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芹,尹 苗,吴 倩,陈希文
(绵阳师范学院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
牦牛的疫病种类多,不同的疫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继发感染或同时感染使防治工作的开展比较困难。很多养殖户在牦牛的日常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如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牦牛的生活环境卫生有所疏忽等,增加牦牛患各种病毒性疾病的风险。养殖人员除了做好牦牛的日常管理工作,也要注重对牦牛各种常见病毒病防控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将判断失误和处理不当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文章对牦牛日常的病毒病的诊断及其防控进行综述。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发病急,可接触性传播,是偶蹄动物常患疾病之一,同时也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病,对公共卫生安全有极大影响。OIE 将该病列为A 类传染性疾病。FMD 具有传播速度极快、危害范围极广的特点,对犊牛的危害较为严重,病死率在70%左右,给养殖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FMD 的潜伏期一般为1~4 周。病牛在患病初期出现高热、体温升高至40~41 ℃、进食量减少或不进食、口角流涎等,此期间病牛的排毒量达到最大,毒力也最强[1]。随着病情的加剧,在病畜的口腔、乳房、蹄部等部位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此症状和水疱性口炎引发的症状类似,极难区分。水疱破裂后形成边缘比较规则的溃疡面,呈红色。之后,成年牛的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溃疡面渐渐好转,病程约为1 周,死亡率低于2%。而幼畜在上皮组织修复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病情突然恶化、反刍停止、肌肉战栗、无法正常行走、食欲丧失、心律不齐等症状,最后因出血性肠炎或心肌麻痹而死,死亡率高达70%。
良性口蹄疫病畜常呈良性经过,极少死亡。主要病变部位为皮肤,可见其皮肤黏膜的棘细胞出现肿大的现象,形状逐渐变圆。细胞的排列变得比较疏松,细胞间常积累浆液。随着病情的严重,棘细胞肿大并逐渐坏死,最终完全溶解形成小泡状体。
恶性口蹄疫多数是由于病畜抵抗力弱或病毒致病力强所致的急性病例,口腔病变不明显,多数无水疱或糜烂病变,所以诊断较困难。心肌主要表现为柔软、出现灰白色的条纹、触诊松软如煮熟般[2]。镜检时可见心肌纤维肿大,有明显的颗粒变性与脂肪变性,病情严重时呈蜡样坏死并断裂,崩解为碎片状。骨骼肌的病变与心肌变化相似。
口蹄疫症状明显,一般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由于水疱性口炎也会引发相似的临床症状,口蹄疫病毒类型诸多,要确定具体的病原类型,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进行确诊。可取病畜病变部位的水疱皮或水疱液,置于50%甘油生理盐水中,迅速进行补体结合反应;或者可以采取病牛康复期的血清,进行乳鼠中和试验,鉴定出病毒的类型。
(1)保持牛舍卫生,为牦牛提供洁净、舒适、干燥的环境。圈内经常通风换气,避免过度拥挤,定期用烧碱等消毒。
(2)根据牦牛的养殖时间和年龄定期接种疫苗。
(3)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一经发现感染此病,要全面封锁疫区、彻底消毒、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疫区、尽早遏制病毒蔓延。
(4)隔离、封锁、消毒后,立即联系兽医前来治疗,采取新鲜水疱皮或水疱液送实验室进行病毒鉴定,在此期间做好牦牛饲养管理[3]。
牛瘟被国际公认为牛的主要病害,是由牛瘟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化脓性等特征。早在17 世纪的欧洲,该病在牛群中大范围传染,导致2 亿头牛死亡。牛瘟发病率高、传染率高、影响范围广,被OIE列为A 类传染病。牦牛为较易感染的对象,此病的发病率100%,病死率高达90%[4]。
