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智能化技术在神经重症监护室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2021-03-04 21:17梁肖玉刘新通林剑国闫修魁
现代医院 2021年3期
关键词:病房病情患者

梁肖玉 刘新通 林剑国 闫修魁

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是一类收治神经系统危急重症患者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临床重症监护科(ICU)的重要组成部分。NICU独立成室在国际上起步较晚,目前尚没有统一规范化的模式和管理制度可以参考[1-2]。

由于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3-4],而神经系统疾病中如脑卒中、痴呆、帕金森病等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探索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NICU合理科学模式和规范化管理流程对提高神经病学整体治疗水平,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推出了《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推进神经重症专科建设。而我国NICU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人员不稳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多种模式并存,规模大小不一等,导致收治不规范,患者诊治过程中转运频繁或不畅容易耽误病情并增加人力成本,病情估计滞后使诊断救治不能及时跟进,人力不够不能全面观察到病情,尤其是昏迷、失语或者重度虚弱无法呼叫患者,设备不全难以跟踪常规的心肺功能、血气分析等,另外,空间布置原因易致院内感染或交叉感染[5-7]。究其原因,一则人员配制不够,二则资源利用不好估计,三则经济实力强弱不一[8-9]。因此如何找到新的模式克服以上之不足,是当前NICU科医务工作者关心的热点。

随着互联网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以其无形价值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10]。医院内信息化技术应用如电子化病历及智能药房的推广,降低了人力及物力成本;医保联网的建设,方便了异地患者就医;网络就医系统的开通,减少了复诊患者上医院挂号排队的麻烦[11-12]。更有甚者,AI智能技术的研发,将在外科手术、检验、影像学检查等领域发挥难以想象的效应[13-14]。然而,信息化技术在NICU的建设方面应用的报道不多。原则上,在NICU建设中,引进信息化技术可以解决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并且使病房管理更加科学化、智能化[15-16]。

为了跟上时代步伐,解决NICU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将信息化先进技术应用到NICU建设和管理中,以便找到新的模式,供其它单位NICU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我科NICU的建设基本数据

1.1 NICU归属性及病位设置

NICU属于神经内科的一个亚科,按神经科总床位数(126张)的10%配置NICU床位(13张),有一张隔离病床,每张床占有面积约6 m2。每张床配有单一的监测设备、治疗设备、检查设备。有公用设备支纤镜两套、呼吸机两套、冰帽等。

1.2 NICU的医护人员配置

固定护士及护工队伍,医生采用全科室一套排班人马。由护士组长统一管理,设有治疗班、护理班,实行24小时轮岗制。男性3名,女性12名。白班4名,夜班2名。护工24小时值班,白天3名,夜班1名。若有应急情况,由护士长机动调动普通病房护士前来协助工作。

1.3 患者家属探视制度

由于空间限制,不能按规定设置外走廊,只有通过可视电话途径进行家属探视,每天探视时间5分钟。不允许患者家属到病房内陪护探视。

1.4 与普通病房互转制度

做为神经内科的亚科,是科室整体的一部分,管床医生根据病情,适时将患者从NICU转到普通病房,减少了中间会诊等环节;若普通病房患者病情有加重的症候时,及时转入NICU进行重症监护,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1.5 消毒隔离措施

NICU收治的多是老年危重患者,并发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的机率大,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十分重要。采取医护通道与患者通道分离,从普通病房到NICU间设有缓冲间,缓冲间有更衣设备如帽,鞋套等。进入NICU者,需穿隔离设备。污物桶一床一个。有高度污染的医疗耗材,经过高压消毒后才能做为普通垃圾处理。

2 信息技术的应用

2.1 监控系统

每个病床正前方安装一个摄像头,终端监控显示屏置在中心护士站处,13张病床同时设置在同一个显示屏上,中心站护士可以随时观察到每个病床的患者情况,另外,普通病房的医生办公室设置有患者心电监护实时传送系统,方便值班医生在普通病房内观察病情变化。

2.2 探视系统

NICU的患者家属或亲友制度上是不能随便进入病房陪护或探视,我们采取定时探视系统,在监护室外设一个小房间,内置一个可视对讲电话,患者端有对讲机及可视手机及耳机,在规定时间内由护士安排家属与患者对讲与对视,既遵守了病房内规定,同时也显示出人文关怀的一面。

