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地性”理念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

2021-03-04 19:51赵建华詹秦川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

赵建华 詹秦川

摘 要:在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新型乡村社区公共空间地方性丧失、过度城市化、缺少人文关怀等现象突出。立足于乡村振兴这一时代背景,以“在地性”设计为切入点,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内涵进行解读,分析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困境,并且提出了基于“在地性”理念营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路径。

关键词:“在地性”;乡村文化;公共文化空间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科界2020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重点项目) “陕西人文景观与城市空间环境的融合设计研究”(2020Z00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度项目)“陕西人文景观与区域旅游环境的融合发展研究”(2020J043)研究成果。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来,乡村发展一直是政策关注的重点,而乡村建设也成为热潮。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存在差异,一味追求统一的现代化建筑风格并不适合乡村建设,这样不但忽略了土地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属性,而且导致许多村落的传统风貌被破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这更为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为了解决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和乡村地区文化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拓宽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思路,而且对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一词一开始出现在人类学,并沿用了地理学中“空间”的概念,指的是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性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公共文化空间”是“文化空间”公共性内涵不断加强的表现,其兼具文化性和空间性,可进一步被理解为人类有意识进行公共文化活动的场域。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一种表現形式,除了具有地理学意义上的公共性特征外,还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和归属意识。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居民日常进行文化活动的公共场域,是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乡村场所精神的集中体现,通常以一定的自然空间为基础,包括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比如乡村居民进行日常文化生活的传统集市、茶馆,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宗庙祠堂、祭祀空间。除此之外,现代化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也越来越丰富,如文化广场、乡村书屋、乡村服务中心等,这些空间与乡村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不仅能够激发乡村文化活力,还能够促进乡村振兴。

二、“在地性”的含义

“在地”是从“地域”一词中衍生的,是对“地域”发展的新思考,后来被建筑师们诠释为建筑与所在环境之间的特殊关联,进而被追溯为特定地域下的地方环境和风土人情。“在地”之“在”并不是某种抽象、思辨的理念,而是人五官所感、肉身所触的真实物质。“在地”重视的是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场地的原真性表达。将乡村营造与“在地性”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有效延续乡村的土地情感,而且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拾人与人之间的集体记忆,建立在地文化自信,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三、“在地性”的设计原则

“在地性”设计打破了单一风格的桎梏,突破了地域文化的传统形式,将地域环境作为第一考虑要素,其自下而上的设计理念更是强调了对乡村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场地的尊重。这些因素可以被总结为“在地性”设计逻辑,即场地的原生化、设计的包容化、空间的精微化、营造的持存化。

(一)场地的原生化

建筑空间设计要顺应自然,重视场地环境中的原生要素,如地形、地貌、建筑形式、历史文化等,再根据空间、形态、布局等随形就势地进行土地原生化的具体表达。除此之外,要格外关注人们在空间中的归属感,通过保留原生场景、再现历史空间,彰显“在地化”设计的意义。

(二)设计的包容化

和现代主义强烈的排他性不同的是,“在地性”理念更加具有包容性,强调从人的感受出发来进行设计,注重具身化的感知,将使用人群的年龄、数量、心理要求、功能需求等因素作为规划设计的切入点,以迎合使用者的内心诉求。

(三)空间的精微化

体现在对当下场地细部特征的关注。不同于普通的地域性建筑对于地方文化符号的提炼、挖掘,而是由具体化的地方特性来表现整体,以小见大,通过通常不会被直观感受到的细部特征,来营造有温度的建筑空间。

(四)营造的持存化

要求建筑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自我更新,其设计不仅要有韧性,还要需要具有弹性。在微观上,所营造的建筑要能够适应季节变化,在宏观上,所营造的建筑要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四、基于“在地性”理念营造乡村

公共文化空间的路径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在地性”设计并不是对某种风格的简单呈现,而是需要针对场地、人、文化等因素,在不破坏场地空间秩序的情况下解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空间改造中利用设计语言作出回应,维持土地所产生的文化价值体系。因此,可以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在地性”理解为公共空间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原生文化、特色产业相互融合共生的状态,其不仅仅是满足特定功能与形式的构筑物,更是当地历史文化的延续和精神文化的寄托。

