、新型药物研制等方面,学科的建设力量比较单薄,對研发人才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人才比较短缺,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比较紧缺,培养人才的机制不完善,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无法将所学知识转化到工作当中,同时,因为气候条件、工资福利、工作挑战与机会等各种因素,高学历、高科技含量的院校毕业员工多希望留在大中型城市工作,而不愿意在三四线城市发展,从而导致人才聚集的分布不均匀,有的地区出现人才过胜,有的地区人才紧缺,因此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制度为其提供有效保障至关重要。

企业对人才培养的体系与运营发展不匹配

企业将人才引进后发展与企业运营目标、需求不匹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培训制度不切实际,不完善,没有针对人才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培训课件没有特色,培训内容枯燥无味,无法激起人才学习的兴趣。二是企业注重经济效益,存在重效益轻培训的现象,如遇到企业运营经济效益与人才培训经费相冲突的情况,便会搁置培训,最终导致培训计划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同时外出参观学习培训,吸收先进经验较少,从而导致效果差,转化效果不明显,没有达不到预期培训的目的。三是培训内容单一,没有创新性,据了解,企业在进行培训时,主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训,对人才专业技术的培训比较少,尤其新员工入职的第一课便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对于刚入职的新员工而言,长期的培训及职业规划的培训缺少,没有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优势,因此导致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发展上动力不足,企业发展前景也收到相应的限制。

健全完善人才引进的政策

政策的引进是促进地区发展的助推器,政府或企业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人才能否长期发展,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制定能够留住人才的策略,最重要的是采取措施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将政策落实到位,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为了快速、健康地吸引更多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管理人才,政府必须出台有关政策,以创造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并认真落实有关待遇,着力于为优秀人才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积极思考人力资源跨区域智力流动的新办法,积极构建区域内部人才合作交流、相互促进的区域创新体制,进一步强化对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机制,主动构建完善人力资源工作流动体制。继续加强引进、激励海外留学人才回来管理工作的力量,主动地实行“走过去,请进来”的人力资源策略,落实“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百人计划”等人才项目,为人才落实编制,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围绕住房、教育、医疗等要素,推动高质量人才公寓“增量提质”、高水准教育资源“扩容提质”、高水平医疗服务“扩面提质”,做到顶尖人才引进有高度、基础人才引进有质量,充分考虑引进人才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企业需求是否能相匹配,人才队伍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能否快速融合,从而促进一个地区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

建立健全高质量人才培养发展体系

人才培养发展体系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通过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的形式确保互通有无,对政府而言要完善和建立健全人才数据库,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的服务大平台,通过数据化的平台为企业提供便利,如果企事业有人才需求可以在该系统进行公布,确保招聘信息,用人需求能够公平公正,真实有效,其次以人力资源市场为契机,切实将供应与供求之间的有效衔接。政府部门、公司与院校也在人力资源的发展中,扮演着既彼此联系又互为区别的重要角色。作为政府部门,加大政策导向力度,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并落实到位,比如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使用管理办法、人才购房优惠政策等,并创造基础性支持与完善的政府体制与环境,比如人才公寓等;公司则是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主导,在企业实践中进行了建设与人力资源支持方面的具体管理工作。院校作为人员后备培养的主要力量,为公司的壮大创造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三方之间彼此协同、相互作用,共同致力于区域经济人力资源支持结构的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各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

高校应加大专业课程的设置力度,结合社会发展趋势,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着重培养技术型人才,多方调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切忌出现千篇一律的课程,实际在社会运用中对其需求较少的专业,要走好人才的自主培育之路,高等学校尤其是“双一流”工程高校要充分发挥培养基础科研人员的主力军功能,全面谋划基础学科培养工作,建立了一大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以培育高层次的复合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面向以及学科设置等方面都亟需进行调整与优化,形成完备的专门培养系统,培育大批紧缺人才培养,以满足经济区域内主导产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地方职业院校发展的政府扶持与投入,积极引导地方高职专业学校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设置学科专业,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认真落实地方职业教育准入机制。

千秋基业,以人才为本。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才支撑功能不可或缺,应当深入掌握“创新”与“人才”的一体双面、“第一动力”和“第一资源”的密切关系,牢固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各职能部门协同抓的人才科创工作领导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在实际操作中,“以政策突破解放人才、以机制突破活跃全局”是我国人力资源工作一贯坚持的基本策略,也是人才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的相关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市场制度、推进重点院校特色专业开设等举措,为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同时也可以促使引才单位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关爱力度,从薪酬工资、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合理的关心和保障,比如:传统节日开展慰问关怀活动,在工作中及时解决人才困难诉求,让引进人才立足本岗,用心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鄂尔多斯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傅为忠,唐国跃,张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04):23-27.

[2]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36(10):4-9+22.

[3]李焕巧,周爽.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体系的创新与重构[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12):50-54.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人才培训
教师培训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会议·培训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