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闻之
近年来,我国对中小学生公共教育中的融合教育高度重视,并将其确定为未来值得发展和耕耘的方向。我们知道,融合教育是以经过特别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特质孩子学习的一种创新理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正进入加快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期。而融合教育是普通学校积极创建接纳环境,响应学生差异化需求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不仅有利于提升个别化教育质量,而且还能保障全体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过程,是当前以及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针对中小学生公共教育中的融合教育发展,作为牵头部门,教育部近年来已先后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作出解读,并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确定了“随班就读”“普校优先”大方向,提出“一人一案”“一地一案”等具体措施。
根据以上有关规划和意见,近年来,很多普通学校及教师也争取在能力范围内探索出“融而合”的理想模式。在满足特殊孩子社会支持需要,带来平等、尊重的同时,也让教育体系结构与教育实践变得更具弹性、合作性与接纳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专业人士指出:当前,国内只有60 多所高等院校设有特殊教育专业,且开设时间相对较晚,大多处于摸索、模仿、借鉴阶段。既不利于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专、精、深建设,不能适应当下“普校成为融合教育主战场”的时代背景。
此外,一位业内人士提出,近些年,儿童疾病谱系已发生较大变化。即便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也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各式各样的“盲点”,而很多时候,特教工作又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逐步探索中实现“融而合”。为此,有关研究者认为,在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小学生融合教育的内涵、意义与重要性的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持系统,从多个方面为融合教育提供充足资源。
那么,什么是融合教育呢?所谓的融合教育,指的是一种让大多数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并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中,完全的融合指的是特殊儿童不分类别及轻重皆可全时融入普通班。而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合并普通和特教系统,建立起统一的系统以管理教育资源,并将不同种类班级的学生融合在一起。融合教育的好处是使特殊学生学习成本降低,有机会接触到较有天赋的教师,能接受高质量的普通教育,和同学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代表教育系统正向的改变,让所有人主动关心融合教育,对普通和特殊学生的学业及社会性有益。
目前,各地中小学校都在进行一些尝试与探索。比如,有些学校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在开展基础康复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特殊儿童的艺术教育培训,并设置舞蹈、美术、器乐三大类课程;有些地方康复教育中心的老师则采用一种“脱敏”教法,根据儿童的发展状况,逐步减少家长的陪读时间、提升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性,支持特殊需要儿童顺利从机构康复训练状态过渡到校园的学习状态。
但是,多位专业人士一致认为:作为一个涉及医学、教育、社会等多个专业共同参与协作的复杂系统,当前康教中心所提供的环境仍然类似于一个“温室环境”,且容量有限,只能作为转衔机构,为特殊需要儿童如何顺利过渡到普校、特校的学习进行探索。但毋庸置疑的是,融合教育正在曲折中前进,螺旋中上升。尤其义务教育基础更加坚实,做到了特殊儿童“全覆盖、零拒绝”,各类资助项目、资助标准也不断提高。非义务教育得到稳步发展,借助禁止歧视、单独考试、单列计划、单独录取等方式,让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留得住、发展好。
童,融合教育最根本的理念是将学生的差异视作重要的教育资源。事实证明,孩子们的差异是珍贵的育人资源。当尊重、认可乃至欣赏这样的差异,引导孩子们展开同伴互助,这样的学校一定是温暖美好的、向上向善的,走出来的学生也会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而当融合教育真实发生后,丰富的是成长中所有孩子的心灵,提升的是教师的师德和专业能力,发挥的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作用。
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在积极开展如何聚焦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薄弱环节,优化结构、补齐短板方面,以立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发展方向,通过以融合教育为抓手,尊重、珍视孩子的差异,将差异视作重要的教育资源,积极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
静安区一位校长讲起她的思考:“怎样的学校是好学校?怎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怎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在融合教育中,她找到了答案:“一所学校发展得再好,如果眼里只有
融合教育,丰富的是所有孩子成长中的心灵,尤其对一些残障儿童到面向全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学业和分数,不能给学生播下温暖的种子,不是真正的好学校;一位老师,如果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有能力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这样的老师一定是好老师;而真正的好学生应该具备‘三好’特征,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融合教育恰恰提供了这样的育人环境。”这位校长介绍说,她常和老师们探讨,也和家长们交流,“特殊孩子”不是学校的负担,而是融合教育的重要资源。
