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会民
(河南省清丰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清丰 457300)
热性惊厥为小儿常见病症,发病率在3%~4%,具有发病迅猛等特点,该病并发症较多,易损伤组织器官[1]。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原因,认为可能与感染、发热、遗传、年龄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用针刺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辅治热性惊厥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76例,均为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2.71±0.81)岁;病程1~3个月,平均(1.98±0.47)个月。观察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3.06±0.97)岁;病程1~3个月,平均(2.09±0.4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2]中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儿科学》[3]中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②经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③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④无肝肾功能障碍;⑤知情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⑥无免疫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惊厥;②造血系统疾病;③颅脑外伤、出血、水肿等引起的惊厥;④对研究药物禁忌。
两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入院后侧卧,清除口鼻咽部呕吐物、分泌物,避免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呼吸困难严重者吸氧,给予高热者降温,给予呼吸衰竭者呼吸兴奋剂,给予感染者抗感染,同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乙酰氨基酚栓(山西达因儿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1763),纳肛,1次0.15g;苯巴比妥(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02),肌内注射,5~8mg/kg,每4~6h给药1次。
观察组加用穴位辨证针刺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针刺选取百合、合谷、人中、涌泉为主穴,痰多配丰隆,壮热配大椎、十宣放血,惊恐配神门,泻法强刺激,于惊厥停止后再留针5min。将芒硝5g,大黄6g,厚朴6g,枳实6g研磨成末,加入100mL温水,行保留灌肠,剂量为2~3mL/kg。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惊厥停止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
治疗前、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4+、CD8+、CD4+/CD8+。
治疗前、治疗后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采集10mL空腹静脉血,抗凝,其中5mL以3000r/min离心,时间10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100β蛋白、NSE,剩余5mL全血使用流式细胞分选仪(美国BD Biosciences FACSAria Ⅲ)测定CD4+、CD8+、CD4+/CD8+。
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估疗效。痊愈:积分减少率大于等于95%。显效:积分减少率72%~94%。有效:积分减少率30%~71%。无效:积分减少率小于30%。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s )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s )
组别 例 惊厥停止时间(min)退热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 41 1.47±0.51 2.27±0.41 5.44±0.39对照组 35 4.09±0.98 4.08±1.05 7.27±0.56 t 14.925 10.176 16.716 P<0.001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观察组 41 51.49±6.03*22.38±3.16*1.90±0.31*对照组 35 43.67±5.82*30.51±3.72*1.43±0.29*t 5.726 10.304 6.786 P<0.001 <0.001 <0.001时间 组别 例 CD4+(%) CD8+(%) CD4+/CD8+治疗前观察组 41 40.15±5.12 35.91±4.72 1.12±0.24对照组 35 38.76±4.80 34.66±4.38 1.11±0.22 t 1.214 1.189 0.188 P 0.229 0.238 0.851治疗后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比较 (±s )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比较 (±s )
观察组 41 0.51±0.17 38.15±4.09对照组 35 0.48±0.14 37.22±3.86 t 0.831 1.014 P 0.409 0.314时间 组别 例 S-100β蛋白(µg/L) NSE(pg/mL)治疗前观察组 41 0.10±0.03 8.21±1.53对照组 35 0.25±0.07 14.67±2.09 t 12.457 15.518 P<0.001 <0.001治疗后
热性惊厥为婴幼儿常见神经系统疾病,随着年龄增加,儿童机体逐渐发育,其发病率逐渐降低。热性惊厥临床多表现为突发性肌群强直、阵挛性癫痫等,还可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苯巴比妥为常用药物,具有镇静催眠等效果,可缓解临床症状;对乙酰氨基酚栓多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服药1~2h内药物浓度可达峰值,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前列腺素合成酶,能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释放,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阻止离子紊乱,发挥解热、镇静等效果[5]。
研究指出,中医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疗效显著,并可减少惊厥再发[6]。小儿为“纯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当外感邪实则从表入里,引发遇热化火,而火热灼津,进而生痰,致痰邪蒙蔽心神。治疗以清热、镇惊、息风、安神为主。穴位辨证针刺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可迅速发挥治疗作用。人中属于督脉,具有醒神开窍、镇静安神、调和阴阳、解痉通脉等作用;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能镇静止痛、清热解表、通经活经;百会,百脉之会,贯达全身,有醒脑开窍之用;涌泉属足少阴肾经,具有醒脑开窍、散热生气之功,可熄风止痉。诸穴配伍,可清热镇惊、醒脑开窍、息风安神[8-9]。同时,用大承气汤行保留灌肠,能有效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发挥填补元气、打击邪气的效果,有助于疏导热气、畅通脏腑。现代研究指出,灌肠疗法通过直肠给药,直肠黏膜吸收能力较强,药物无需经肝肾代谢,能减少对胃肠的损伤[9]。穴位辨证针刺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热性惊厥患儿,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另外,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均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说明穴位辨证针刺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热性惊厥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S-100β蛋白为构成神经胶质细胞胞质的主要成分,不仅能反映胶质细胞功能,还能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周围神经组织细胞炎性损伤程度;NSE为神经元损伤标志物,在神经细胞受损后,其迅速释放入脑脊液,从而进入血液,导致血清NSE水平升高。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NSE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穴位辨证针刺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热性惊厥,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综上所述,穴位辨证针刺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辅治热性惊厥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神经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