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燕,蒋永取,邹 荥△
(1.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属于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运动神经病变或下肢感觉病变,常表现为蚁行虫咬、肢体疼痛和麻木等并出现肌肉萎缩[1-2]。目前临床上西医多采用营养神经细胞、降糖、抗氧化应激和改善肢体循环等手段进行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DPN在中医上属于 “血痹”“消渴继发痹证”等范畴,针灸治疗DP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4]。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DPN患者60例,探讨固本通络电针法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疗效及对SOD、MDA和hs-CRP水平影响。
选取 2017年10月—2019 年10月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DPN患者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7.89±5.43)岁,平均糖尿病病程(9.75±2.59)年。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7.93±5.46)岁,平均糖尿病病程(9.79±2.61)年。治疗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7.85±5.40)岁,平均糖尿病病程(9.71±2.57)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并伴有明显的四肢远端神经性疼痛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SCV)<40 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45 m/s。
1.2.2 中医辨证标准 主要症状:四肢运动障碍、四肢远端感觉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等;主要体征:压力觉、震动觉、温度觉、痛觉的缺失,肌腱反射消失或减弱等,辨证属气虚血瘀证[6]。
患者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餐后2 h血糖<10 mmol/L,空腹血糖<7 mmol/L;患者目前意识清晰,能够配合接受治疗。
因颅脑肿瘤、脑梗死、酒精和脊椎病变等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者;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与造血系统疾病等疾病者。
1.5.1 对照组 给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保持患者处于俯卧位,取穴:申脉、照海、内关、外关、公孙、列缺、后溪和足临泣,保持全身放松,采用华佗牌毫针(0.35 mm×50 mm)针刺,进针深度16.67~33.33 mm,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之后,留针时间为30 min,期间行间歇性施针2次,1次/d。
1.5.2 治疗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固本通络电针法,取穴:①仰卧位取穴:上肢穴位取曲池和合谷;下肢穴位取足三里、太冲、血海和三阴交;②俯卧位取穴:下肢穴位取昆仑、委中等;背部腧穴取肝俞、脾俞、胃脘下俞和肾俞。操作方法:保持舒适体位,采用华佗牌毫针(0.35 mm×50 mm)直刺,进针深度约为33.3~40.0 mm(胃脘下俞、肝俞均向脊柱方向斜刺16.7~26.7 mm ,勿向脊柱相反方向深刺或斜刺),得气之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1 min,不得气者给予辅助手法从而帮助得气,在损伤神经支配区域穴位接通66805-2A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选用3 Hz、断续波,电流强度从小到大缓慢调节直到出现局部肌肉有抽动、麻刺感,背部腧穴的电流强度应偏弱,持续时间为30 min,1次/d,两组穴位交替使用。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
1.6.1 临床疗效 显效: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振动觉、知觉明显改善或恢复,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神经传导速度提高>10 m/s;有效: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振动觉和知觉有所改善,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减轻,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 m/s;无效: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振动觉和知觉无改善,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无改善,甚至较前加重[7]。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2 VAS评分 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0~10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评分越低代表疼痛度越低[7]。
1.6.3 多伦多临床积分标准(TCSS) 治疗前后采用TCSS量表评价患者体征,包括感觉试验、反射分及症状分[8]。症状分:不出现为0分,出现1项为1分;反射分:正常0分,减退1分,消失2分,两侧反射分别计分,本项最高分为4分;感觉试验分:无异常0分,出现1项异常为1分;本量表总分为19分。
1.6.4 右侧腓浅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SCV) 治疗前后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型号:日本光电Neuro Pack MEB5504)测定两组右侧腓浅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SCV)。
1.6.5 血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验外送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室。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VAS评分和TCSS评分、MCV、SSCV及SOD、MDA和hs-CRP水平等计量数据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和T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T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和TC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CV和SSCV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SOD、MDA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DA、hs-CRP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见表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上属于“血痹”“消渴继发痹证”“皮痹”“脉痹” “痿证”“不仁”等范畴,病因为消渴一证迁延日久,致五脏六腑功能发生失调,以致全身阴阳气血亏虚、耗伤气阴、脉络痹阻和血行瘀滞所致[9]。 发病部位涉及三焦、肺、肾、肝和脾(胃)等脏腑与外在肢体、脉络,外则痰浊瘀血阻滞经络为标,内以阴阳气血亏虚为本[10]。治疗本病多以恢复脏腑机能、补益气血阴阳和祛除病理产物为原则。八脉交会穴最早见于 《针经指南》,为南元时期窦汉卿著作,属于机体十二经脉中通于奇经八脉的8个腧穴,即“列缺、后溪、足临泣、公孙、申脉、照海、外关、内关”;分布于腕踝关节上下,交叉贯串于十二经脉又通于八脉,上下循环交会相错, 具有调节奇经气血和十二经脉的作用,能够维护调节全身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的各种机能正常活动[11]。对于十二正经的经气,奇经八脉具有调节、滥蓄、汇聚和转输的作用。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共同构成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当十二经脉气血衰弱时,则奇经之气血能够返流到十二经脉中而补之,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十二经脉气血旺盛时,则溢于奇经而蓄之。 由于奇经八脉与八脉交会穴相交通,属于“十二经之大会”,所以可用于治疗奇经八脉乃至十二经的诸多病证[1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固本通络电针法,李永方等根据“固本培元,疏通经络,祛瘀化痰”的中医理论,简称固本通络,以电针治疗为手段,用于治疗DPN[13]。选用三阴交、肾俞具有补益先天精气的功效,肾气充则脏腑得运;足三里、脾俞具有生化气血、助脾化湿祛痰和温补脾阳的功效;胃脘下俞又称之为胰俞,属于治疗本病的要穴;合谷、太冲、委中、曲池、血海和昆仑等病变近部取穴,具有化瘀止痛、行气活血的功效。合谷、太冲(均双侧)又称为“开四关”,属于经典配穴,金元时期窦汉卿著作《标幽赋》中云:“寒热痹痛,开四关而矣”,说明合谷、太冲具有行气止痛、调理寒热的功效[14]。固本通络电针法的治疗价值在于将以上穴位和电针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固本通络”的治疗怍用起到了有力保证[15]。
本研究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好,提示联用固本通络电针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可能是由于固本通络电针法具有行气止痛、调理寒热的功效,李永方等研究表明固本通络电针法用于治疗DPN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改善神经传导速度[14]。治疗组VAS评分和TCSS评分明显较低;两组患者MCV和SSCV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提示联用固本通络电针法能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疼痛度,并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能是由于固本通络电针法能够促进损伤神经局部,加速局部变性、坏死和崩解产物的吸收,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线粒体超氧化物产生过多是 DPN的发生机制,SOD、MDA和hs-CRP水平与DPN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通过监测SOD、MDA、hs-CRP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进展。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MDA、hs-CRP和SO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联用固本通络电针法能够改善SOD、MDA和hs-CRP水平,有助于患者预后。本研究研究价值是在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基础上联用固本通络电针法,固本通络电针法将三阴交、肾俞等穴位和电针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固本培元、疏通经络和祛瘀化痰的功效,能够起到增效作用,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气虚血瘀型DPN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采用固本通络电针法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SOD、MDA和hs-CRP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