牛瘟的潜伏期一般为3~9 d,临床症状包括典型性和非典型性。典型性的症状为在患病初期病畜突然高热,体温达40 ℃以上、精神不佳、进食量减少或不进食、反刍停止;眼结膜肿胀、潮红并分泌出脓性物质;口腔黏膜坏死、唾液分泌增加、可见气泡或血丝。最初在病畜的下唇或齿龈等部位可见有坚硬、灰色的小颗粒,之后变成水泡状;鼻镜干燥且龟裂、有棕黄色痂皮,痂皮脱落之后形成边缘不规则的鲜红色烂斑;便干而黑、恶臭带血,尿少色深[5]。非典型性症状则为少数牛在病初异常兴奋、时常摇头、带有攻击性。发病后的2~3 d,病牛的乳房或阴囊部位有很小的点状出血现象。腹泻时,股内、会阴和口鼻等部位出现丘疹和脓疱,之后便会破裂形成棕黄痂块,最终脱落。
牛瘟的病理过程包括4个阶段,即潜伏期、初期、黏液分泌期及恢复期。初期和黏液分泌阶段表现出的症状最为明显[6]。患病牦牛消化道黏膜有出血甚至是坏死,口腔、皱胃和大肠黏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和出血性烂斑。回盲瓣肿胀,并有出血现象;盲肠内形成深红色血块;肾脏、膀胱、直肠等也有肿胀现象[7],与肠道相关的淋巴组织严重受损。
此病的临床症状表现明显,可以初步做出判断。但由于牛恶性卡他热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和此病的症状极其相似,则需要借助实验室交互免疫试验的方法进行确诊。取病牛新鲜的淋巴结和脾脏,研磨制成稀释液,然后接种到健康兔体内,2 周后再接种牛瘟兔化毒,确定病毒情况,此方法是目前检测牛瘟病毒的最佳办法。
(1)为了防止牛群染上牛瘟病毒,养殖户一定要对牛群接种疫苗,常见的疫苗包括牛瘟兔化疫苗、牛瘟绵羊兔化疫苗等。
(2)牛舍经常通风换气,避免潮湿,对于病畜活动过的场所和使用过的器具进行彻底消毒。
(3)一经发现牦牛患病,及时封锁疫区,将病牛和健康牛分开喂养,禁止疫区物品随意带出和外来健康牛进入疫区,制止疫情的扩大。
(4)立即请兽医前往疫区进行诊治,对病死牦牛进行无害化处理。
牛病毒性腹泻(BVD)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畜,又称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畜常出现腹泻、繁殖障碍、免疫机能障碍等症状。BVD 发病率高,每年由BVDV 所导致的牛死亡数在500 万头左右[8]。近年来,我国的BVDV 感染情况逐渐增加,因此养殖人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可将该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病初体温上升至40~42 ℃、进食量减少、呼吸急促;口角流涎,呼出的气体具有恶臭味,鼻镜、舌、齿龈、腭、口腔黏膜充血并有溃疡;之后出现腹泻现象,粪便由水样转化为黏稠状、带有气泡,甚至带有血液或肠黏膜;几天后,病畜便因机体大量脱水而死。慢性型不出现明显的体温上升现象、发病周期延长、死亡率升高、出现鼻部溃烂出血、眼角分泌物增加、牙龈充血但不溃烂、表现出间歇性腹泻、脚趾皮肤溃烂、跛行、淋巴组织不肿大、颈部和耳部后面溃烂[9]。若患病母牛处于妊娠阶段,将导致流产,犊牛也会患上先天性疾病。
将病死牛剖开后,可在其鼻镜、舌头两面、齿龈、咽喉等部位发现有形状不一的烂斑和不同程度的充血或出血现象,气管黏膜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肺脏水肿、出血,肠系淋巴结肿大,肠黏膜可见有出血、坏死以及溃疡等现象,空肠和回肠有斑点状出血,盲肠和大肠末端有条纹状出血[10]。
牦牛腹泻的病因复杂,不能单凭其临床症状进行确诊,且该病的临床症状和口蹄疫、水疱性口炎有相似之处。诊断时通常还需要对其血清和粪便进行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病毒分离、血清中和、ELISA、RT-PCR 以及免疫荧光等试验,确定病因之后要对病畜及时进行治疗。
(1)健全生物安全体系。为牛群打造干净适宜的生活环境,养殖密度适中,对牛群经常活动的区域要进行严格地消毒,畜舍内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
(2)定期免疫接种,严格落实免疫接种计划。
(3)目前暂未研制出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特效药可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收敛止泻、清肠补液的原则进行对症治疗。
(4)一旦确诊该病,要立即扑杀病牛和无公害化处理,对病牛活动过的区域以及用过的器具进行彻底地消毒。封锁疫区,以防疫病蔓延。
蓝舌病(BT)是由蓝舌病病毒(BTV)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性、以昆虫(库蠓)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BT 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舌头充血呈青紫色,因此被命名为蓝舌病。若病畜处于妊娠期可导致流产或死胎现象。该病一旦流行,传播速度快、死亡率极高、不易消灭,很难得到有效控制,被OIE 划为A 类疾病,是必须通报的疾病之一。我国于1979年首次在云南的绵羊中发现该病。
