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玉
在《教育的100种可能》里,李镇西写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所带的第一个班,到退休前教的最后一个班的36个学生的人生轨迹。他们中有教师、医生、空姐、飞行员、艺术家、科研工作者、公交车司机、火锅店老板、银行职员、足球教练、摇滚歌手……这本书里有李镇西近40年来细腻地记录并保存下的他与学生的交流,有他当年的“教育”,有学生回忆中的“教育”,有他们现在理解的“教育”,也有他们对子女的“教育”……
李镇西说这本书不仅是写给老师的,也是写给家长和学生的。“对老师而言,希望能帮助他们端正教育观念,破除教育当中的功利,平等地對待每个孩子。对家庭而言,希望家长变得平和,不那么焦虑,不要攀比,对自己的孩子要有信心。对于当下的学生,希望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参照,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于过往的学生,则希望给他们带去一份亲切的回忆和美好的怀念。”
精心加工每一份“草稿”
《教育家》:您想通过这36个学生的成长故事给当下的教育工作者带去哪些启发?
李镇西:我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能够让包括家长在内的所有教育者真正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属于自己个性的成长和成功。
不少孩子当年的学习与表现和几十年后的人生,往往没有我们想象或期待的那种必然联系。我想用自己的经验告诉老师们,无论眼前这个孩子是什么样的表现和成绩,他的将来都有不止100种可能。老师不能只用一种可能去规范学生,如果能用多种可能去看待他们,你就会有新的期待,而不至于焦灼不安、急功近利。
老师爱孩子,爱的应该是这个孩子本身,而不是爱他的成绩和表现,更不是爱他几年后可能有的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高考状元的“荣耀”,或几十年后院士、部长等“头衔”和“光环”。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未来,更多的人成为普通劳动者,这依然是为人师的骄傲。对每一个孩子无条件地、不计后果地信任与尊重,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家》:一直以来,您都有写日记和教育故事的习惯,您用文字留住了孩子们的成长,也留住了自己的成长。于您而言,写作与教育是什么样的关系?
李镇西: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而精彩地写,又能促进更加精彩地做,因为经历了反思的过程。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把文学梦想托付给教育》,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想当作家,可以说写作成就了我的教育。文学和教育是相通的,都讲情感,都讲人性,都有诗一般的情怀,都需要细腻的心思和敏锐的眼光。作家与老师,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理解,并影响着生命的质量。
对于教育写作,我想对老师们说,即使你无法写得那么生动形象,哪怕不能发表,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写作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就是成长。你把自己的生命通过文字留下来,退休之后,回头看这些可能不那么生动但却依然鲜活的故事,你会热泪盈眶。同时,你又帮学生留住了青春。如果不记录,这一切就完全消失在逝去的岁月里,不留一点痕迹。
《教育家》:从一名语文老师到校长再到教育专家,行走在教育路上近40年,每个阶段应该都有不同的思考和收获,能否分享一下您在教育路上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李镇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教育的浪漫主义、教育的现实主义、教育的理想主义。
刚工作那几年,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把课上好,把班里的孩子带好。当时,我心中有一个教育蓝本,来源于我读过的一本书——作家王蒙先生19岁时写下的《青春万岁》,由于历史原因,1979年才首次正式出版。这本书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高中生热情洋溢的青春生活,是那么透明、清澈。当时我就想,当老师以后一定要建成一个那样的班,1982年大学毕业,我带着那样的教育情怀到了中学任教。当时我开展了很多活动,包括成立未来班,邀请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帮我们谱写班歌。我把那个阶段称作“教育的浪漫主义”。
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术界进入活跃期,我本身喜欢阅读和思考,视野相对比较开阔,所以开始了对教育的反思。1987年,外校一名品学兼优的女生不明原因的自杀给我带来很大震动,后来我通过思考与剖析发现,我们的教育既脱离现实又脱离学生的心灵。当时我写下一篇近万字的报告文学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第一版,那篇文章反响很热烈。编辑部还转给过我一封学生的来信:“李老师,现在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有人回答。”我就开始思考,我们的教育该怎样关照现实?后来我当校长时,常跟老师们说:“一位老师最应该想的不是该怎么落实教育局的文件,而是此刻我的学生在想什么。”我把这一阶段称作“教育的现实主义”。
20世纪90年代后期,去读博士之前,面对当时社会和教育上的一些问题,我经过思考得出一个结论——教育应该是理想主义,既面对现实,又面对未来。未来的中国,必将是一个更加民主的社会,公民意识、民主、平等、法治、人性、尊严、权利,这些都是应该注入教育,并体现在课堂和班级管理当中的。
真正的教育该指向哪里
《教育家》:对于当下的教育,您思考最多的是什么?
