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健
作为一个企业最具有活力的单位,班组也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拥有强大生存能力的基础内容。班組管理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与水平,对于企业管理能力与社会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力。本文以国企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班组管理标准化建设展开系统性研究。旨在为我国包括国企在内的众多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尽管我国众多企业可以做好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成为行业的表率,但是在经营管理、绩效考核方面却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企业对于基层班组管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班组作为培育一线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可以不断提升企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现就国企在班组管理方面的经验进行整理,希望可以为社会企业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企,对于我国众多的民营企业更像是“行业榜样”。通过国企的经营模式、管理方法,民营企业可以对自己的经营管理进行优化与改进,以此实现全社会进入新状态,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由于国企自身规模较大,在经营中可能许多内容无法顾及,对于其健康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通过研究国企班组管理,对于国企当前经济问题进行科学处理。以此影响国企回归到健康发展道路,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新发展模式,利用企业的科学班组管理,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一般企业对于班组管理认识不到位,所以在目标设置上也仅仅是以规范现有工作内容,为企业树立一个相对良好的外在形象。而国企拥有更为艰巨的使命,所以在班组建设方面也有最高追求,即要求班组所有人员需要做好自主化经营,无论是日常管理还是工作模式创新,都需要利用人员对于工作岗位的认识,知晓自己的使命感,对于自己行为达到自我管理,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发展,为国企贡献自己的价值。在这种目标影响下,许多国企把班组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明确为以下几点:第一,班组需要做到流程化管理,打破以往繁琐的管理环节;第二,对于岗位作业需要以标准化落实,从而规范所有员工行为;第三,人员职责务必要实现明晰化,避免实现责任推诿,影响国企正常经营;第四,业绩考核则需要落实透明化,避免让“黑幕”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将以上四点作为班组管理的主要目标,与之相对设置四个标准,即标准完善、执行突出、考核明确、业绩稳定。通过这种方式,明确班组管理的具体流程,并将大目标科学分解成可以逐步实现的小目标,配合相应的监督工作,让员工工作可以获得规范化管理。对于现在应用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标准,同步进行考核与监督工作,以年终验收模式检验所有员工业务成绩。实现班组管理可以大跨步进入标准化建设行列,让国企员工可以不断规范自己行为,逐步培养成良好的自主管理习惯,为国企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基本建设原则
在对国企的班组管理进行标准化建设时,需要将以下几项原则严格落实:第一,管理下沉。对于标准化建设,不仅仅停留在可以简单转变模式的管理层,需要让班组管理也参与到其中,最后达到与标准化建设从多方面进行融合,以此实现班组管理标准化,让基层员工都可以根据标准化建设规范自身行为,督促个人成长;第二,责任落实。若要提升标准化建设质量,就需要让班组管理相关责任可以有效落实。这就需要在现有授权水平上进一步提升,做好赋能工作,让所有员工可以通过自主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业务的综合水平;第三,红线管控。对于工作岗位,需要做到安全管理、让环保同步落实、强化工作质量,让这些内容落实于工作岗位上,让班组成员可以学会风险辨识,及时对工作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管控,发挥一线工作岗位最大价值;第四,人才培养。需要对班组的各个岗位编制相应的技术清单,提供给员工参观学习。同时对岗位操作设计相应的标准内容,以实现细化工作。让人才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实现精准培养,提高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可复制性。
具体实施路径