该病的潜伏期为3~8 d。病初体温急剧升高,达到40 ℃以上。口角流涎,口唇、面部水肿,眼角有泪痕,口鼻部位有出血现象,接着转化为淤血。不久后,这些组织会出现坏死性结痂面,脱落形成较浅的溃疡面。眼结膜充血、肿胀或外翻。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畜舌充血呈青紫色、口腔黏膜糜烂、有恶臭味、鼻腔出现炎症、病牛呼吸困难、睡觉时有鼾声、偶尔因蹄部出现炎症造成不同程度的跛行。如果坏死部位在食道中,则会引起食道麻痹,使食道丧失括约力,病畜吃下去的食物可能会通过口、鼻倒流出来,很容易在呼吸时误吸入肺,引起肺炎[11]。
牦牛感染蓝舌病后,在其口腔、瘤胃、心脏、皮肤等部位均会发生病变。可见病牛的口腔糜烂、唇内侧和舌面表皮脱落;在淋巴结、鼻腔、消化道黏膜表面可看到明显的水肿现象,有时还会出现充血、出血、糜烂等症状。瘤胃内可观察到颜色较暗的红色区域,表面有空泡变性甚至是坏死。心脏内皮坏死导致血管闭塞、肺泡严重水肿、脾脏肿大、肾有轻微发炎现象。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蹄部有时会出现蹄叶炎[12]。
牛蓝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多种,其一是病原学诊断,将病畜的白细胞接种于细胞中,如果细胞发生病变,再将培养物与已知标准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便可以判断出是否为蓝舌病。第2种是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补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免疫荧光、病毒中和试验等。第3 种方法是借助PCR、RT-PCR、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寡聚核苷酸指纹图谱分析、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等方法进行确诊。
(1)做好牛舍的清洁、消毒工作。牛舍经常通风换气,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禁止将发霉变质的草料喂食牦牛,加强对牦牛的训练,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2)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定期接种。
(3)禁止从病区引进牛,做好国内疫情监控和防治工作,对需要进行人工授精的精液进行严格的检查,降低染病概率。
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名红鼻病或传染性坏死性鼻炎,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引起。此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在20~60 日龄的犊牛中易感性最强,致死率较高,对牦牛的正常采食和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威胁。此病发病突然,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出现,整个牛群都将染上此病。此病不易根除,将会在环境中长久存在。
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潜伏期一般为4~6 d,临床上主要分为呼吸系统型、生殖系统型、流产型、眼结膜炎型等。
呼吸系统型:牦牛精神状态日渐下降、食欲下降、反刍减弱。眼角出现清澈分泌物、眼结膜潮红、鼻腔黏膜充血或坏死、分泌清澈黏性鼻液。口角流涎、呼出恶臭气体、呼吸困难,患病母牛产乳量下降。
生殖系统型:母牛主要出现排尿频繁且疼痛难忍,可在其阴道表面观察到很多散在的灰黄色颗粒大小的脓包,脓包破裂后从阴道中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公牛主要表现为龟头炎、包皮炎、阴茎溃疡病变、精囊腺出现坏死性病变[13]。
流产型:母牛在妊娠阶段染上此病后极易出现早产或胎死腹中的现象。
眼结膜炎型:病畜在患病初期眼睑出现水肿、眼结膜严重充血、角膜轻度浑浊。病情严重后,在病畜的眼结膜上可观察到针头大的灰黄色颗粒,致使眼睑黏着与眼结膜外翻[14]。
