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瑞鹤 盛素芬 张晓玺
2020年12月初,河南新乡寒意已浓。这个冬天,服务周全的养老体系,让无数老年人沉浸在温暖幸福的美好时光中。智慧养老,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种类繁多的康养服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里,舒适的环境和齐全的娱乐器材确保老年人老有所乐;敬老院告别昔日的冷清,贴心周到的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
“新乡市的养老事业,再持续关注3年,将会看到更大的变化。我们将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互助养老为补充、公共建设为支撑,打造全方位的农村养老体系。”新乡市民政局局长胡建森充满自信而饱含深情的话,让人们对新乡农村养老的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
突出智慧养老,为养老体系提供支撑
2020年12月1日下午6时许,夜幕降临,新乡市居家养老管理服务中心灯火通明,服务人员仍在忙个不停。2020年以来,该中心依托“12349”服务平台,创新推出的“老乐宝”备受老年人欢迎。
“只需在电视机顶盒上下载一个‘老乐宝可视化系统,足不出户,用遥控器就可以点击所需服务,非常简单便捷,适合老年人使用。”坐在电视机前,该中心负责人卢世欣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只见他打开电视,屏幕上便出现“视频通话、居家养老、健康医疗、看电视、生活服务”等5个版块。打开视频通话板块,可以直接和“12349”服务平台或者亲友进行视频对话;在居家养老版块,可以直接预约康复保健、家政等系列服务;健康医疗版块则能清楚地显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相关医疗服务……同时,安装了“老乐宝”的老年人,家里还配套安装固定式紧急呼叫按钮和随身携带的紧急呼叫器。遇到紧急情况,老年人只需按下按钮,便能直接呼叫服务热线或亲友。
“老乐宝”,顾名思义是老年人的宝。老年人坐在家里,一键在手,便能享受到衣、食、住、行、医全方位服务。卢世欣介绍,这项服务系统已经非常成熟,正加快向农村延伸。目前,新乡养老服务日趋智能化,不断由传统模式向“互联网+物联网+养老”的集成服务模式转变,极大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在辉县市,农村养老的智能化程度同样让人赞叹。
“小i小i,请开灯。小i小i,打开电视。”在辉县市共济医院养老住房里,仅用语音就能控制室内电灯、电视等。在辉县市养老服务中心,先进的智慧养老数据平台上不仅详细记录着每个老年人的健康数据,还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医疗咨询和日常生活服务。此外,通过平台,服务人员还能随时掌握老年人的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
胡建森介绍,智慧养老是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新乡市在智慧养老方面的探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河南省全国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中唯一入选的地级市。今后,新乡市将继续加大智慧养老方面的探索和投入,依托智慧民政平台,建立以养老服务机构监管为重点的安心养老服务系统、以居家社区养老为重点的“老乐宝”可视化系统和“i养老”服务平台智慧健康养老系统,进一步提升集中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
优化养老机构,确保老有所乐
“于世渐疏嗟已老,得朋为乐偶偷闲。”这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诗句。人都会老,道理上讲,老了就会闲下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指的是老年人闲下来后的所为所乐。
为了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年追求,辉县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的养老服务堪称典范。这里不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而且在服务功能上向“医、养、居、学、为、乐、游”全方位一条龙产业链推进。在服务项目上,该中心设置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智能养老、居家养老、“五助”服务、政府托养供养、临终关怀、精神慰藉等综合性服务,确保每位老年人都能在此安度晚年,享受美好幸福时光。
来到该服务中心,给人的感觉是空间宽阔、服务齐全。这里分设有医务室、康复室、老年健身广场、演艺厅、娱乐室、老年大学、书画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智能养老大数据平台、洗浴区、小吃一条街等,几乎能满足老年人所有的生活、康养和娱乐方面的需求。
“我们不仅住得好、吃得好,而且穿得好、玩得好,一星期飯菜不重样,衣服、床单有人洗。在这里,我们啥也不用干,就是享清福。”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北侧的居住区,居住着100多位老年人,说起在这里的生活,他们赞不绝口。
刚刚建成的延津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无论从服务功能还是从生活环境上,都可以和辉县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相媲美。
室外雪花飘落,室内温暖舒适。在延津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寒冷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老年人的欢乐心情。日间照料中心康复理疗区里,七八位老人一边做足疗一边做艾灸,旁边两台先进的体外短波热疗机和一台崭新的艾灸机在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康养服务。
该中心负责人王桂保告诉记者,凡是延津县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来这里娱乐,这里的大多器械免费,只有个别器械会收取几元、十几元的成本费。
最热闹的地方是位于负一层的娱乐室。中午时分,许多老年人聚集在这里下棋、打牌,身体硬朗的还打起了乒乓球。在环境优雅的居住区,记者发现这里入住了40多位老人。有些老人在午休,细心体贴的护理人员,不时过来帮助他们盖盖被子。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农村敬老院是一个生活冷清的地方,但延津县王楼镇敬老院,却充满了温馨。院内种植有果木蔬菜,养殖着鸡鸭,所供养的50位五保老人,个个精神饱满。
“每天早上有鸡蛋,天天饭菜不重样,一星期能吃三四回肉。我无儿无女,感谢政府让我来这里享福。”该镇前牛村86岁的牛焕堂老人已在这里住了14年,说起敬老院的生活,他红润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在这里,院长把我们当亲人,我们相处得很融洽,过得很开心。”71岁的张利之老人在敬老院住了11年,他精神抖擞,说话铿锵有力,“政府给的补贴款我省着花,现在存了不少钱。天气好的时候,我就到街上逛逛,想要啥就买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流传千年的中华美德,在王楼镇敬老院院长刘庆梅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刘庆梅从17岁起就在这里工作,她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把个人的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敬老院和民政事业。31年来,她细心照顾着这里的每一位老人,替105位老人完成了人生最后心愿。在老人心里,她就是“亲闺女”。
做好“四个延伸”,提升农村养老服务
“近年来,在健全老有所养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方面,新乡市集中力量办了一系列民生实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为改善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新乡市独创的‘积分养老模式被中央改革办收编至全国《改革案例选编》,被河南省委改革办列为全省改革亮点项目。”对于养老方面取得的成绩高兴之余,也另有所思。
近年来,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新乡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增长速度快、高龄化显著等特点。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强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迫在眉睫,且任务艰巨。
2020年,新乡市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民生工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的要求,采取有力举措,全力推进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特困供养机构承担着特困人员兜底保障的重要功能,发挥着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此,新乡市认真做好3年提升行动计划,全市共投入资金1945万元,为70家特困供养机构改造消防安全设施,配备餐厨饮食设备、文化娱乐电器、康复医疗设施,翻修重建房屋,实施“五大工程”,确保入住老人住得安全、玩得开心。
在胡建森看来,农村养老是养老事业的难点所在,谁家有了智残或者失能半失能老人,如果养老服务跟不上的话,就可能将整个家庭拖垮。
农村养老,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要让全社会了解养老机构、认识养老机构,相信养老机构能够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愿意到养老机构中来。其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和地位。护理人员不仅工资低,也被人们所歧视,要通过提高待遇、加强宣传等方式,让人们看到护理人员为养老事业所作的贡献,从而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价值感。最后要继续提高农村养老机构服务品质,让农村老年人享受到高品质服务。
“要把养老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机构向家庭延伸,管理向服务延伸,智能化向家园延伸,让农村具备更加优良的养老环境,让老年人享受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胡建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