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伟 郑江岩 叶祥鹏 屈耀鹏 张剑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远山矿产资源勘查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大队,新疆昌吉 831100)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天山构造带上,由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卡拉库姆板块构成,并由贯穿全境的东西向乌拉尔-突厥斯坦-阿特巴什-依内里切克缝合线所焊接[1],境内构造线以北西西和北东东向为主。吉尔吉斯斯坦的构造带划分通常依据近东南向的尼古拉耶夫断裂和阿特巴什-依内里切克断裂,自北向南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等3个主要构造带,同时又被北西向的塔拉斯-费尔干纳深大断裂将上述各带分割成东、西两大块体,并将西部块体相应北推[2]。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多山国家,山脉占国土面积的3/4,境内各期造山运动活跃,地层齐全,造就了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金、汞、锑、锡、钨、铜、铁为优势矿种,其中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独联体第一位,锡产量和汞产量居独联体第二位,水电资源在独联体国家中居第三位[3]。
重晶石是以硫酸钡(ВaSO4)为主要成分的非金属矿产品,重晶石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和盐酸,无磁性和毒性。重晶石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80%以上用于石油、天然气钻 井泥浆的加重剂,重晶石在泥浆加重剂应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重晶石也用于钡化工、油漆、塑料和橡胶、医疗、造纸等行业。
吉尔吉斯斯坦重晶石矿点主要分布在北天山构造带(29处),其中数量最多的矿点(11处)分布在吉尔吉斯山脊的东南支脉:阿克塔什科罗,多努斯,科伊纳尔等。另外,在摩尔多套山脉(肯迪克,艾西,塔比勒盖蒂,埃米尔斯科,孔吉-阿拉套山脉(多洛纳塔,伊什,库拉查塔什赛,特斯基-阿拉套山脉(肯,沙斯特利沃,杜姆古套山脉),也有一些重晶石矿点分布。在费尔干纳-卡克沙利耶卡构造岩相带内,已知9个小型矿点,如卡伊登,別利-乌留克卡恩,阿沙特等。
在吉尔吉斯斯坦,重晶石矿主要有两种成因类型:热液型和岩溶型。热液型矿床矿体形态严格受断裂破碎带和裂隙的控制,矿体形态各异,大小悬殊,矿物组合复杂,矿石类型主要有单一重晶石型、重晶石-萤石型、重晶石-石英脉型和多金属-重晶石型;岩溶型矿床产于碳酸盐岩建造的古溶洞内,矿体形态复杂多样,与岩溶洞穴、岩溶构造裂隙的形态一致[4]。第一种类型的矿点在吉尔吉斯斯坦最为广泛。典型矿床简述如下:
该矿床位于纳伦州珍加尔区,属于中型原生矿床。位于摩尔多套山脉的北坡、摩尔多套河的中游,恰耶克村西南65km处。海拔2280m,准备露天开采。1948—1957年进行了普查工作(探槽,探井)。1954年,南哈萨克斯坦国家勘探大队对该矿床进行了勘查作业。1958年,对该矿床进行了修测工作。该矿床赋存在以粉砂岩、砂岩、凝灰岩砾岩、凝灰岩和凝灰岩熔岩为代表的红色晚奥陶纪地层中。重晶石脉发育在与石英斑岩接触的薄层粉砂岩中,主要赋存在构造断裂裂隙内。矿体呈东西走向,以70°~75°的角度向南倾斜,长度为330m,东、中部平均厚度为7m,西部为1.5m。矿体主要由灰色和灰白色细、中结晶重晶石组成。在矿脉的东部和中部,重晶石呈白色细晶体,糖粒状。重晶石被粉砂岩和凝灰岩碎片污染,并包含赤铁矿细脉。矿石中见有浸染状黄铜矿、黄铁矿、褐铁矿以及薄膜状孔雀石化和褐铁矿。
重晶石的化学成分:ВaSO471.97%~91.2%;SiO20.98% ~ 10.46% ;Fe2O30.33% ~ 4.49% ;CaCO30.38%~4.05%;ВaO 29.18%~61.02%,矿石密度3.2g/cm3~ 4.42g/cm3。
该矿床中划分出3种等级的重晶石:I级重晶石用于立德粉(锌钡白)的生产,并用作有色油漆的填料。II级和III级重晶石可用作钻井泥浆的增重剂。
重晶石矿的储量:C1级17.96万t,C2级21.46万t;其中,I级重晶石4.7万t,ВaSO4含量为91.2%;III级重晶石34.67万t,ВaSO4含量为70.23%~88.33%。该矿床采矿条件有利,可以通过露天方式进行开发。
该矿床位于纳伦州卡其科尔区,属于中型原生矿床。位于喀依纳尔山区廷秋克河与吉尔卡河之间的分水岭,卡其喀尔克村西北方30km处,海拔高度2500m。该矿床发现于1958年,1958—1959年,对矿床进行了普查工作。1994年,运用探槽进一步对矿体进行控制。矿床开发条件较好。该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砂质粉砂岩与奥陶纪棕色组之间的构造断裂中。
在奥陶纪棕色组沉积建造的构造断裂破碎带中,圈定了3条大型和25条小型重晶石脉。矿脉位于长800m,宽160m~200m的破碎带内,最大的I、II和III号矿脉位于廷秋克河的右坡东部。向西北倾斜20°~25°,长达175m,厚度为0.5m~12.7m。在西部和中部,有25条小矿脉,厚度为0.2m~4.5m,长度为7m~46m。廷秋克矿床的重晶石为细晶状,呈白色和灰白色,局部为半透明,呈淡黄色、粉红色和蓝色。沿着裂缝,可见孔雀石化和褐铁矿薄层,廷秋克矿床中重晶石的平均化学成分见表1。[M].苏联地质第XXV卷,苏联地下资源出版社,1976:69-72.)