李镇西:当下,我们越来越多地提一些华而不实的概念和口号,而忘记了我们是从哪里出发的。所以我现在思考最多也最想说的是“恢复常识,做好常态”。常识,即教育是为了人本身。常态,即尽量抹去我们涂在教育上的油彩和脂粉。
比如关于特色,一所学校必须有特色吗?没有特色就不是好学校吗?很多学校为了创建特色而折腾不止,还有好多是假特色。在我看来,特色,是历史的积淀,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学校还未建成就先提出特色目标。特色,是实践造出来的,不是梳理编造出来的。老师们认认真真上好每堂课,认认真真带好每个班,认认真真爱好每个孩子,校长认认真真帮助老师成长,把这“四个认真”做好,就算没有特色,又有什么关系呢?
教育不要总想着创新,抢夺话语权,提高学校的美誉度、知名度,先想一想怎样让每个孩子迷恋这所学校、喜爱每一位老师,怎样让孩子晚上能够有充足的睡眠,这比什么都重要。
《教育家》:“一切为了孩子”,请结合几十年的从教经验,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对当今的教师而言,需要把握好哪几点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
李镇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分别是对教育的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的范围界定。
“一切为了孩子”,是镌刻在许多学校教学楼上的口号。说的是我们的所有努力、所有工作,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孩子的成长与幸福。这个答案非常完美。学校所做的全部工作,的確都指向一个目标——孩子的成长。但,答案完美却不完整。“一切为了孩子”应该体现于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中。比如:上课不拖堂,以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未经允许不占学生自习课,以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宽容学生偶尔迟到,毕竟谁也难免会“猝不及防”;别让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久久站立,以等待前来视察的领导、专家;星期天能让孩子进学校踢球;发试卷时,假装将不及格的卷子不经意地卷上一角盖住分数;评讲作文时需要读优秀作文,请课前先问问小作者是否同意……
“为了孩子的一切”,是说孩子成长中所有的需求,都是我们工作的内容。我认为,看似无所不包的“一切”,其实主要是孩子每一天在学校所感受到的点点滴滴:孩子每时每刻需要维护的尊严,需要解决的困难,需要满足的愿望,需要倾吐的苦闷,需要享受的快乐,需要保证的睡眠,需要获得的成功,需要免除的恐惧,需要尊重的个性,需要保守的秘密,甚至需要看的一场演出,需要踢的一场足球,需要买的一个耳机,需要吃的一份蛋烘糕……就是孩子的“一切”。
“为了一切孩子”就是教育平等,“一个都不能少”。“一切孩子”不在墙上,也不在论文中,而在我们的身边,是我们每一天所服务的每一个孩子。真正的老师,应该是一个特别细心、敏锐的人道主义者。我们千万不要在高喊“为了一切孩子”口号的时候,让眼前触手可及、气息鲜活的一个又一个儿童,消失在一串串气势磅礴的概念之中。
总之,只有站在儿童的角度,才能做到这三个“一切”。
《教育家》:“孩子,你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更多生活的苦”,您是否用过类似的话去鞭挞学生?您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您怎样理解这句话?
李镇西:年轻时有过。我当时对学生说:“你是愿意吃苦一阵子,还是吃苦一辈子?你现在吃三年苦,是为了将来三十年不吃苦。”但后来我意识到,这种说法是错的,错在把教育当成为未来生活而做的准备。其实,学生时代本身就是生活,教育本身也应该是幸福的。
另外,苦不苦要看是否主动吃苦。主动攻克难关,战胜自己,本身也能体验成功的幸福。比如数学家陈景润,当年每天十几个小时蜗居在6平方米的房间里演算数学题,在旁人看来是多么枯燥、多么辛苦,但陈景润却恰恰痴迷于此,甚至把这当成一种享受。
《教育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说的“励志名言”。您怎样看待培养“人上人”和培养“人中人”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对于家长和老师,有什么建议?
李镇西:我觉得这句话充满了浓重的封建色彩和权力意味。我经常给学生讲陶行知所说的,要做“人中人”。
我当然为学生中赫赫有名的精英人才而骄傲,但同时也为默默无闻的平凡百姓而自豪。这才是老师应有的“骄傲观”。千万不要把教育的目标仅仅锁定在培养“高端人才”,而应该把培养数以千万计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公民作为我们的神圣使命。
不少老师认为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才是自己教育的成功,而没有意识到,教每个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就是教育的成功。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而不仅仅是培养才的。当然,这与社会大环境和教育评价以及绩效考核制度也是息息相关的,而这些都是亟待改变的。
对一个人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因为善良,他会懂得珍惜爱、捍卫爱,对很多事就不会一味妥协。其实这种品质更多是家庭教育的结果。他们在我身边时,我只是给他们一些尊重和引领,可能强化了他们本就有的善良,打开了他们相对狭隘的视野。教育真正要做的,与其说是尽量“塑造”学生,不如说是尽量不妨碍学生自由发展。依从个性,给他自由,学生的成长会超出教育者的想象。
TIPS:李镇西推荐给老师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会读到今天中国的教育,并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文选》:我们今天素质教育的所有主张,早在陶行知的著作中就有更加精彩的论述。
●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范梅南教你如何面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窘迫问题。
●吴非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从课堂细节出发,思考教育的本质。
●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吸引的教育》:作者告诉你,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现代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