2.3 电子病历系统

NICU病程记录、护理记录、检验检查单及监测数据全部进入电子病历系统,改变了纸质病历的不便共享、不便再利用、不便存储多种信息、查询费时等缺陷。与医院局域网联网,同时加密处理,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内网联网后,医生查房可通过可携式笔记本电脑在床边即时查看各种记录,尤其方便教学查房时使用。

2.4 生命体征实时监测系统

对每个危重症需要生命体征监测的患者,都有心电监护记录仪,而这些记录仪通过传输到终端,终端有两处,一处置于NICU的护士中心站,另一处置于普通病房的医生办公室。这样,在普通病房当值的医生就可以随时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

2.5 通讯系统

为了提高医护之间的有效快速交流,我们与移动公司之间签订协议,开通了科室员工之间的短号,一旦病情有变化,护士可随时向值班医生报告,但有个缺点,就是值班医生没有及时接电话就会误事;近年微信群的兴起,可以克服以上缺点,通过在微信中组建专门工作组群,如抢救小组、介入小组等,护士通过在群中直接发送病情信号,以语音、文字、甚至图片等形式,在群内统一报告,如果当值人员第一时间没有发现信号,会有其他人员及时提醒,另外,多种形式的报告,使组内人员更多地了解病情,尤其是复杂疑难病例,大家可群策群力,为诊断治疗的合理性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2.6 远程会诊中心

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如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等方式,将患者病情资料传送到异地医生,进行实时诊断和治疗,打破了传统面对面的就诊形式,是信息时代医疗模式的一种改革和进步,为医疗越过区域限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17-18]。为此我们构建了远程会诊中心,并与NICU相邻,一方面方便了下级医院疑难复杂患者能在异地享受本科室专家的就诊服务,另一方面也为本科室的危重难病例进行多家会诊提供平台。

2.7 移动CT车

为了提高脑卒中的救治能力,我院引进了移动CT救护车。该车急救设备齐全,配备了德国最先进的移动式CT、快速检测凝血设备、心电图、监护仪等急救设备及网络设备,方便医院专家及时对车上患者进行远程会诊。移动CT救护车将在十分钟内出发至急救点,移动CT救护车的辐射范围在1个小时车程范围内使得院内院外无缝对接,车上的CT检查结果实时传送到我科脑卒中控制中心,当排除患者脑出血情况,医护人员即刻在车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但当检查判断超过静脉溶栓时间,需入院行取栓手术,院内值班医护人员将准备好手术室,开放医院绿色通道,在患者到医院50分钟内完成手术。同时NICU也收到患者信息,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为患者入住病房快速进入治疗救治赢得富贵时间。移动CT救护车的投入运作后,脑卒中时间窗内静脉溶栓率将比原来最高的5%大大提高,根据国际的经验来说可以提高至70%[19-20]。

3 信息化技术给NICU建设和管理带来的优点

3.1 快速化

时间就是生命,脑卒中的救治就是“与时间赛跑”。脑卒中患者越早接受规范救治,就越有希望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信息化技术使快速化变为现实,微信、电话等手段可快速联系医生护士,移动CT车可以在黄金时间内行CT检查,检测结果通过联网实时传送到脑血管中心,及时发现病变并做出合理处理措施,为溶栓或取栓快速做出决断,提高工作效率[21]。我脑建设的卒中绿色通道近年建设以来,利用合理流程及信息化通讯手段,将溶入院到治疗点时间最快提高到7分钟,包括挂号、快速分诊、影像学检查及检验学检测到溶栓治疗全部过程,提前完成了住进NICU后许多工作量。因此也为我院成功通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的“高级卒中中心单位”资格考核立下了汗马功劳。

3.2 节省人力

NICU的独立成科,按照有关共识,需要医生4名,护士13名以上,护工若干名。然而NICU内病床使用率不太好控制。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作为临床科室,从绩效方面考虑,要增收增效,增加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医疗质量,这样就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只有靠增派人手来缓解压力,而增派人手,相当于减少了每个人的平均待遇,造成了工作量与待遇不匹配的矛盾。能否靠收治来解决医护人员的待遇是各个单位所关心的问题。通讯的应用,可以不单设值班医生,NICU和普通病房只有一套值班医生,这样就可以节省医生编制。但是护理仍要24小时当值,当值护理由于有电子监控系统,夜间可以少一名人员。若有急危患者,可通过护士长及时抽调普通病房人员前来协助工作。经过运做2年,未出现任何医疗差错,可以说明该排班方式有效有序,减少了人员要求。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节省人力成本做出了贡献。