对于国企班组管理标准化建设,需要从以下两条路径稳步落实:第一,以上下联动模式,实现共同管理。构建“三级”组织模式,即领导、推进、联络三级,让建设工作可以得到专人负责,实现多层的科学管控,做到出现问题立即追究当事人责任的良性管理模式,让班组管理可以获得良好的组织保障,大力推动标准化建设。对于领导小组,需要由国企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分别担任组长与副组长,科室负责人则成为领导小组的成员,负责处理日常运作的各项内容。通过这种模式,让班组管理可以得到系统性的管理,让应用资源获得有效保障。无论是建设方向还是具体要求都需要做好技术指导,对于实施方案做好审定工作,落实各种重大事项。对于推进小组,则要对企业管理涉及到的人事、政工等所有部门进行整合,以此实现提炼综合力量,共同参与到建设工作中,让标准化建设可以获得具体的实施方案,让各个阶段应用计划、规定都可以落实到位,实现工作检查、业务评比等内容。对于联络小组,则需要由生产单位设置专门人员,负责监督班组管理标准化建设效果,指导各项内容平稳落实;第二,利用分步推进计划,做到全员实践。以分步、分类方法,让所有内容可以得到有效实施,以此实现国企各个领域的全面覆盖,让国企所有员工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首先,需要做好宣传工作,从国企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并形成一种从上至下的氛围,让班组管理标准化建设转变成提高基层管理质量的机会,以此和生产经营进行结合,做好实施前的工作。其次,要以模型方式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要求所有生产单位对于作业具体流程进行科学梳理,并以作业的时间与空间当成梳理的顺序,不漏项缺项,对于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作业需要剔除,让工作流程可以进入制度化的先进模式。最后,需要对于建设进一步深化。针对当前应用的工作流程,需要做到所有节点具体操作合理拆解,对于执行标准进行有效的细化,确保员工可以理解如何做工作,如何对工作性质与紧急情况设置工作方法,以此实现科学应用时间,对于影响业务运行的内容做好重点整治,以此实现国企所有员工参与到实践中,让班组管理的各项操作内容达到科学性水平。
主要实施模式
国企班组管理标准化建设具体实施,同样做好分步落实:第一,需要保证工作与流程相辅相成。作为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国企,对于以流程进行的管理拥有较大的依赖性,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引导班组管理进入标准化建设新模式。对于班组,可以将提升工作效率为目标,对于当前工作流程进行科学梳理,利用精细化管理,让工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以此实现不断提升工作效率,配合快速复制模式,让过去的隐性知识具体化,得到更有效的推广与应用。将班组所有工作流程以一线员工的视角进行合理梳理,并配合管理制度与生产要求,让工作梳理细致到具体岗位。例如班长的交接班,就可以将“三问四查”作为具体的工作流程。问涉及到生产工艺、设备缺陷、安全隐患,对于问题需要处理。查则关系到现场卫生、设备运行、岗位工具、工作记录,任何一项内容缺失,都需要及时联系相关人员。理清工作流程后,可以有效提升班组管理效率;第二,操作需要紧跟标准。对于操作,其本质是一种技能,让技能提升熟练度,这就是工作经验。所以,需要通过对班组管理进行标准化建设,让员工的自主管理可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通过完善当前工作的操作标准,让个体经验可以得到有效提炼,最后形成组织化,提升所有员工的工作经验,在未来工作中以标准化展开相应技术操作;第三,应急需要配合演练。为对班组管理的质量进行检验,就需要通过模拟实际生产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分析员工是否可以尽快利用预案模式,应用有效措施,解决当前问题。可以组织各单位,对于生产可能会出现的事故的位置、地点设置相应的应急方案,并对演练内容进行策划。以一个月为时间间隔,定期进行班组应急演练,以此提升班组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于演练出现的问题则要严肃处理,确保所有员工都顺利完成演练考核。
通过标准化建设,让企业班組可以得到更加规范的管理,以此实现激发企业的活力,助力社会进入良性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在应用本文内容时,务必要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对于部分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杜绝直接照搬套用全文内容,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国能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二伟.“互联网+”时代下班组建设的五个体系构建与研究[J].数码设计,2020,9(5):1.
[2]贾珩珺.战略到基层 管理到班组 文化到员工 构建标准化建设模型 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组建设路径[J].班组天地,2020(9):3.
[3]尹文超.矿山企业班组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高效安全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2020(9):2.
[4]刘忠亮.班组安全建设标准化实践[J].中国化工贸易,2019,011(0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