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孩子

2021-03-03 01:29栾秋玲
中国铁路文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马蜂红薯

栾秋玲

我是个纯正的农村娃。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一年,我出生在黄河冲积平原一个名叫栾坡的小村子。村里一百多户人家十之八九都姓栾,虽没有了祠堂和族长,但辈分未乱。我是萝卜不大,却长到了“辈”儿上——从穿开裆裤起,就被一群大人“奶奶”“姑奶奶”地追着叫,优越感十足。

那会儿,人们已经不再饿肚子,过年时还能有新衣服穿,也僅限于能吃饱——家里虽然养着猪啊牛啊鸡啊,但都是要攒着换钱的。就连鸡蛋都是过生日时才能吃上一个,平时来了客人给炒盘鸡蛋,我们这些上不得桌的娃娃也只有吸溜着鼻子闻一闻的份儿。

电视当然还不普及,全村也就那么三两台。除了农忙时节,天一擦黑,家家户户都早早吃了晚饭,擦了嘴巴就去占地方。一台小电视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露天电影一样壮观。村子离县城有30几里地,进城全靠自行车,县城不通铁路,相对也很闭塞。在村里,要了解外面的世界,除了电视,就只有两扇“窗”:一扇是家家户户堂屋门头的小广播,另一扇就是书。

村里书很少,但能识文断字很光荣。

打小我就得了个不好听的外号——小马蜂。大部分原因都归咎于看书。书太稀罕,几乎全村人家都被我因为找书祸祸过:仗着嘴皮子利索辈分高,走家串巷,到谁家就“抄家”,毫不见外,就差翻箱倒柜了。要碰上舍不得借的,胡搅蛮缠死缠烂打兼理直气壮:“你还没看啊?那也得先给我,我看得快啊!”连哄带抢,卷书走人,留下主人哭笑不得。

“抄”遍全村,也就那么几本书和老掉牙的连环画,书以《杨家将》《岳飞传》《西游记》《三侠五义》之类居多——我身上的男人性格大概就是从这些缺页少角、纸边泛黄的书中来的。其实我那会儿也就五六岁,还没上学,所谓的读书,其实是连蒙带猜,有点无师自通的意思。竟然就读了个七七八八,为了下回“抄”书更气势,就主动给不识多少字的婶子大娘们讲书里的故事。于是原本顽劣的小马蜂在这些口下从不饶人的妇人眼中,反倒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你个熊孩子咋不学着点人家小马蜂,看看,那么小个妮儿就能认整本书……”

当“抄”书难以满足时,我上了学。每天欢欢喜喜去村那头的学堂,在老师领进的崭新世界里如饥似渴地撒欢儿;放学欢欢喜喜回村这头放羊、割草。晚上,在明晃晃的大月亮下疯跑、踢毽子、捉迷藏。冬天天冷,在外面玩常常冻得鼻涕哧溜的,于是大棉袄的袖子一个个被蹭得锃亮——呵呵,别觉得恶心啊,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日子反倒一点不单调,每一天都活得闪闪发光!

后来开始写作文,认字早、看书早的好处开始显露出来:我的第一篇作文就被在全校当范文,老师挨个班级去读。那个邻居、被我“抄家”最狠、该叫我“姑姑”的语文老师,见了我两眼放光,好像挖到宝:“中中中,写哩真不赖,只要恁有心啊,这身边儿哪哪儿都是文章啊……”那浓重的乡音和夸张的欣赏对我影响至今。

是的,我们的身边,天大地大,村庄和田野到处都是摊开的书卷。

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我被母亲拴在地头(拴的是腰,不要乱想到小狗哦),嘬着手指头巴巴地望。地里头,父亲母亲在劳作,时不时直起腰来看一眼我,捎带着擦把汗。

等大了一点儿,自由度就高多了,就能在地里跟着撒欢儿:

谷雨前后是棉花育苗,在地里“咣当咣当”地打营养钵(类似打煤球,棉籽种在钵里,再覆膜育苗),风还很凉,泥土很香;

五月的麦假,去推长杆(一种收麦子的农具,长棍的一头装着铲刀),烈日下,看着整齐划一倒在脚下的麦子,一骄傲就原谅了麦芒带来的浑身刺痒;

八月暑假摘棉花。相对小小的我,棉花显然海拔太高(那会儿还没有矮化植株技术)。踮着脚一伸手,呀!我的最怕:软绵绵的肉虫子!海一般的棉花地里顿时响彻我的惨叫和大人远远的嘲笑声;

等到叶黄秋深,花生和红薯就成熟了。最妙的就是这时节了,因为能解嘴馋。比如刨红薯,先刨几块出来,挖个坑,点上柴,扔进红薯,过会儿把坑一封,该干啥干啥去吧。等这块地的红薯刨完,那边也焖熟了,时间刚刚好,扒将出来,手上颠倒着,嘴里吸溜着,脸上蹭着黑——那个烫啊,那个香啊,那个甜啊!

农忙时节,每天天刚蒙蒙亮,我的乡亲们就一猛子扎进田里,直忙到太阳老高才回来吃头顿饭——有些人家干脆一天两顿。地里的营生是生计,也是脸面。到了饭点儿,街里就热闹起来。抱个大海碗当街一蹲,一边“呼呼噜噜”地吃面喝汤,一边高声大嗓地唠嗑。谁家庄稼强,谁家碗里香,谁家长谁家短,都在整个村子的眼皮子底下,哪个也跑不了。我们这些小不点吃饭也扎堆,像一群从不挑食的小猪,比谁吃得快吃得多。等吃完了端碗回家,母亲一看,不是自家的碗,就会笑嗔:“这又跟谁换着吃了?明儿记得把碗换回来!”

村西头有个野林子,杂有果树,树上的鸟窝基本和我都是老相识(有损淑女形象暂且不提也罢)。关于林子的回忆都沾着香气:三月捋榆钱、五月摘槐花、六月躺在桑葚树杈上满嘴紫红、八月打小枣、十月抢石榴……

村东头是个大水塘,有鱼有虾,岸边满是芦苇,藏起一夏蛙声。太阳一偏西,小媳妇大婶子就端着洗衣盆在南岸一溜排开。女娃在妈妈身边嬉水——北岸是半大小子的地盘儿,男女有别,泾渭分明。此起彼伏的棒槌声响起来,全村的家长里短也在晚霞里晒满了塘:

啪!啪!“二憨两口子真愁人,把个地种成啥了……”

啪!啪!“老蔫家的,不是婶儿说你,给你婆婆送的那饭能吃么?婶儿告诉你,老栾家的名声要坏了,那以后可寻不下好媳妇……”

啪!啪!“秀明家老大真争气,考进县一中嘞!”

被爽朗的槌音追着,女人的高声大嗓传出去老远。水面上一跳一跳的霞光,把一张张笑脸染得格外生动。

你看,从小我就和大自然友好建交,深谙土地、食物和村庄的秘密:种豆得豆,种善得善,有耕耘才有收获。那些和我一样直脾气、一根筋的乡亲们,对此一定也心知肚明,虽然没喝过多少墨水,但他们骨子里传承着乡土文明的血脉。

猜你喜欢
马蜂红薯
挖红薯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红薯喂猪 注意四点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一只马蜂引起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