3.3 减少交叉污染

NICU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免疫力相对而言较为低下,并且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以及交叉污染,是许多老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直至死亡的诱因[22]。引起交叉感染的一个途径是患者家属或朋友的探望,从亲情或人文方面考虑,给予一定的时间窗使患者家属或朋友来探望一下,无可厚非。为了建立一个模式,既能使其亲属得到探望,又能控制由此带来的感染,我科除了严格消毒,设置缓冲区,并做好进入带口罩及穿鞋套等措施外,引进了可视电话设备用于亲属对患者进行探访,杜绝患者家属或朋友穿梭于病房间,能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交叉污染来源,又能达到人文关怀的目的。

3.4 环保且节约资源

传统的纸质病历,要求每天记录,在NICU里用量非常大,因为病情大多需要特级护理、I级护理,需要随时观察记录病情变化,所需的耗材量巨大。目前推出的电子病历可以省去纸质材料,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节约了材料的消耗。

3.5 有利于学科间交流拓展

NICU的患者可能出现各系统性疾病,除继发感染引起的各系统疾病外,肿瘤转移、营养不良等也可导致各器官功能损害,如脑血栓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一个科室或一个医院有时很难有能力来处理这类复杂的患者。目前我科室远程会诊中心的设立,可以与本单位其它科室或其它兄弟单位间及时联络,共同会诊疑难危重患者,有利于病情的及时诊断、判断和救治。因此信息化技术加速了学科间的临床病例的交流,使NICU患者得到最大的获益。

3.6 有利于科研教学开展

医学科研的发展多数是围绕临床到基础,再从基础到临床的模式进行。现代的数据荟萃多中心分析,促进了临床科研的发展。电子病历上的资料可以进入大数据处理中心,科研工作者在经过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相应的科研工作。有益的成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并有益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4 将来的设想

4.1 检查设备需要改进

NICU内具备了心电监护、血气分析仪等检测常规设备,但NICU患者常要行影像学检查如CT、 MRI 或X射线、超声等检查。X射线和超声可以进行旁边检查,但CT或MRI因价格昂贵,并且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目前尚无便携式仪器问世。如果改进CT、MRI为可移动或便携式,并且有实时电子传输系统,将大大地方便NICU的病情检查及监测。另外心电或血气分析等结果需要人工观察,尚无可靠的实时报警系统,将来要追踪这些仪器是否有升级,并及时更新。这样就可以减少人力。再者,空气中细菌污染度的检测可以设计有自动报警系统,将为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4.2 治疗手段需要改进

NICU患者因误吸或长期卧床等原因,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需要排痰、吸氧及呼吸机。吸氧可以采取持续低流量进行,呼吸机参数需要观察后进行设置,排痰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将来若能采用智能化系统,进行呼吸机参数自动化调整,采取机器人系统进行排痰,将大大地省时省力。

4.3 AI智能技术的拓展

AI智能系统近年来在许多医院内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导医分诊、药房分药等。能否用于NICU的建设及管理,尚有待开发。比如上述的AI智能检测、AI治疗仪及AI康复理疗机器人、AI智能护理等。

4.4 医院层面的整体设计

我院NICU属于旧病房改造,总体空间上只能在原来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如果是新建医院,可以建设一个神经医学中心,包括普通病房、检验、影像科、康复理疗及NICU及杂交手术室等,需规划在一个整体内,有利于NICU患者尤其是时间窗内脑卒中患者的救治。

5 总结

信息化技术在我科NICU内应用后,大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各地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地结合信息化技术进行改造。我国有关NICU建设的专家共识,是前些年依据欧美国家的标准而制定,并无大数据的循证医学证据可参考。在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时代里,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对NICU进行装备,将会更有利于患者的及时有效诊断治疗,也将医护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相信一个适合我国的新型NICU建设模式即将到来。

猜你喜欢
病房病情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