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进伟
“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融合,实现全课程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过程中,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机制和教育环境是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和有效结合,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运动的整体。
一、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内容特色
1.道德品行教育
中职生大多还属于未成年人,可塑性强,政治信仰、道德判断、伦理规范等反映一个人整体道德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若能有效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效果会很明显。原因很简单,初中毕业的中职生处在道德判断的迷离和动荡期,面对复杂的社会道德现象仍然缺乏理性和科学的辨别能力。仅仅依靠有限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不能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新人的任务的。
2.职业价值观教育
职业价值观是指从业者对职业相对稳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选择的倾向性,它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不同的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中职生正處于职业选择的萌芽期和观察期,在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润物无声”地渗透其中,通过有效的价值观引导,让学生逐步认清某种社会职业的存在意义和发展前途,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牢固的职业认知体系,促进职业选择能力的提高。
3.工匠精神教育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扶持,而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在全社会积极宣传工匠精神;同时鼓励各类企业和组织吸纳应用型和技能型突出的中职毕业生。其结果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连年增长,甚至在某些省份总体上超过了普通高中。这种良好的发展局面和发展态势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思政”提出了紧迫要求。
二、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
1.政治性优先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事关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思政”必须站在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高度,着力培养政治信仰坚定、政治觉悟崇高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课程渗透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思政”要结合不同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在讲授技术和技巧的环节中灵活地把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其中,达到使学生掌握技能和思想升华的双重教学目标。
3.沟通为主原则
“课程思政”的方式除了必要的灌输,更要加强启发和引导,克服机械灌输、生硬宣讲等低效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场景,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内容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责 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