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鹄
教科书是课程呈现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诠释、整合、调适教科书,增强自身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能力,使教材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助推高效课堂的实现。本期,我们从培养学科素养、适应学情等视角,探讨教科书的灵活运用。
教科书中例题呈现的文本内容是静态的、浓缩的。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立足例题文本,适当地补充或调整教科书内容,可以更大限度地挖掘教科书的内涵和价值。
一、情境变一变,让探究更有趣味
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和真实的研究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时,教师改变教科书中“给出若干数据,求平均每份是多少”的静态情境,着眼于经历、体验平均数产生的动态过程,创设指向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培养的真实问题情境。课始,教师以寻找本班“最强大脑”为活动主题,以统计表的形式展示前一天口算比賽前三组学生的成绩。
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以下问题:哪一组做对的总题数最多?每个组平均做对多少题?哪个组的成绩最好?学生通过讨论顺利地解决了前两个问题,而对于“哪个组的成绩最好”,有的学生认为“第三组一共做对60题,成绩最好”,也有的学生认为“虽然第三组做对60题,总数是最多的,但他们组是5个人的总成绩,其他两组只有4个人的成绩,这样比不公平”。教师顺势启发学生:“人数相同,比总成绩就可以了;人数不同,怎样比较才公平呢?”这一矛盾冲突使学生感受到平均数的统计价值和必要性,为后续利用“先合再分”的平均分方法探讨平均数的算法提供了有效的素材。
二、内容加一加,让思维充满挑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7页例7(如下图),属于利用圆柱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教学时,教师在例题前增加了一个“设计方案”的活动,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呈现例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让学习任务更具挑战性。
首先教师出示一个装了少量水的瓶子,启发学生思考:“你觉得可以求什么?”学生认为:“可以求水的体积、上半部分空气的体积,还可以求瓶子的容积是多少。”教师晃动瓶中的水,再次提问:“摇晃的过程中,瓶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认识到:“水的形状变了,体积没有变化。”接着,教师借助学习单,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要求瓶中这部分水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如果要求瓶内空气的体积是多少,你有办法吗?写一写、画一画,设计一个求瓶内空气体积的解决方案。
对于第1题,学生直接列式算出水的体积:(6÷2)2×π×8=72π(cm2)。在交流第2题解决方案时,有学生提出:先量出瓶子的高度,算出瓶子的容积,然后用瓶子的容积减去水的体积就能得出空气的体积。一名学生质疑:因为瓶子上部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所以这个瓶子不能看作一个圆柱体,也就不能准确算出它的体积。这名学生随即展示了自己的方案:先把瓶子倒过来,这样空气所占的部分就是一个圆柱体,就可以求出空气的体积了。经过该生的演示和讲解,学生认识到把瓶子倒过来,空气的形状变了,但是体积没有变化。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推理得出:因为瓶子的容积和里面水的体积都没有改变,所以瓶内空气的体积也不变。教师借助课件再次演示瓶子翻转的过程,明确把瓶子倒过来的目的是把空气的形状变成圆柱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求出瓶内空气的体积了。
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变”与“不变”中质疑辨析,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使学生在探究中感悟“转化思想”。
三、素材补一补,让活动更加开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字编码》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教科书通过小精灵提出“你知道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或字母表示的含义吗?”的问题,呈现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或发现的关于编码知识的情境。这样编排的意图是提醒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与数字编码相关的知识技能,积累活动经验。
由于身份证号码位数较多、包含信息较复杂,加上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使用身份证的经历,对了解其编码方法有难度。为了便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等活动探索编码的规则和方法,感受数字编码简洁、规范、唯一等特性,课前,教师让学生记录自己与家人的身份证号码,作为研究素材。课中,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探索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信息,并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中对比研究本班几位男女学生的身份证号码,学生会发现同一个省的身份证前几位数字都相同,由此认识前6位地址码代表的是省、市、县(区);从不同的数字(第7~14位)发现出生日期信息;从性别码(第17位)的奇偶性上猜测并验证是男或女等;最后,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介绍身份证号码的结构及蕴含的其他信息。
教师通过补充大量的学习素材,让学生经历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自主探索规律,充分体现“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四、思维“延一延”,让知识更显关联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具体“量”的情境下体会小数的含义。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达到“有所感触而领悟”,笔者在学生初步感知一位小数的意义,抽象出“十分之几的分数都能写成零点几的小数”的规律后,设计以下活动,引领学生的思维逐步延伸,使学生感悟小数和整数的紧密联系。
教师借助课件(同步展示图片及标注出具体小数的长方形纸条),以问题导学:看这位篮球小巨人姚明,他像你们这么大时就已经长到1.6米,1.6米是多少?想象1.6米有多高;姚明一点一点地长高,接下来是多少?在学生数到1.9米时,教师追问:姚明12岁时就已经长到了1.9米。1.9米又怎么表示呢?再加上1个0.1米是多少?刚才大家在数小数,数着数着变成了整数,姚明的最终身高是2.26米,介于哪两个整数之间?接着,教师让学生数一数2米和3米之间的一位小数,使学生在数的基础上明确:在整数之间还藏着很多小数,它们有序地挨在一起,比整数更精准。
教师借助直观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通过数的过程明白一位小数介于两个整数之间,从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字1数到9,再加一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即得到一个整数;感悟“满十进一”的位值计数法的思想方法,理解小数和自然数一起,构成完整的位值计数系统。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教育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