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丽虹 葛余常
新冠疫情的出现扰乱了学校原有的教学计划,为了让学生“停课不停学”,各地教育部门都采取了网上在线教学,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积累了有益的经验。目前,在线教学与学习已经从应急走向常态,成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混合式学习作为“互联网+”背景下一种新型教学形态,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其颠覆和重构教育在给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
● 混合式学习概述及迷失
1.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是“互联网+教育”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把线上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相结合,促进学习者有更加完善学习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线上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观看教学微课进行学习并完成针对性的练习,面对面教学主要是对微课的学习和学生练习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混合式学习能挖掘学生的“慧根”,强调全息学习,促进因材施教,提升核心素养。
2.混合式学习教学迷失
当前混合式学习存在认知理念故步自封、线上资源供给失衡、实践操作囿于浅层思维等实践困境。主要表现为:①重形式轻过程;②重讲解轻评价;③重技术轻实质。
● 思考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改进
1.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与以简单识记和非批判接受知识为特征的浅层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是学习者运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实现信息关联、迁移应用、问题解决、积极评价等高层次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习者全面学习目标的达成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1]深度学习是混合式学习的归宿,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2.混合式学习教学改进
笔者从深度学习视角去寻找和发现有助于混合式学习教学改进的有效方式,探索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流程(如下页图)。
(1)学习资源混合——注重信息关联,凸显价值性
混合式学习教学要迈向有效信息关联与优质资源统整,需要对平台开发的优质微课、教师精心设计的思维导图、生动形象的PPT、基于微课的导学案等各种学习资源混合构建,使师生的“前理解”与学习资源的“前理解”达成充分的“视域融合”,进而推动学习交往意义的全面生成。为此,在进行教学准备优化教学资源混合时,要立足学科教育价值,抓住学科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要求综合考虑资源配置和影响因素:一要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确定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动力;二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品格、学习习惯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资源安排和教学活动设计;三要把追求知识符号、逻辑形式与内在意义的关联以及追求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作为对学习资源优化改进的追求。这样通过传播前沿教育信息、展现教育智慧、拓宽教学视野、厚植教学经验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混合,助力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从注重显性符号知识吸收的浅层学习不断走向包含学科思想方法、思维形式及其意义理解和建构反思的深度学习。
(2)学习环境混合——注重知识建构,凸显本体性
策应教育信息化2.0发展变革的趋势,混合式学习教学过程应当在环境开放、人机交互、资源共享、自主探究、项目研究、小组协作的学习环境下展开。在构建混合式学习环境时,要做到真实虚拟相融合,重视时空延展,突破现场空间,并遵循针对性、整合性、开放性、有效性等原则。一方面要重视在面对面教学环境中搭建适应多种教学活动开展的物理环境,建立开展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小组;另一方面要重视网络环境下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利用微课学习圈、微信群、QQ群等协作工具突破学习时空限制。在线上学习环境中采用线下学习资源时要避免不遵循视觉驻留规律而降低学习效度的问题。在线下学习环境中要正确处理线上学习微课的“微”与线下教学的“全”之间的关系,要积极探索“线上”微课教学与“线下”面授教学无缝对接、相机嵌入的方式和路径,要顺应知识呈现的结构性和资源学习的关联性,特别是使选择的学习内容与提供的“混合”资源能够匹配,使之与课程的教學目标和内容要求相吻合,与学生混合式学习需求相适应。通过构建情境、交互、体验、评价为一体的深度学习场域,促进知识的联通、融合和创新,促进人的灵性发展,从而为学生“优学、乐学”营造开放交互、相对完整的混合式学习应用生态环境。
(3)学习策略混合——注重迁移应用,凸显挑战性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做好知识的活化、知识的内化、知识的外化和知识的整合,这样方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或技巧,是一种可以复制和学习的技能。教学要打好“组合拳”,让虚拟与现实、实时与非实时等多种学习策略组合起来为学习服务。因此,基于实践挑战,教师要巧妙利用学习策略去点燃学生深度学习的火苗。例如,利用学习注意策略对解惑答疑、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活动精确匹配时间;利用学习组织策略对师生互动、拓展学习、高阶学习等活动精准策应位置;利用动作技能策略提升微课程适应各种学习策略需要的多模态化、智能化、自适应化;利用任务执行策略对学生通过自探、协作所解决的任务要纳入到新的真实学习情境中让学生接受新的挑战;利用问题认知策略设计鲜活、精妙和精当的学科大问题去推动单元整体学习,让学生学会用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超越和“再创造”;利用学习激励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正迁移。[2]总之,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策略组合进行高效学习,优化学习效果,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用深度学习打亮混合式学习的底色。
(4)学习评价混合——注重批判理解,凸显发展性
评价是引领教学改革的关键。深度学习与混合式学习教学改进所追求的目标一致,二者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要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充分发挥评价对混合式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改进等多重功能,要考虑混合式学习境脉建立多元评价混合机制,促进学生批判理解等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例如,对帮助学生混合式学习的学习支架评价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着重考虑是否驱动学生展开自学、合学、探学;对作为重要资源随机嵌入课前、课中、课后的微课的评价要引导教育工作者在微课如何引发学生追求较高水平的“启悟联想”“思辨质疑”以及解决微课碎片化带来的零散性问题等方面更有作为。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正面及时评价促进线上与线下活动的不断融合,并让学生在接受挑战性学习任务活动中养成以审慎的样态加深对活动任务中蕴藏的深层知识和高阶思维能力理解的习惯。特别是在课后总结阶段,要以“结构性教学”帮助学生学会“结构性思维”,通过主体多维、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学习评价着力发展学生持批判或怀疑的态度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学会自我调整、自我建构。同时,教师也要从中触发思考,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找出不足及成因并加以优化改进,从而使混合深植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实现“转识成智”。
● 结束语
深度学习是对久受诟病的“虚假学习”“浅层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混合式学习教学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在课堂教学改进过程中,从寻找改进点到分析问题所在原因,再到不断改进课堂实践,这并不是一条简单、单向的流水线,而是一个复杂、可循环的过程。[3]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改进探索正是将课堂教学从认知能力向社会情感能力拓展、从知识本位向素养为先深化、从全面发展向提供适合的教育提升,将会给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因此,广大教师应积极思考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改进策略,促进混合式学习不断完善与优化,使之朝着教育预期的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
[1]葛余常,李君.指向深度学习的微课导学案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杂志,2019(03):9-12.
[2]葛余常,武丽虹.初中数学微课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J].教学与管理,2018(10):57-59.
[3]曹一鸣,王振平.基于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8(03):61-65.
作者简介:武丽虹,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泰州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葛余常,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泰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州市名教师,主持或参与省教育规划和省教研课题8项,曾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和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
该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初中专项重点资助课题“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研究”(E-a/2016/0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改进研究”(D/2020/02/234)(主持人葛余常、沈荣生)、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初中数学微课个性化教学研究”(B-a/2015/02/055)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