据媒体报道,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员汪海萍关注并参与静安的融合教育实践,已有7 年时间。她和专家团队最先走进的是闸北田家炳小学。这是一所普通公办小学,开展融合教育后,生源充足,家长满意,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据闸北田家炳小学校长朱玲玲介绍,学校为此构建了三级支持体系:普通支持,面向全体学生,以课标为依据,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强化支持,由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根据部分学生的学习或行为问题,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实施长短期结合、定时定点个别辅导;特殊支持,服务于特殊障碍学生和资优学生。最终的目标落到4 个字,就是“精准施教”。
世人皆知,教育平等,并非所有学生获得相同的知识,而是获得各自所需要的知识。学校要做的,就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让每个学生获得优质教育服务。而真正实践教育公平,就是无条件接纳学区内每个孩子,为其提供合适的、所需的教育服务,并且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而融合教育也不只是面向特殊孩子,还要面向所有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包括处于后10%的有各类学业困难、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的孩子,通过实施融合教育对他们给予关注,才会让有特殊才能的孩子不被湮没。
教育部发布的《201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79.46万人,其中,39 万余人随班就读。据介绍,其余孩子主要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教育安置方式,力争做到一个都不少。其中,有近一半的特殊教育在校生正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融合教育。有人这样形容普校融合教育的推行现状:“似乎是看得见的曙光,却又是摸不着的未来。”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要真正实现“融而合”教育的理想状态,相关部门还需建立多方支持体系,为这些孩子提供人际关系场所,提供正确的行为模仿榜样,逐步打破有碍人们接受融合教育的隔阂。
有关人士也认为,阻碍特殊儿童发展的关键症结之一,在于孩子家长自我设置的“心理障碍”。不少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特殊情况心生愧疚,对孩子加倍弥补、过度呵护,这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此外,不少特殊儿童的家长还会有“隐藏”“逃避”的表示,即无法完全接受自己孩子的真实状况。而从事这份职业的老师则认为,在对此类孩子实施融合教育时,优势心理常常会很“难受”:一方面,总会有人拿异样的眼光看待身边不一样的人;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和家长也不愿意配合自己的工作。
据一所学校的老师讲述,有一名自闭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异常,失控发脾气。老师和家长沟通,想让孩子到专门的资源教室进行调节,家长却坚称,孩子没有任何问题。一名特殊儿童的妈妈说,自己用了5 年时间,才敢向别人坦白孩子的病情,但心里仍然觉得这是“上天的惩罚”。在对待孩子时,她既心疼孩子,怨恨自己,不想让孩子被别人偷偷打量,又希望他能融入社会。事实上,不仅是一些特殊儿童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些教师在面对特殊儿童时也会因为专业知识的欠缺,茫然无措,更有甚者会产生恐惧心理。
基于上述因素,笔者认为,融合教育是一种趋势,是一种期盼,融合教育更是为了将来减负。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明白对教育投资是最划算的,如果残疾人教育缺失,最终导致的是社会负担的增加。为了帮助残障孩子更好地实现无差别平等教育,笔者认为,可以选择用艺术教育作为残障儿童与世界交流的手段,用艺术来康复他们的身心,用艺术来挖掘他们的优长。
在融合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挥各艺术种类的特性,结合我国随班就读模式的实情,为残障孩子的综合素养发展开拓新的局面,这将是接下来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残障青少年群体,给予更多理解与关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这些孩子能够展示自己、表达自己。艺术,是帮助全人类无障碍交流的语言。艺术,以美育人,润物细无声,融合教育可以应用艺术学科特点对残障儿童进行全浸式、全过程的融合教育理念培养。为此,笔者认为,融合教育应从以下几个具体方向着手结合艺术教育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发展:
第一,全面落实国家加强美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方针战略,融合教育以艺术为切入点,努力做到让每一个残障儿童都可以学到一门艺术技艺,加入一个艺术社团,参加相应的艺术展演或展览。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培养残障儿童的艺术项目,拉动整体融合教育的发展。第二,在特教师资培养中,加强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为艺术师资培养增设特教课程、艺术康复治疗等选修内容。鼓励高校或社会机构开设艺术康复师资培训或相关学历课程,汲取国外最新艺术治疗内容,培养更多愿意参与融合教育的工作者。第三,用艺术各专业特性对接残障学生的教学多样性,为他们打开全新世界,拓展未来视野。
总之,积极发展针对中小学生的融合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而这也与中华民族历来的敦厚、善良、包容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其实,所谓的融合就是爱的教育,融合就是平等、互助,融合就是所有人倾尽全力帮助“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残障人士。虽然,我国的融合教育事业还需努力建设,但是,它的不完美却为建设者与研究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开拓与孵化空间。如何用创新性研究助力融合教育,让需要帮助的残障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受益,这条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