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
摘要: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从课程的四个经典问题出发:期待学生学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或活动以教给特定的学生?学生真的学会了吗?对目标制定、教学组织、评价方案等逐一分析,探讨说明文教学如何实现学教评一体化。
关键词:《大自然的语言》;说明文教学;学教评一体化;筛选信息;说明顺序
“学教评一体化”是指在课程实施中,以教育目标理论为指导,使学习、教学、评价之间彼此相符,保持一致。该理论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即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从课程的逻辑角度看,则是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开始,经历“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或活动以教给特定的学生”,最后确定“学生真的学会了吗”,这实际是课程的四个经典问题。
本文拟从这四个问题出发,以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探讨说明文教学如何实现学教评一体化。
一、期待学生学会什么
“期待学生学会什么” 指向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考虑四个依据: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与内容部分,关于说明文阅读的表述如下:“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关于说明文写作的表述有:“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
2.单元目标。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明确指出:“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3.教材分析。本文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顺序介绍了物候及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理浅显易懂,不但能丰富读者的科学知识,而且能激发读者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4.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说明文的基础知识,但主要针对的是事物说明文。八年级学生逻辑思维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解抽象的事理,分析逻辑顺序。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又因《大自然的语言》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教读课文,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制定目标要充分考虑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习“一篇文章”进而会读“一类文章”。正如广东省语文教研员冯善亮老师所言:“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必须定位于通过有指导的课文阅读实践掌握方法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读课承担着让学生掌握本单元所要求学习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基本任务。”故将第一课时(本课文拟安排两个课时)核心目标制定如下:
通过快速阅读,抓关键句,筛选信息,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并学习本文逻辑顺序的运用。
(1)阅读方法:快速阅读,圈点勾画。
(2)阅读策略:概括信息,抓中心句。
(3)写作技能:运用表明逻辑顺序的提示语写一段文字。
二、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
考虑到事理说明文较为抽象,本课可借助相关图片、诗歌、农谚、微课等素材辅助教学。课堂上穿插两个微课:微课1——《自然现象与物候学》,呼应文章开头,激发学生阅读与探究兴趣;微课2——《逻辑顺序》,突破本课难点。根据制定的学习目标,本节课主要安排三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寻找现象,明确概念
活动二:快速阅读,筛选信息
活动三:精读细研,把握顺序
这三个活动,紧扣说明文教学的内容与能力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说明的阅读方法与阅读策略。
三、如何针对特定的学生组织这些素材或活动
本节课设定教学对象为欠发达地区普通城镇中学八年级学生,考虑到学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有限、学生基础薄弱等情况,教学内容要高度聚焦,教学过程重在扎实训练,教学方法务必可操作性强,故三个主要活动安排如下:
活动一:寻找现象,明确概念
观看微课1——《自然现象与物候学》,并让学生圈画“第1、2自然段哪些是大自然的语言”,通过寻找现象,从大自然景色的变化中明白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再依据课文信息填空,明确物候和物候学两个概念。
活动二:快速阅读,筛选信息
设置三个问题一个任务,训练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筛选信息,通过提示语和圈画中心句,明白物候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快速阅读4-5段,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快速阅读6-10段,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让学生依据提示完成表格。
快速阅读11-12段,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梳理全文,根据筛选的主要信息,把全文浓缩为一篇精简的小文。
“浓缩精简小文”任务的设置是让学生的学习形成完整闭环:由“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到“筛选信息 ”的碎片化再到“精简小文”的浓缩概括,同时,这也为后续写作训练做了绝佳示范。
仅仅设置好问题和任务还不够,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或者微课,将筛选信息的思维轨迹和圈点勾画的过程可视化,形象直观,方法可操作性强。最后顺理成章小结筛选信息的方法。
活动三:精读细研,把握顺序
为结合本课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完成本文教学难点:学习本文逻辑顺序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
第6—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根据提示继续补充表格。想一想可以换顺序吗?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对比的范围不同,影响有大有小,再分析“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等词语,文章显得条理分明,既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又体现了说明的科学性。再用微课2——《逻辑顺序》,进一步讲解这一知识点。
四、学生真的学会了吗
教学“有效” 的唯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否整体一致?学习目标达成度如何?根据学教评一体化理论,评价持续地镶嵌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之中,而不只在学习、教学终结之后实施;学习、教学、评价三者共享目标。秉持“评价即学习,让评价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的理念,教师可在制定学习目标之时,同步制定学习过程性评价方案,结合导学案完成、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通过自评和师评的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大自然的语言》学习过程性评价方案如下:
其中,本节课学习的三个主要评价内容:梳理建构、阅读策略、阅读方法分别通过导学案中的三个练习来评测,而“写作技能”属于语文实践活动,一方面检测学生对“逻辑顺序”的掌握程度,一方面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学完本节课,绝不仅仅学习了两个概念和本文说明的事理,更主要的是阅读方法和策略能迁移运用,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后续学习本单元其他三篇文章,乃至阅读其他事理说明文,能通过筛选主要信息、理清说明顺序,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这个评价方案,从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示例的阐述都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整体一致性。
学教评一体化,以目标为灵魂,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整体一致,围绕学习目标双线并行,同時把课堂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师生目标清晰、一路同行,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