(一)环境空间的原生表达

每个村落所处的环境,包括花草树木、河流湖泊等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乡村所在特定环境中的资源进行空间布局和形态设计,发挥材料的乡土性和原真性,呈现出乡村的原有特征,营造和谐的乡土氛围,就是“在地性”设计的基础逻辑。在对公共文化空间进行设计时,应该本着向自然环境靠拢的理念,延续所在地形的形态,保持真实的乡村肌理,从而削弱对土地本身的破坏;在材料使用上,尽量考虑当地当下唾手可得的原生材料,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在结构形式上,尽可能地体现出地方特色,延续乡村的原有特征;在视觉表现上,尽量从自然环境中提取色彩,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有效地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

(二)传统技术的传承再生

目前,村民对于公共文化空间形象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大红大绿的仿古建筑看似在外形上延续了传统,而实际上偏离了设计的重点,使得广大村民难以与其产生共鸣。设计师可以在充分了解乡土建筑空间组织和传统建造技术的基础上,对传统建筑语汇进行重构,将其转译成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在地归属感的独特空间形象,并且将场地特有的空间意象融入场域,实现对土地中场所精神文化内涵的延续。建造技术是在地化根植于乡村营造之中的表现,只有尊重自然法则和环境秩序,展现真实的材料特点和建造逻辑,重视传统建造技术的应用,才能有效避免出现过于突兀的空间设计。

(三)乡土文化的深度挖掘

当前,一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过于标准化,缺乏对乡土文化的深度挖掘。而想要更好地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就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推进对乡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提炼乡土文化的精髓,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来加大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机制,进而有效缓解乡村公共文化的结构性短缺。

(四)以人为本的核心把控

“在地性”设计要以人的需求作为设计基础,以大众文化为研究对象,坚持以村民为中心,尊重村民的文化表达,切實发挥村民的主体性作用,树立底层思维。首先,了解村民的心理偏好,根据村民的空间体验来调整空间的功能、布局和尺度,从而寻求村民的认同感,营造舒适的空间氛围。其次,考虑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综合光线、色彩、尺度、材料等要素来进行设计,提高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认同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造最重要的是要回归对人的关注,不能简单地把村民作为被动的服务对象,而是从群众参与的角度进行探索,以村民的感官体验和行为习惯为设计准则,营造能够得到村民认可的、使村民具有归属感的空间场所。

(五)文化趋势的创新引领

随着乡村公共文化活动的类型不断丰富,村民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建造技艺很难完全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在地化表达不是对乡土文化生搬硬套,而是需要考虑当地村民的生活状态、价值取向、文化趋势等相关因素,平衡“在地性”与当代性之间的关系。因此,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建造技艺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进步,摒弃粗暴的大拆大建,寻找适宜的方法对固有的建造理念及技术进行升级,完成“在地性”矛盾的化解,将传统的空间布局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新形式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五、结语

中国文化的根基来自于乡村,可以说,振兴乡村文化就是振兴中国文化。基于“在地性”理念思考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解析乡村文化面临的困境,对于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如何构建满足村民精神需求和美好生活愿望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还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波.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振兴的“软肋”[J].人民论坛,2018(21):125-127.

[2]李勤,闫永强,周帆,等.在地性视角下的乡村度假村风貌营造策略探析:以柞水县香炉沟村某度假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1(5):57-65.

[3]李竹,刘晶晶,王嘉峻.乡村振兴下的村落公共空间重塑:以李巷老建筑改造为例[J].建筑学报,2018(12):10-19.

[4]刘玉堂,高睿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研究[J].江汉论坛,2020(8):139-144.

[5]赵洋,詹秦川,朱佩玉.立地坡村传统民居空间更新的适老化设计策略[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8):100-105.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建设切勿浮于表面
城镇化背景下陕西乡村文化发展路径探究
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研究
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复兴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乡村书屋的服务需求、建设难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