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江苏工业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1-03-03 01:28张明从海燕
现代管理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张明 从海燕

[摘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江苏是工业大省,应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关键技术可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利用外循环积累的竞争优势重塑双循环发展优势,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巩固和增强工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能力,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关键词]工业经济;双循环发展;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刘鹤,2020),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在视察江苏时指出,江苏要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江苏是工业大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必须在新发展格局中主动应对、积极作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巩固和增强江苏工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能力,续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 工业经济双循环的内涵和特征

工业是强国之基,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工业经济双循环发展,就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体,通过创造升级强大的内需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提升工业供给体系质量与水平,使得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实现更安全、更可持续增长的一种发展方式。工业经济双循环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工业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产业链供应链。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可以有效促进双循环发展。第二,工业经济国内大循环是主体。工业生产应立足于满足国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通过产业创新补齐发展短板,带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第三,工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在加快提升工业国内循环发展能力的基础上,要继续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双循环更加有机融合。

二、 江苏工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前,江苏工业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改革开放后,江苏工业总体取向上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通过兴办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走出了一条以出口为导向、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模式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全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江苏工业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双循环发展道路。

1. 双循环发展的产业基础。江苏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善,经济发展全国领先。一是总量规模全国领先,生产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江苏工业规模总量全国领先,2019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比全国平均水平(5.7%)高0.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国10%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43379.7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3.8%(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是先进制造业加速壮大,产业升级优势明显。集群发展优势突出,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海工装备等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医药、软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全国第二,光伏、智能电网、海工装备等细分领域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40%和3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助推产业链延伸。“十三五”以来企业研发投入保持年均10.4%的高速增长,总量规模居全国前列,仅次于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稳步提升,2019年达1.23%,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和覆盖率均居全国前列。四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双循环参与主体基础雄厚。截至2019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4.5万家,占全国12%左右。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7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6家。五是开放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国际循环合作基础扎实。2019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61.2亿美元,江苏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十多年居全国第一。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从2016年的103.1%下降到2019年的43.6%,国内国际循环发展的比例关系更趋合理。以苏州工业园等为代表的国际合作园区和以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等为代表的境外园区,在提升江苏开放创新能力、促进双循环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突出的推动作用。

2. 双循环发展面临的挑战。受中美经贸摩擦和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响,江苏工业经济双循环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一是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目前江苏新兴产业的整体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6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左右;在江苏省工信厅梳理的175项“卡脖子”技术中,44项完全受制于国外。二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较大压力。短期看,疫情蔓延强烈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部分依赖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出现供应紧缺、不及时等风险;长期看,美欧等发达国家不断在高端技术领域对我国进行封锁,部分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等面临长期断供风险。三是缺乏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江苏企业数量众多,但与粤浙鲁三省相比,领军型龙头企业较为缺乏,导致多行业在产业链延伸、商业模式创新、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表现乏力。四是参与国内经济合作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江苏工业的突出优势还没有得到发挥,本地的技术、人才、平台、服务等还没有与长三角其他省市有机融合,还没有充分利用和挖掘全国市场的需求和资源,参与国内经济大循环的程度还不够深。

三、 构建江蘇工业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几点思考

[2] 娄勤俭.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N].人民日报,2020-11-27(09).

[3] 谢志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J].唯实,2020(9):7-9.

To Build a Dual-cycle Development Pattern for Industrial Economy in Jiangsu

Abstract:To spe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dual-cycle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domestic cycle as the mainstay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ycles reinforce each other is a strategic decision made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the light of the changes of development stage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s industry is a pillar of its economy, Jiangsu should proceed from its stengths for development, keep key technologies under control,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hains and supply chains dominated by domestic corpattions,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modernization level of the chains. Jiangsu should rebuild the strengths of international cycle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ompetitive edge accumulated by the domestic cycle so as to reinforce its role in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s and value chains, to consolidate and enhance the supply capacity of Jiangsu industry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ycles, and to be a fine example of it.

Key Words:industrial economy;dual-cycle development;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作者簡介:张明(1988-),女,江苏省南通市人,硕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从海燕(1988-),女,安徽省合肥市人,硕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收稿日期:2020-10-01 责任编辑:殷 俊)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