此病以鼻腔和呼吸道为主要病变部位。可以观察到病畜鼻黏膜潮红、鼻甲骨上出现大量坏死病灶。气管内有大量黏性液体、气管壁上有大量出血点。肺脏水肿,切开后会发现有大量泡状液体。肝脏肿大,可见有灰白色或灰黄色的坏死病灶,分布疏松。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有出血现象[15]。母牛阴道有充血现象,分泌灰黄色黏性液体。公牛龟头发炎,阴茎溃疡病变。
此病在诊断时要与牛流行热和巴氏杆菌病相区别。因此,通过其临床症状只能做出初步判断,此后可用鼻腔拭子无菌采集鼻腔脓性分泌物或采集其他病变组织进行病毒分离、病毒中和、ELISA 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进行检测。
(1)此病暂未研制出治疗的特效药。因此,预防工作变得极其重要。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免疫接种,保证机体内的抗体水平达到标准。
(2)重视牦牛的饲养管理工作。
(3)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遵循抗病毒、防止脱水、预防继发感染的原则。
牛轮状病毒病是由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的成员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病。能够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病原种类诸多,轮状病毒就是其中之一,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发病率在60%~80%,死亡率在30%左右[16]。目前,仍未发现有特效药可以对该病进行治疗。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将会引起该病的暴发或流行。
此病常在天气变化大的季节出现,发病突然,以7日龄的牦牛为易感对象。病初病畜表现为精神状态不佳、口角流涎、采食量下降、不愿站起。随着病情的加剧,病畜眼睛凹陷、腹泻现象逐渐明显,出现白色或者黄白色的黏稠状粪便,有时还会在粪便中观察到血液,四肢乏力,大量脱水。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病畜会因心力衰竭、代谢性酸中毒而死亡[17]。
幼龄牦牛感染轮状病毒后,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肠壁变得菲薄,颜色呈半透明,可见灰黄色或者灰黑色的物质,有时也会出现小肠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小肠绒毛细胞遭受破坏,绒毛萎缩、隐窝细胞增生,并逐渐取代原来的小肠绒毛细胞,导致小肠绒毛细胞的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此外,在胃内积累有凝乳块和乳汁。
由于多种病毒、细菌等都会导致犊牛腹泻,给诊断带来很大的难度。通常用于轮状病毒的检测技术包括免疫电镜、乳胶凝集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多重PCR 等,但这些技术对仪器设备的要求通常较高,很难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该病毒主要侵害刚出生不久的牦牛。因此,多采用被动免疫的方法,牦牛出生后尽早让其吃到初乳,母乳中的抗体可以对其进行保护。
(2)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刚出生的幼畜,免疫力都比较差,需要悉心照顾,保证其生活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中。
(3)对于已经虚脱或者严重失水的病畜要及时补水,但是要注意防止酸中毒。
(4)接种疫苗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保护牦牛不受到轮状病毒的侵害,目前推荐使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目前,该病疫苗的研究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安全性问题,既要保护牦牛不感染上轮状病毒,又要保证不发生肠套叠等问题[18]。
牛凸隆病毒病是由牛凸隆病毒(BToV)引起的一种主要导致犊牛腹泻的病毒病。BToV 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凸隆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于1982年首次在美国的腹泻犊牛粪便中分离得到,以前人们称之为布雷达病毒,其基因组为28.475 kb。
