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历史进程中,红色新闻记者始终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直接参与者,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向繁荣与富强的最直接见证者和记录者。他们的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激励着整个社会。
胡乔木:“新闻大管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篇章。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胡乔木肩负着报道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责任。他为新华社写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篇社论,简明扼要地指出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及其意义,激动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随后作者详略有致地阐发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纲领性文件,介绍了三个文件的内容和意义,使读者获得了大量关于新中国未来道路和方针政策的信息。
这是一篇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历史价值的佳作。
胡乔木1912年6月1日生于江苏省盐湖县鞍湖乡,原名胡鼎新,进入延安后取笔名为“乔木”。
胡喬木自幼聪慧过人。1924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1932年,在进步刊物的影响之下,胡乔木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主编了《海霞》《文艺青年》。当时许多中共领导人对胡乔木的文章备加赞赏,连毛泽东都称胡乔木是个不可多得的、可塑性极高的人才。
1941年2月起,胡乔木被毛泽东任命为秘书。
在延安工作期间,胡乔木协助毛泽东编撰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等重要历史文献,并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了数十篇社论,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1948年4月,胡乔木担任新华社总编辑和社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任职期间,为《解放日报》、新华社撰写了大量的社论、评论和新闻,胡乔木文笔犀利,能一针见血地点出问题的要害,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期间主管和从事大量的新闻工作,胡乔木得到了“新闻大管家”的美誉。
纵观他的一生,从29岁开始到毛泽东身边任秘书,由领袖的助手成长为“党内一支笔”,再发展为新中国的“新闻大管家”,胡乔木为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沙飞:中国革命军队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
沙飞是中国摄影史上第一个提出摄影武器论的人;沙飞是中国革命军队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沙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的第一任领导者;沙飞和他的战友们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
沙飞,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生于广州。1936年年初,沙飞看到外国画报上有几幅照片,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的场景。这让沙飞感受到了摄影对历史的影响,他非常激动:“我要当摄影记者,要用照相机记录历史”。这些新闻照片改变了沙飞的人生,他毅然选择将新闻摄影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
1936年9月,沙飞辞別了安稳的工作和家人,只身离开汕头,来到上海,开始新闻摄影生涯,用镜头记录下了中国现代史上一幕幕重要的瞬间。
不久,抗战全面爆发,沙飞知道,在民族危亡的时刻,用照相机记录历史是摄影记者的使命。《广西日报》1937年8月15日刊登了沙飞的文章《摄影与救亡》。他写道:“摄影在救亡运动上非常重要……将敌人侵略我国的暴行、我们前线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以及各地同胞起来参加救亡运动等各种场面反映暴露出来,以激发民族自救的意识。”他用照相机拍摄了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打击侵略者的照片;拍摄了国际反法西斯战士白求恩的照片;拍摄了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将士、人民生产生活、青年踊跃参军的照片……沙飞用照相机记录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壮丽画卷,记录了中华民族一段伟大而宝贵的历史。
乔冠华:从时评家到外交家
提起乔冠华,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是他那定格在中国外交史上著名的开怀大笑形象,他豪放自如的个性魅力感人至深。这位才华横溢的“外交之子”,在解放前一直从事新闻工作,正是这段激扬文字的经历为他解放后的外交生涯打下了基础。
乔冠华1913年3月生于江苏,天资聪颖,16岁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留学日本和德国,23岁获德国哲学博士学位。1939年3月,《时事晩报》在香港创办,乔冠华担纲主笔,每天的社论都是他来写。当时正是“二战”前夕、国际风云际会之时,因此乔冠华撰写的社论多谈国际问题,也正是这些出手不凡的国际述评,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迅速风靡香港,赢得人们赞叹,乔冠华因之成为闻名遐迩的时事评论家、国际问题专家。乔冠华本人的反法西斯主义的原则性、坚定性充分显露,他的见解总是与国内争取民主、团结进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斗争密切呼应。1939年年底,经中共中央批准,乔冠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秋,乔冠华听从组织安排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年初,乔冠华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工作,同年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乔冠华撰写的大量激情澎湃、说理透彻的时事政论,直指问题实质,立场鲜明,总能给人们以信心和鼓舞,颇有战斗力,向大后方人民传播了中央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激情和人们的喜怒哀乐。难怪当时许多青年人争相传阅乔冠华的文章。毛泽东曾对人说过:“我看,一篇乔冠华写的文章足足等于两个坦克师哩!”
梅益:人民广播开拓者
梅益是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开拓者,翻译家。他翻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广为流传。
梅益原名陈少卿。1913年生于广东潮州一户贫困人家,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从1934年开始,他在北平的《晨报》、天津的《庸报》、上海的《申报》等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散文和译作,并以此为生。
1937年,梅益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沦为“孤岛”后,为了突破日伪的新闻封锁,党组织安排梅益与夏衍着手筹办四开日报《译报》。当年12月9日,《译报》出刊。南京大屠杀和八路军胜利的消息,都是上海这家唯一的爱国中文报纸首先向国内报道的。但出报不到一个月,《译报》就被日本人取缔。
1947年3月,梅益到达延安,被安排到新华社负责广播工作。从那时起的20年时间里,梅益全身心投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中,曾先后主持延安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工作。1949年3月,随中央大队进入北平,继续主持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新中国广播工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首都天安门城楼上对“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实况广播,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也在同一时间转播。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在全国同时进行联播的实况广播。当天在天安门城楼主持实况广播的正是梅益。
1949年12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梅益为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分管宣传业务工作,同时兼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20世纪50年代,梅益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于1958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历史由此开始。
(本版稿件摘自《中国红色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