表1 廷秋克矿床中重晶石的平均化学成分
该矿床的重晶石储量估计为11.74万t;其中I、II、III矿脉C1级储量4.18万t,C2级储量为4.94万t;细脉矿C1+C2级2.49万t。该矿床的开采条件有利,可以通过露天方式进行开发。
该矿床位于伊斯基—努尔卡特村以西15km处,在吉尔—昆克山脊的南坡(阿莱山脊的北麓),海拔为1470m。
重晶石矿赋存于寒武纪微层黑色硅质页岩的裂隙和断裂破碎带内。重晶石矿脉多呈透镜体,长度为0.5m~4m,厚度为0.1m~0.7m。重晶石化带在走向上延伸78m,厚度达2m。
重晶石呈灰色和深灰色,中、细粒结构,致密,含硅质页岩。重晶石为脉状热液型矿床。其化学成分:ВaO 51.37%~60.25%,CO21.65%~5.83%,SiO23.8%~12.9%,SO328.66%~31.93%,Fe2O30.15%~0.3%,H2O 1.6%~5.64%,CaO 0.53%~2.9%,CrO 0.09%~0.11%,ВaSO478.38%~ 91.57%,密度4.34g/cm3。
该矿床重晶石C1级储量为1.15万t。
该矿床位于巴特肯州卡达姆扎伊区,属于原生矿床。海拔1750m,该矿床开发条件较好。1973—1976年进行了地表普查工作。重晶石矿体位于中下志留统(S1-2)页岩中,已发现有9个重晶石矿体(最大40m×12m)。已对2个矿体取样,厚度分别为10m和12m。化学成分ВaSO485.2%~93.45%;SiO20.4%~ 1.84%;CaO 0.02% ~0.3%;F2O30.6% ~ 1.6%;密度:4.21g/cm3~4.42g/cm3。重晶石矿储量(P1级)2.8万t。
该矿床属于小型原生矿床。位于纳伦州卡其科尔区,海拔高度2500m。1934—1955年对该矿进行了普查工作(探槽、平硐、钻孔)该矿床目前已开发。矿体赋存于中-下奥陶统(O1-2)碳酸盐陆源层中,发现2条矿脉,规模分别为90m×17.1m、450m×3.4m×300m,矿石类型为方铅矿-闪锌矿-石英重晶石,重晶石平均品位10.93%,铅平均品位2.51%。伴生银品位13.9g/t、Au品位0.8g/t。重晶石储量12.28万t(C2级);铅储量共3.68万t,其中В级1.04万t、品位4.88%,C1级2.25万t、品位3.7%,C2级0.39万t、品位1.29%;伴生银15.6t、金 0.899t。
该矿床位于纳伦州卡其科尔区,属于小型原生矿床。该矿床尚未进行深部研究。海拔3600m~3700m,该矿床开发条件较差。在1954年进行了普查工作。矿体赋存于O3花岗岩类中,产状陡倾。矿体长约300m,宽1.2m~1.5m。平均品位41.8%。重晶石储量约3.62万t,其中C1级1.46万 t,C2级2.16万 t。
吉尔吉斯斯坦已有的重晶石矿多属于热液型,规模较小(多小于20万t),以小型及矿点为主。前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地质工作投入锐减,重晶石矿的勘探与开采工作基本上维持了前苏联时期的状况。吉尔吉斯斯坦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产资源品种较多,虽然地质工作量投入不少,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工作重点在金、汞、锑、铁、铜等优势矿产上,而其他矿种,尤其非金属矿种的勘查和开发程度均较低。
吉尔吉斯斯坦的非金属矿床按用途主要分为3种类型: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和建筑材料。常见的化工原料主要有重晶石、硼、天然硫、黄铁矿、氯化钠、芒硝等。目前,吉尔吉斯斯坦已知43个重晶石矿点。大多数矿点是在普查工作中发现并研究的。1958年进行了专门针对重晶石的普查修测工作,仅对塔比勒盖蒂和廷秋克矿床进行了详查工作。因此,未来,吉尔吉斯斯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重晶石矿的勘查评价作业,吸引国外投资以加大重晶石矿的开采力度。