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娟,胡昕瑶
(庆阳市中医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占全部脑卒中的70%以上,其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尽管近年来急性IS 病死率较以往医疗水平较低、临床经验不丰富的时候已经有极大降低,但是治疗后仍然有相当部分的患者致残,存在后遗症,这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1,2]。当前静脉溶栓治疗是IS 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神经营养、溶栓等治疗手段都没有重大突破,如何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受到广泛重视。本研究以庆阳市中医医院2018 年6 月—2019 年12月收治的9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5 例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45 例在其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其护理干预效果,旨在为上述人群的急救护理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庆阳市中医医院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90 例急性IS 患者,通过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 组。观察组患者中男28 例、女17 例,年龄46~85 岁、平均年龄(62.71±8.6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0 例、女15 例,年龄46~82 岁、平均年龄(61.82±8.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 确诊;②症状持续超过30min,未见改善;③资料完整;④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重要脏器疾病、严重并发症;②转科、转院;③精神障碍;④抢救无效或抢救后存在意识障碍、沟通障碍。
对照组按照急救程序进行护理,对患者的语言、大小便、瞳孔、肢体反应、意识、呼吸、体温、血压以及脉搏等进行评估;急救措施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开放通道、吸氧、吸痰等,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3]。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系统性护理干预:①组建系统护理小组,组员是从事护理3 年以上,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医护人员,实施前要开展系统性的培训;②评估病情:在常规评估病情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家庭情况、疾病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等进行评估;③开展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成功治疗的案例,促使患者形成对急救的信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并满足其合理诉求,消除其悲观情绪。按照借情移情、情志相胜的方法给予情志护理,以促使患者保持心境平和、稳定,增强其生存的希望;④给予认知干预:通过多种形式为患者、家属讲解IS 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原则、治疗目的等,对错误认知予以纠正,从而让患者、家属得以积极配合进行治疗;⑤功能锻炼:抢救成功且生命体征稳定维持48h 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卧床期间进行四肢的主被动运动,运动量从较小逐渐进行调整;当患者可以站立后可进行迈步、立位平衡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⑥加强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促使家属认识到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的重要作用,从而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康复;⑦给予中医特色饮食指导:中医理论认为药食同源,给予患者合适的膳食能提高治疗效果进而促进康复。针对患者进行辩证施膳,血瘀证的给予活血化瘀的药膳;对脾肾亏虚证的给予健脾益气、温阳补肾的药膳;对痰浊阻滞的患者给予祛痰化湿的药膳。饮食应禁忌油腻、刺激、辛辣食物;⑧生活起居护理:患者的起居应与四时相应,保证室内光线柔和,空气清新,适当通风,病室要足够安静,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预防感冒;⑨给予患者穴位按摩:取穴廉泉、风池、环跳、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曲池、肩髃等,疲倦乏力者增加血海、气海、肾盂、心腧;失眠者加神门、内关;便秘者加水道、天枢、中脘;头痛者加太阳、印堂、百会。穴位按摩时每个穴位按摩3~5min,结合患者的耐受性调整力度。
(1)比较两组病死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
(2)比较干预前以及出院时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Zung 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
(3)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WHOQOL-100 中文版评估生活质量,共计5 各维度,维度评分为0~15 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
(4)比较两组康复效果,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巴氏指数(BI 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以评估康复速度。
采用SPSS 23.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分别进行行t 检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致残率比较,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抢救效果(n,%)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心理健康状况(,分)
表2 比较心理健康状况(,分)
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康复效果()
表4 比较两组康复效果()
当前护理干预对急性IS 患者的康复、预后的积极作用受到肯定,但是采取何种护理方案能更好地提高抢救效果,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本研究在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这能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可提供参考以提高急性IS 的抢救效果,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减轻疾病负担,对节约医疗资源也具有重要意义。从研究结果上看来,经干预后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其SAS、SDS 评分更低,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评分更高,患者的BI 评分更低,NIHSS 评分更高,住院时间更短,满意度更高,由此也可以看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4-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病情进展快、起病急,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治疗不及时使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患者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相对容易产生负性情绪,这对患者的病情带来不利影响。信馨等[6]发现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HAMD 评分更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更高,心理韧性评分更高,提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缓解其抑郁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王明花[7]探讨了中医辩证施护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应用效果,发现干预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张春宇等[8]发现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上下肢运动功能。侯慧卿等[9]发现理性情绪疗法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后,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自我效能感以及睡眠质量都得到提高。本次研究中,系统性护理干预实施认知干预来纠正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错误认知,通过中医情志护理、针对性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来缓解、消除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这能提高患者对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通过生活起居护理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恢复环境,通过中医特色饮食干预、穴位按摩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来促进治疗后的康复,这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体现在干预后患者的BI 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住院时间更短,由于患者得到更快的恢复,因此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本次研究的结论基本与相关研究的观点一致[10]。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本次研究中,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涉及心理、认知、饮食、功能锻炼、生活起居、穴位按摩等,但是该方案是否涵盖了急性IS 患者的所有护理问题,是否足够全面,系统仍然需要研究,日后可扩大样本量,探索适合急性IS 患者的护理方案。本文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IS 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予以了探讨,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提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