该病毒通常感染2~5日龄的犊牛。病牛常出现腹泻、虚弱无力、食欲下降、站立困难或不能站立等症状。
犊牛感染该病毒后,在空肠、回肠以及结肠的远端半部的上皮均可能发生病变;小肠绒毛下半部的肠细胞出现坏死和绒毛萎缩,小肠底部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坏死和脱落,肠绒毛融合和萎缩。有些细胞还出现腔网扩张、高尔基体肿胀、线粒体退化或者消失等现象。
目前,检测该病毒的技术包括血凝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血清中和、放射免疫沉淀以及免疫电镜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这些技术对仪器的要求非常高,不适合于临床检测。
目前,国内对牛凸隆病毒的研究还比较少,暂无人对该病毒的防控措施做出阐述,关于该病的治疗方法也暂无报道。因此,养殖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加强对牦牛的饲养管理,如不能将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食牦牛,保证其生活环境的质量,降低牦牛的发病率。
牛肠道病毒病是由牛肠道病毒(BE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BEV 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在我国的牛群中普遍存在。该病毒于2011年首次在内蒙古腹泻的牦牛中分离得到。此后其他各地相继分离出不同基因型的BEV。该病毒通常会和其他病毒一起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进而引起牛多种疾病的暴发,造成极高的致死率。目前,对BEV 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致病机理和病理变化仍不清楚。
牛环曲病毒病是由牛环曲病毒(BToV)引起的一种导致牛腹泻的传染性疾病。BToV属于冠状病毒科环曲病毒属,其基因组为大小约25~30 kb 的单股正链RNA[19]。1979年,美国首次分离鉴定出BToV,之后再全球范围内从腹泻犊牛粪便中检测出2.9%~36.4%的BToV[20]。牛感染环曲病毒后,会引起腹泻和呼吸系统疾病,排黄、白色半固体或大量水样稀粪。与冠状病毒相似,BToV 引起犊牛腹泻可能是病毒感染造成肠道吸收不良或体液分泌过多所致。目前,我国对BToV的研究处于早期,很多问题尚未解决,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牛诺如病毒病是由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的成员牛诺如病毒(BNoV)引起的一种犊牛腹泻病。BNoV 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7.3~7.5 kb,能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肠道胃肠炎[21]。该病毒首次在英国的犊牛腹泻粪便中被发现,此后在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我国于2017年首次检测出该病毒,因此BNoV是国内引发犊牛腹泻的新发病原。牛感染BNoV后会出现吸收不良、精神不振、轻度腹泻、短暂性厌食等临床症状,3 周龄的犊牛比新生犊牛发病严重。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细胞类型用于培养BNoV,健康牛的肠道也可携带BNoV。因此,BNoV 对犊牛腹泻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22]。
牛库布病毒病是由牛库布病毒(BKoV)引起的一种可能导致牛腹泻的疾病,该病毒首次是在胎牛血清中被发现,后来在泰国、韩国、比利时、匈牙利、荷兰、意大利、巴西等国家都有牛感染该病毒的报道[23]。目前,该病毒只在日本被分离得到。有学者对我国辽宁、河南、青海、西藏和四川等的牦牛腹泻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几个养殖场牦牛腹泻样本中BKoV 的检出率较高,表明可能存在BKoV 的流行[24]。国内对BKoV 的检测技术仍不成熟,学者们在努力探索一套有效、快速地检测体系以促进BKoV的后续研究。
在养殖过程中,牦牛常染上各种疫病,给临床诊断与防控增加极大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当前在国内牦牛的某些病毒病研究处在初级阶段,不清楚其致病机理,也未研制出相应的疫苗和特效药,因此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